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存了35万亿,你们为什么不消费?

来源: 罗sir职话 2024-01-16 18:11: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758 bytes)

两极分化,不仅仅体现在消费观念上,也体现在储蓄上。

根据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2023年国内家庭新增大约16.67万亿的存款,为历年次新高,年末我国存款余额升至13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平均下来,从2022年开始,到2023年,我国新增存款连续两年创新高,累计存款高达35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

我国GDP总量也不过一百多万亿元,但如今存款余额就高达137万亿,这相当于我国一年GDP的总和。

两年时间里,国人储蓄的习惯并未改变,这部分的超额储蓄,并没有转化为消费,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个人在银行里存了两万多人民币,而137万亿的总储蓄,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是10万元的巨款。

这就是两极分化。

真正的问题在于,国人真的是普遍性的有钱吗?

从上图我们不难发现,近两年的存款总额早已经突破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同期水平,这说明更多人偏爱储蓄,是预防性的储蓄,而不是因为其他因素。

但存款的增多,并不能普遍反映我国家庭“有钱”。

根据中金公司在2019年的数据来看,我国月收入3000以上的群体只有4亿人,另外还有10亿人的月收入不足3000,而月收入在5000以上的,也仅仅只有7000万人,而月入上万的,更是不足1000万。

因此,仅从数据来看,这两年存款35万亿,平均每个人存了2万多,但从收入分布数据来看,更多的存款是由10%甚至是更少的人贡献的,绝大多数人在银行里恐怕依然是零储蓄。

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决定了人们在银行储蓄的高低,随着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承压,最大的问题恐怕依然是,如何让人们更多消费,而不是更多储蓄。

在央行按季度统计的问卷调查里,去年上半年有58%的城镇储户受访者倾向于更多储蓄,远高于选择更多消费的24.5%和更多投资的17.5%。

远东资信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说,类似情形是预防性储蓄增加、居民存款与企业存款循环不畅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结果。

选择更多投资的受访者仅仅只有17.5%,这背后也凸显了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难题,即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讲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宏观故事。

兴业证券就认为,居民存款超趋势增长更多源自其投资行为的变化,尤其是少买房。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额同比少了1.33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更是少了5.63万亿元。

房地产的下行,也是导致更多人把钱放在银行里,而不是拿来买房的主要因素。

当然,这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的经济增长超长期来看,更多人缺乏信心。

例如,在金融市场里,由于能够投资的渠道和好的投资标的物越来越少,这就导致少数高净值家庭不知道钱能够投向何处,风险太大,还不如放在银行。

除此之外,银行理财和股票市场的风险也在加大,人们对这两种投资的兴趣也在降低。

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上半年我国理财产品投资资产余额约为27.7万亿元,较前一年同期少了约4.11万亿元,半年度新成立公募基金数量在2021年下半年冲到1046只以后,到2023年上半年只剩下599只。

投资上没有更好的投资标的物,过去股市不好,但银行理财和房地产还是一个不错的行情,但如今股市、银行理财和房地产表现都不好,这间接导致大量的现金无处可去,只能转化为银行账户上的数字。

这也能够解释为何去年通缩压力严重,因为钱一旦不流通,哪怕我们的M2发行速度连续20个月增长双位数,但由于钱不流通,发行的M2都变成了储蓄,自然通胀就起不来,通缩下行压力就大。

接下来的问题顺理成章,既然没有好的投资标的物,银行利息也并不高,为什么人们还是不愿意消费,宁愿把钱放在银行里吃死利息,也不愿意消费?

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通胀并不高,或者说几乎没有通胀压力,这就导致钱没有不值钱,反而钱更值钱了,这一因素导致人们并没有较大的消费压力。

其次,由于缺乏好的投资标的物,钱既然不能生钱,可能还不如放在银行里吃死利息。

最重要的一点,恐怕还是风险、不确定性和信心。

要想刺激消费,当然不能仅靠嘴巴说,我们需要创造的是一个消费的预期环境,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回头看我们是怎么做的,过去提到消费升级个性化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其实就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那个时期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行业也一片欣欣向荣,这些都给消费者一种极大的预期,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敢消费,其原因无非是想象自己的未来收入能够大幅增长。

三年前我也是这样的想法。

当时朋友正在找工作,由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朋友想着进厂,我还安慰朋友不要担忧,十年之内进厂也能够轻松月入上万,当时我看到的趋势是什么?

其实就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下的乐观心态。

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的未来收入会大幅增长,那么他在今天就会倾向于高消费,而不是不消费。

反过来,如今的消费低迷大环境,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值已经在开始降低了。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从引入市场经济到现在,严格来说我们还从未经历过经济周期,哪怕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实我们离风暴中心还较远,一直以来国人的概念都是停留在经济高速增长之下的,所以如今叠加经济增长放缓,一个几十年的宏观叙事发生转变,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适应过来。

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为什么不消费?因为部分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收入越来越悲观。

今天的年轻人,焦虑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一位20岁在读本科的大学生告诉我,她每周只有周末时间不是满课,其余时间清一色几乎全部都是满课,除此之外哪怕是周末,也还有半天的课要上。

每天寝室里几乎都是在学习,按照她的话来说就是内卷的要命,问及毕业后的打算,她几乎脱口而出,要么考研、要么考公,我问她为什么不踏入社会就业呢?

她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我,似乎我说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她也会很直接地告诉我,对自己以后的期望并不是很高,毕业后月薪能够在六七千就已经很满足了,一个研究生毕业学历,月薪六七千就很满足,其实这种普遍性的低预期,已经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环境,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白岩松说我国有4亿中等收入人群,然后问了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不消费?

我想答案不言自明,第一个因素是因为房子,在丈母娘的要求下买房是必选项,就此掏空了几代人的钱包,且欠下的房贷,也透支了极大的消费能力。

没钱还负债,怎么可能有消费能力?

第二个因素是收入普遍性偏低,中等收入群体是月收入3000以上,就这还仅仅只有4亿人口,还有10亿人口是在月收入3000以下的,收入低,只能够消费降级,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第三个因素,就是社会保障较低。

我们看欧美那些发达经济体,他们普遍不爱存钱,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为什么不爱存钱呢?一个很大因素就是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有食品救济、甚至还有住房救济等等,这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许多人成为“流浪汉”。

毕竟不工作不赚钱也不会被饿死,自然就有人甘愿当流浪汉。

这就是福利主义的弊端,但它一定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兜底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让人更好的消费,享受消费主义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每次刷短视频,看到欧美年轻人冲浪、跳伞,评论区总有很多人羡慕,毕竟和我们比起来,我们年轻人所要承担的压力,无疑要大的多。

放眼全球来看,几乎没有一个经济体的年轻人,需要在30岁之前买车、买房的,哪怕是强如美国、日本这样的老牌发达经济体,平均房价收入比也在6、7年左右,这意味着需要不吃不喝7年时间才买得起一套房,而大学本科毕业后就二十多岁了。

这在收入水平偏高的发达经济体都做不到,而我国的房价收入比更是高到离谱,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几乎都是30年、40年起步的,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要想靠自己在结婚之前买房,无疑是痴人说梦。

过去我们说年轻人敢于消费,也愿意消费,甚至还有人贷款消费,但今天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一轮周期已然来到,年轻人被焦虑和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来,这也导致一轮刺激消费变得更难了。

未来,要想让人们多消费,无非就是解决三座大山,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提高收入,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重新建构年轻人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而不是悲观预期。

但以上三点,都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

我们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让时间再多跑一会儿,除此之外,眼下最紧要的事情,其实还是宏观经济的承压,以及长期性的低迷和焦虑,又会如何影响一代人对未来的信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