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变脸:百亿民营公司“被破产”

来源: 科技杂谈 2024-05-19 02:36:0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367 bytes)

最赤裸的掠夺,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手段。

即使是福布斯榜富豪,即使是百亿规模的上市公司,只需要一个“背刺”,就有可能突然“被破产”。

哪怕这家公司经营正常,且已面向未来做好准备,蓄势待发。

这是大富科技董事长孙尚传,正在经历的魔幻现实。

五年前,在他遭遇困境时,地方政府用极具魄力的开创性纾困,向他伸出援手;五年后,政府还是那个政府,但曾经搀扶的手,却变成了刺肋的刀。

如今,这起注定将载入中国民企发展史册的非典型案例,还未迎来终局。后续将如何演变,会怎样结局落幕?依然充满变数,有待各方博弈。

但过去这五年,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来,丧失公信底线的风云倒转,已经足以让局外人唏嘘动容,让局内人惊心动魄。

1

28月筹谋

纾困方案创新历史

在局外人眼中,孙尚传是标准的人生赢家,堪称网剧的“霸总”模板:

安徽省十大富豪,凭借奋斗白手起家,掌控横跨信息通信、工业4.0、软件、教育、中医药等多个行业的庞大产业集团,资产数以十亿元计。

局内人却知道,从2016年至今,孙尚传一直没有迈过他有生以来,最难的一道坎。

2016年9月,为了渡过产业迭代升级的业务低谷期,孙尚传在错误时间以错误方式进行了错误融资,结果遭遇资本围猎,身陷债务危机。

(关于孙尚传受困的详细前因,请参阅科技杂谈2019年旧文《孙尚传:最艰难的1184天》此处不再赘述)

孙尚传的债务主体,是安徽配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配天集团”)。

配天集团是孙尚传的产业中枢,旗下拥有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包括了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SZ)的42.51%股权。

该公司需要重组消化的,是分散于29家债权人的约34亿人民币前期债务。

对此,孙尚传、蚌埠政府和中国信达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信达),为配天集团设计了一个极具想象力与突破性的纾困方案。

(1)深圳信达、蚌埠政府指定的三家平台公司(以下简称蚌埠方)、孙尚传以及关联方,共同成立一支总规模不超过 51.02亿元的纾困基金。具体包括:

两家GP(基金管理方):信风投资和配天智慧云,分别出资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三家LP(主要出资方):深圳信达出资5亿元现金;蚌埠方出资不超过21亿元,包括约8亿元收购“退市进园”的两块土地厂房和约13亿元现金;孙尚传和李洪利以持有的配天集团99%股权出资,作价25亿元。

相关方计划在8年后退出,并由配天集团提供年化7.5%的固定投资回报。

(2)深圳信达出资约34亿元现金,为配天集团清偿前期债务。配天集团在约定期限内,分两期偿还本金 + 年化11.5%的“重组宽限补偿金”(详细分期方式见后文)。

(3)配天集团承诺,将配天集团和大富科技的总部由深圳迁至蚌埠。

(4)配天集团把旗下的大富机械、天新重工等3家公司超过1000亩土地和近28万平米厂房卖给SPV公司(特殊目的机构/公司),以备实施“退市入园”(市区厂房拆除退出,进入工业园区,前文提及的约8亿元债权也正是市区土地厂房的价款),并将腾退的原厂区土地提供给蚌埠政府用于更有价值的商业用途。

(5)蚌埠市政府承诺,以实施退市进园政策,作为配天集团偿还首期重组债务的还款来源。

具体方式是:蚌埠政府通过容积率调整等方式,确保相关土地由工业用地变为商住用地,以不低于约定价格挂牌出让,并将土地出让收入扣除政府应留存部分外,在45个月内向深圳信达指定账户支付不低于26.6亿元的偿还资金。

(6)扣除26.6亿元后的剩余债务金额,作为二期重组债务,配天集团在5年内偿还深圳信达。

(7)

如果以上方案全部落地,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在2018年前,蚌埠辖区内已经连续14年没有新的上市公司,培育或引进上市公司总部已经成为蚌埠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

现在,只需要保证了固定收益率的不超过13亿元现金投入,就能通过“纾困式招商”招揽一只金凤凰,腾退的市区土地也可以用于招商引资带来更高回报,蚌埠政府相当划算。

配天集团则能一举清偿34亿规模的前期债务,同时获得17亿现金用于资金周转。而在还款26.6亿后,剩余的二期债务已不超过7.4亿元,债务危机将从此彻底扫清。

对深圳信达来说,无论债务投入还是基金投入,也都能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而且,这样一个精妙的设计,在最大化地减轻配天集团债务压力同时,既不会导致深圳信达因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超过30%,触发要约收购义务限制,避免上市公司业务与管理动荡;也实现了通过纾困基金对配天集团及旗下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确保了蚌埠政府和信达公司的利益安全。

从2018年6月,蚌埠政府与孙尚传启动探讨;2019年12月,“配天集团债务重组”《合作框架协议》落地;2020年3月,《收购报告书》正式对外披露;2020年10月,债务重组顺利完成。

历时28个月,这场纾困终于从设想进入到真正的实施阶段。

作为中国第一只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AMC)+产业资本+私募基金共同组建的纾困基金,如果这一方案最终完成,不但孙尚传渡尽劫波,蚌埠产业集群再上层楼,这一模式也有可能为更多政府帮助民企走出困境,竖起一杆成功的旗帜。

而蚌埠也有望趁势打造合肥之后,又一个既叫好又叫座的政府投资成功样板。

然而,他们设想好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

2

蚌埠变脸

从承诺失信,到“主动暴雷”

一开始,所有计划都按部就班,向前推进。

2020年4月,大富科技总部正式迁址蚌埠市高新区,成为蚌埠市第5家上市企业。同年,配天集团旗下的配天机器人、配天智造、智慧健康等多个产业相继落户蚌埠。

2020年7月,深圳信达开始投放首笔债权收购价款。截至2024年4月底,信达深圳共计已投放纾困资金约35.37亿元,其中债权收购价款约30.56亿,纾困基金出资约4.81亿。

2021年12月,蚌埠方出资的21亿元也全部投放至纾困基金账户。

然而,自2021年开始,意料之外的障碍逐渐浮现。

整个纾困计划中,价值26.6亿元的土地出让收入,其支付时间和金额,均与重组债务的还款时间和金额一一对应,是整个债务重组项目最基础、最核心的安排。

此前,大富机械名下的448亩土地(计划补偿金7.67亿元,协议约定在21个月内偿还),和天新重工名下的558亩土地(计划补偿金18.93亿元,协议约定在45个月内偿还),都先后按计划完成拆迁。

如果正常推进,从土地腾退到招拍挂和资金支付,应该早已到位。

然而,时至今日,配天集团已经完成拆迁的两块土地,天新重工的土地 现在仍未被蚌埠收储;大富机械的土地虽然已被蚌埠下辖的怀远县政府收储,但在经历挂牌出让流拍后,再无动作,直接导致债务重组项目无法正常推进,首期重组债务因而未能按期偿还。

过桥资金拖成了长期贷款,信达深圳两次发起诉讼,将配天集团和蚌埠地方国资平台诉至公堂,目前尚无结果。

按照协议约定,由于首期债务未完成偿还,即使孙尚传已经联系好了年化6%的低息银行融资,也始终无法入场对二期债务进行置换。

即使如此,孙尚传依然对政府保持着信任与善意。

他没有对蚌埠方提出任何异议,或寻求任何救济措施,依然认真遵循并积极响应蚌埠政府的各项指示。

天新重工本可以再使用20年,估值近10亿元的正在使用中约28万平米厂房,已按照政府要求全部推倒夷平,且同步在蚌埠市高新区建设了新总部、5G研发及生产基地,未来还将计划建成全国唯一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共享智造中心。目前实际投入已超过15亿。

(2020年,大富科技5G总部基地顶着疫情压力开工建设)

(大富科技位于蚌埠高新区的5G总部基地,占地约338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米)

同时,配天集团也一直按照协议约定偿还本息。截至2024年4月底,合计已偿还15.66亿元,其中本金5.8亿,利息9.86亿。

然而,孙尚传没想到,从2023年初开始,更多令人拍案惊奇的魔幻操作接踵而来。

在与孙尚传交流时,蚌埠政府开始质疑当初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效力,认为“退市进园”政策及招商引资承诺违法、不能履行,“退市进园”的相关行政事项也一度陷入停滞。

对此,包括著名法学家、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在内的多位法学专家一致认为:

《合作框架协议》是蚌埠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而指定其三家平台公司与多方当事人共同形成的一份包含行政权利义务和民事权利义务的混合型合同,理应得到全面而严格地履行。

而“退市进园”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配天集团出让土地获得收益合情合理,蚌埠市政府此前也已经给多家公司落实“退市进园”优惠政策,配天集团享受“退市进园”优惠政策完全合理合法。

这些意见,被视若不见。

2023年8月,在没有通知配天集团的情况下,深圳信达无视协议中的“信达深圳向第三方转让其在本合同项下全部或部分权利和义务时,应当征得债务人同意”条款,将6亿元债权转让给了蚌埠市远大创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公司)。

据公开资料显示,蚌埠市国资委100%控股蚌埠经济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92.3%控股蚌埠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该中心注册资金仅50万元人民币。

成立于2010年的远大公司,正是蚌埠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100%控股的子公司。

此前,远大公司从未参与配天集团债务重组,为何突然斥资6亿巨资,以无视合同约定的违规方式,接手一笔正处于巨大争议的债权?6亿元巨资,又是从何而来?

半年之后,答案揭晓。

2024年4月7日,远大公司“主动暴雷”,依据这一合法性存有疑问的6亿元债权,向蚌埠市禹会区法院提起破产重组申请。

远大公司称,配天集团负债数额巨大,缺乏清偿能力,不能清偿对远大公司的到期债务,还有义务于2024年4月7日(协议约定的45个月期限)偿还18.98亿元重组债务本金及相应的重组宽限补偿金,因此要求对配天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如果按照其意愿破产重整,孙尚传筚路蓝缕 30年的创业成果,无论配天集团还是大富科技,将瞬间易主。

4月19日,配天集团向禹会区法院提交《破产重整及预重整申请异议书》提出:

(1)相关债务无法按期清偿的根本原因,是蚌埠方未能履行承诺。而且根据协议约定,蚌埠方对相关债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和代偿义务。

(2)配天集团对远大公司的债权合法性存在异议,且即使其债权有效,但也属于劣后债权,不能成就清偿条件。

(3)配天集团及旗下子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资产可以清偿全部债务,也不符合破产重整的法定条件。

(4)远大公司未提出可行的重整计划或方案。

然而,更吊诡的一幕随之出现。

4月19日,远大公司向禹会区法院撤回了对配天集团的预重整申请。

但禹会区法院依然于 4月 23 日宣布,裁定远大公司对配天集团破产重整,其裁定内容更是意味深长:

此后,禹会区法院更是动作连续不断:

5月4日,通知配天集团,要求配天集团在收到通知后15日内(5月20日前)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保费用的缴纳情况。

5月7日,公布《安徽配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接管公告》,指定配天集团清算组为破产管理人,并要求债权人在2024年6月14日前申报债权,6月24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这在全中国的破产重整案件中是绝无仅有的外太空火箭速度,远甚正常的急不可耐。”配天集团在5月10日第二次提交的“异议书”中表示。

最让人无语的是,包括配天集团的董事长、法人代表孙尚传在内,配天集团的董监高及其他重要工作人员,都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个法院指定的“配天集团清算组”,究竟有哪些人?何时成立?有怎样的工作章程?

因此,在短短不到一个月内,配天集团第二次旗帜鲜明地对此案提出异议。

但也有人认为,孙尚传此时应该抛弃所有的侥幸心理。

因为纾困协议的股权转让,蚌埠市政府与信达方已经通过纾困基金,控制了配天集团的印章、证照等关键材料。而破产程序启动后,配天集团新提起的民事诉讼也都将归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集中管辖。

这意味着,配天集团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益等方式实现法律救济的希望,已经愈加渺茫。

面对以超常规速度和超常规力度推进的“阳谋”,一纸“异议”显然难有作用。

3

债务问题之外

两个关键的其他问题

就“被破产”危机,我问了孙尚传很多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在他看来,为什么土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他的回答是:

(1)伴随疫情和房产行业的下滑,土地越来越卖不上价钱了。

与此对应的一个细节是,蚌埠政府收储大富机械腾退的土地后,曾于2022年1月挂牌出让,但以流拍告终。

(2)伴随蚌埠市领导班子人事变动,新任蚌埠政府主官对配天集团的态度也不断变化,从一开始的积极主动纾困,变成淡漠看待“退市进园”政策,再到质疑具有法律效力的纾困计划,直至此番刺刀见红。

与此对应的几个节点是:

2020年12月,蚌埠市委书记汪莹纯去职另任,由原淮北市委书记黄晓武接棒。

2022年12月,马军由安徽省信访局长调任蚌埠代理市长,次年1月正式当选。

另一个问题是,对于沉重的债务,孙尚传有没有信心偿还?有哪些底牌和计划?如果有信心,需要多久时间能进入一个新的向好状态?

他的回答是:

(1)如果有可能的话,只需要1年甚至更短时间,就可以实现业绩拐点。

(2)目前,大富科技旗下,大富精工、大富方圆、大富机电和配天智造四家公司贡献了超过90%的销售收入,而其他近20家公司更多都还处于投入不赚钱的投入阶段。只要剥离出来,经营好的保留,经营不好的逐步关闭,上市公司每年可以增长至少2亿~3亿的基础盈利。

(3)经过多年积累,配天集团和大富科技在工业4.0、军工、新能源、教育装备等领域的长期投入积累,已经逐渐成型,即将进入收获期。

比如,大富科技的蚌埠无人化工厂,是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高效、最有竞争优势的数字工厂之一,而大富科技依托自身包括工业母机在内的制造装备核心能力,可以为各个行业的提供自动化生产线的产业赋能。

比如,大富科技网络旗下的软件品牌帕拉卡(Paracraft)已经进入多个K12教育白名单;

比如,大富研发的全嵌入式轮毂电机,把电机、电控、电池都和汽车底盘全部融合为一,已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合作洽谈,有望很快投入商用……

(4)整体而言,孙尚传预计,如果脱离债务的“吸血”,大富科技的业务本身,有望在未来1~2年内进入每年30%~50%增长的发展快车道。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所有的公章都被债权人掌控,想剥离也剥离不了,想发展也发展不起来,受到了严重限制。”孙尚传说,一旦土地问题解决,债务问题缓解,配天和大富体系的整个状况都将迅速改观。

4

等闲变却故乡情

痴心错付,劫波难渡

孙尚传的祖籍,本就是蚌埠怀远。

1989年,孙尚传南下深圳做外贸。六年后,事业小有成就的他,带着特区精神回到蚌埠投资农业。

此后,商海浮沉三十年,从兴办现代农业,跨入高端工业制造,再到布局工业智联网……

一路行来,无论生意领域如何变化扩展,孙尚传的事业根基,始终没离蚌埠。

截至2023年底,配天集团已在蚌埠累计投资达80亿元,年纳税总额近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6000个,年员工工资性支出约8亿元。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孙尚传债务危机最艰难的2018年,他一度已经与郑州兴港投资签署对配天投资的并购协议,如果协议落地,他的债务危机早已得到更好的化解。

但蚌埠政府意识到:一旦郑州兴港投资并购重组成功,配天投资在蚌埠的企业有可能迁移至郑州,于是主动找到孙尚传,积极主导设计了纾困重组方案。

在这样一个事关数十亿债务腾挪,决定配天系与大富系百亿实业去向的命运抉择中,孙尚传再一次坚定选择了家乡。

一片痴心,终究错付。

厂房的拆迁补偿有望一笔勾销,庞大的优质资产有机会唾手而得,足以令人疯狂。

疯狂到抛弃诚信,失去底线。

2020年2月19日,安徽省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安徽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

这场开工会上,蚌埠市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18个,总投资316.12亿元。

其中,除了大富科技,长安保险也是自外地迁至蚌埠的总部企业。

当时的新闻报道是这样写的:

“长安保险总部从首都北京迁往安徽蚌埠的核心原因,就在于蚌埠市和蚌埠高新区管委会‘纾困招商’,科学果断高效决策,换位思考真心帮助,排除万难贴心服务,用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终于换得‘总部归’。”

当时,为纾困配天集团,蚌埠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债务重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资金小组和债权人谈判小组,由市领导带队,一方面多次南下赴深圳调研企业,以对症下药制定帮扶政策;另一方面,北上亲赴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沟通方案,就其中为避免触发要约收购、影响控股股东控制人地位而设计的纾困基金特殊出资方式寻求理解和支持。

然而,时移世易。

前尘旧事,俱被雨打风吹去。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