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人人都爱的廉航,半年能亏5亿港元

越飞越心碎

当咖喱鱼蛋香气飘满机舱时,很少有乘客会想到,以“平价+港味”著称的香港快运航空,正经历着成立以来较为严峻的财务考验。

近日,国泰航空宣布,其旗下廉航香港快运2025年上半年亏损5.24亿港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亏损额。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这家香港唯一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正站在航线网络扩张与短期业绩承压的十字路口。

01

日本地震传闻这只“黑天鹅”,成了压垮这家香港唯一廉航短期业绩的关键稻草。

作为以日韩航线为重要基本盘的廉航,香港快运近乎“村村通”式的日韩网络在危机中暴露了过度依赖的风险:

仙台、石垣等小众目的地虽构筑了差异化优势,却也让公司在单一市场波动面前缺乏缓冲。

在业绩发布会上,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补充,香港受日本地震谣言影响,导致上半年尤其是5月、6月香港人赴日旅游需求大幅下降;7月初谣言被证实不实后,香港人赴日旅游需求逐渐恢复,但尚未完全正常化,不过从8月开始,赴日旅游需求已有显著上升。

数据显示,香港快运今年上半年客运运力增长38%,搭载量提升28%,但作为核心票价水平指标的乘客收益率下跌22%,使得客运收益仅与去年同期持平,约30.04亿港元。

这种“量增价跌”的窘境,折射出廉航在市场动荡中的脆弱性:

当核心客源地遇挫,庞大的运力反而成为负担。

国泰航空主席贺以礼亦指出,香港快运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

一是受日本等地地震传闻影响,旅客暂时对这些传统热门目的地持回避态度;

二是新增航线尚需时间培育,以实现成熟发展。

02

在日本市场遇冷的同时,香港快运正忙着新开更多航线,把航线网络铺得更广。

在航线网络上,其正从“日韩依赖”转向 “多点开花”。

据林绍波指出,香港快运过去一两年里新开了不少航线,单是今年就宣布了12个新航点。

“过去两年,我们主动丰富航线网络,新增了不少航点。比如在韩国已有5个目的地,台湾4个、越南4个、马来西3个。”

此外,中国内地的航点也从不久前的1个增加到了6个(北京、宁波、三亚、常州、义乌、贵阳),“我们依然看到很大潜力,会继续新增更多内地航点。”

诚如林绍波提到:“不过,新航线要慢慢培育才能成熟,没法一下子就盈利,所以得给这些新航点一些发展的时间。”

以贵阳航线为例,尽管香港快运作为香港唯一直飞该城市的航司具备先发优势,但西南地区客源培育、中转网络搭建都需时日。

这种扩张阵痛在财务数据中清晰可见:新增航线的初期投入、机组人员培训、市场推广等成本,与尚未成熟的收益形成时间差。

但从行业规律看,这种阵痛具有合理性,比如亚洲航空当年开拓东南亚市场时,也曾经历连续数年的亏损期,最终凭借网络效应实现盈利。

03

面对亏损压力,香港快运的破局除了增加航点,其运营效率的提升同样值得期待。

当明年香港国际机场二号客运大楼开通的时候,国泰航空将会留在一号,香港快运则会搬到二号的客运大楼,电子化科技的应用有望降低单位运营成本。

林绍波指出,香港快运今年上半年飞机使用率和单位成本已较去年改善。假若这种趋势若能持续,将对冲票价下行压力。

更关键的是,其“按需付费”的模式创新:

从加购登机行李到机上港味小吃,这种模块化服务设计既降低了基础票价门槛,又通过增值服务提升客单价。

当行业普遍陷入价格战时,这种“基础款保流量、增值款创利润”的打法,或许能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随着后疫情时代旅游消费分级,注重性价比的出行需求持续释放,尽管短期承压,香港快运所处的廉航赛道仍具潜力。

在运营方面,不论是在安全、准点方面,香港快运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廉航。

据OAG数据显示,今年6月,香港快运在全球航司准点率排名中,位居第五。

随着日本航线预订量回升、新航点逐步成熟,这家亏损中的廉航正等待转机。

对乘客而言,乐见其渡过难关——毕竟,能花最少的钱,带着一碗热咖喱鱼蛋飞向远方,本身就是旅行中最生动的烟火气。

而香港快运的故事,也恰是廉航行业的缩影:在规模与利润的平衡中,在短期阵痛与长期价值的博弈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逻辑。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