斯坦福大学凭啥成为“全球第10大经济体”?(组图)

来源: 苏清涛/文 2016-09-23 10:39:4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26 bytes)
前段时间,“清华教授被骗1760万”的新闻爆出来之后,很多抓不住重点的人都在质疑“一个教授哪来这么多钱,是不是灰色收入”。不得不说,这些人对教授的认识还停留在半个世纪之前——在当今,大学教授是可以很有钱的。尽管该案中教授的“巨款”是卖房所得,但这并不是“富教授”们最主要的财产来源。

教授赚钱的典型方式是,与企业“搭上关系”。与经济学教授一般是通过在企业里担任独立董事或顾问等获取一定收入不同的是,大学里的理工科教授,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来赚钱的。教授们要么是为企业的研发提供智力支持,要么干脆自己创办企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

在全球各大高校中,斯坦福大学在产学研的结合方面做得最成功。我们熟悉的谷歌、英特尔、思科等公司均属于“斯坦福系”。“如果把斯坦福大学历届师生们所创办的公司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经济体,则它所创造的GDP,可以排在全球第10位。”9月18日,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张首晟在一场演讲中以此来形容斯坦福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成就。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们不仅自己创办企业,而且还纷纷当起了投资人。前段时间,有机构做了一个“全球100位顶尖级投资人及出身”的榜单,统计显示,斯坦福大学的校友占了33席,比哈佛大学(25名)还多。像张首晟教授,他不仅荣获多个顶尖级的科研奖项,而且还在斯坦福大学任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帮助多位学生创办公司。

实际上,全世界的第一笔风险投资,就诞生于斯坦福。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斯坦福大学有2名本科毕业生非常优秀,但找不到工作,当时的工学院院长亲自写了一张5000美金的支票,支持他们创业。 这家公司,就是后来的HP。

谷歌的拉里·佩奇等,搞出按搜索结果排序这个技术的时候,他们还在读博士。他们当时打算100万美金把这个技术卖给雅虎,然后回来继续读博士,结果,雅虎根本就不鸟他们。最后,还是斯坦福的大卫教授开了10万美金的支票支持他们做下去。

斯坦福的教授们不仅投自己学生创办的公司,也投同事们的公司。和美国的其他大学相比,斯坦福的面积特别大,因此,有三分之一的老师可以住在校园里面。这就多了一些新的互动的机会,比如,有一次,张首晟的孩子跟邻居的孩子一起踢足球时,张首晟发现邻居是计算机系教授,他想了新的虚拟机Virtural Machine,可以使windows、mac等不同的操作系统在同样的物理机上运营,现在所说的云计算,也建立在这个上面。经过几次交流后,张首晟投资了邻居这个叫VM Ware的公司,后来,这家公司的市值在最高的时候达到了480亿美元。

“天使投资,让我体验到斯坦福的伟大,它是真正的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今天,大家都讲机会来自跨界,但怎么跨呢?我如果整天坐在物理楼里面跟物理学家聊天,就无法跨界;但在校园里随便这么一溜达,跨界的机会就来了。”张首晟说,无论是在论文答辩的时候,还是在喝咖啡的时候,教授,都能最先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并不失时机地投资。



张首晟|

“张首晟这样的斯坦福教授们既是前沿科技的创造者、探索者,同时又是科技转化变成商业成果的实践者。但为什么这样的形式在美国很容易成功呢?”8月份,在亚布力企业家2016夏季高峰论坛上,道同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醒生自问自答道:“因为国家有法令和税收方面的支持,使得美国教授创业成为可能。”

张醒生说,在美国,大学和企业之间有着天然的连接,新成立的公司都与大学相关联,大学先是将研究的课题进行产业化转换,然后再引入专业公司把这个项目做大。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高校的科研团队遇到一个问题:科研资金有一部分来自政府资助,那么,经政府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该归谁呢?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法进行产业化。

1984年,参议院出了一个法案,规定大学搞出来的科研成果可以扩张到社会。具体操作上,科研成果的专利所有者如果自己不经营企业,他的专利被其他公司应用的话,收入分成一般是1/3归企业、1/3归学校、1/3归个人——这个人不出去创业,坐在那里收钱就可以了。政府虽然做过前期投入,但它并不会要求占任何公司的股份。此后,美国掀起了创新从校园向社会转换的高潮。

中国正在从制造业转型创新大国,大家迫切感觉到自己需要到硅谷、到斯坦福学习。但很多企业家到斯坦福,顶多只是照几张相,他们还不清楚如何跟斯坦福合作,于是,2013年,张首晟教授与谷安佳博士联合创立丹华资本。“丹”既代表斯坦福(又译为史丹福),又有“赤子丹心”之意,“华”取自中华。丹华资本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专注于投资美国和中国最具颠覆性的创新科技及商业模式,连接美国的创新与中国市场。


在张首晟看来,目前,在总体上,中国仍欠缺对科学品位的正确判断,并不明确学术研究机构该干什么,初创公司该做什么。另一方面,在中国,做投资的,往往对科技缺乏了解,而科学家,只呆在象牙塔里,对投资也不了解。因此,鼓励一流的科学家参与投资,把科学与投资连接在一起,合理分配资源,是一条中国人需要尝试的路。“跨界的能力很重要,有些人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他们不仅看枝叶,还看根。”

既简单又能普世,是科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张首晟在看一个公司时也这样衡量,像谷歌,它的算法非常简单,但体现了很高的智慧。张首晟特别提到,要“以科学的情怀来做投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