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月,外资加速逃离

来源: 罗sir职话 2024-01-09 20:59: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409 bytes)

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外资再次加速逃离国内股票市场。

根据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称,全球多头基金在2023年12月大举抛售国内股票,抛售的速度之快为全年之冠,而匆忙抛售股票的原因也是为了满足赎回要求并实现投资多元化,离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摩根士丹利定量研究团队在周二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上个月,国内和港股的多头基金经理抛出的中国股票净值总计38亿美元,是2023年最糟糕的一个月,也是有记录以来单月流出资金金额第三大的一个月。

这些国外投资者从股票基金中套现和投资组合经理为进一步减持我国证券进行投资调整,是促发这次资金外流的两个因素。

2023年最后一个月,外资的加速撤离,大概率也为我国今年的股票市场奠定了基础,期待已久的牛市可能不会到来,而不管是3000点保卫战还是2900点保卫战,在2024这个新的一年里,恐怕也会持续发生。

外国投资者撤离国内市场,是为了实现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从全球金融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的信号,但对我们的金融市场发展而言,却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在过去的2023年,国内的A股和港股不出意外,是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差的,拖累两地股市的主要因素依然还是地缘局势风险、经济复苏持续疲软和不确定性。

以港股为例,过去一年时间里,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创下33年来成交量历史新低,国内的房地产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几大地产开发商所面临的现金流危机,至今依然没有散去。

而我国蓝筹股指数沪深300指数在2023年下挫11%,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4%,强如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超级大公司,也没能顶住宏观经济周期所带来的压力,全年股价均下跌超一成。

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表示,欧洲基金经理正在加快步伐追赶美国同行,将它们持有的中国股票占比减少至大致相同的比例。

从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来看,国外投资者增持股票排行榜顶端的股票为腾讯、阿里巴巴、茅台和网易,与之相对应的是,京东、百盛中国、友邦保险等公司的股票则是在抛售量最大排行榜之首。

国外投资者抛售撤离,这空缺出来的份额,很有可能被东南亚市场所吸收。

根据日经亚洲的报道,国际投资在2023年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大投行为东南亚客户提供债券和股票发行所收取的咨询费用超过了它们从中国收取的费用,这是2008年以来的首次。

这也意味着,国际大投行正在把目光转入东南亚市场,且是用真金白银在买入东南亚;2023年,包括摩根大通、花旗在内的国际大投行在东南亚国家收取的股票和债券发行咨询费总计8.92亿美元,而从我国客户那里收取的类似费用则在8.54亿美元。

这是东南亚市场首次超过我国市场。

这和2020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020年,中国市场收取的股票和债券发行咨询费用总额高达38.3亿美元,而同期的东南亚国家则只有9.64亿美元。

导致如今局面的,大概也还是外资尝到了东南亚市场崛起的“甜头”。2023年,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IPO市场相当红火,而我国企业则普遍相对冷清,尤其是本土企业到美股上市,更是异常冷清,强烈的反差,也吸引了逐利的资金涌入到东南亚市场。

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外资依然加速逃离,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尤其是考虑到已经是年末,这大概率也意味着,欧美投资者对国内股票市场的信心正在流失,这和国内消费者信心的流失大致是相同的。

外资重不重要?

今天再问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愚蠢的,外资当然很重要,股票市场的涨跌,反映的就是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用脚投票,看好某一个公司的未来,愿意用自己的金钱去下赌注,并从中谋利,外资的减少,意味着国内股票市场今年依然会非常艰难。

资金在股票市场的运作,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金融运作的背后,更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金融一定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而非其他,正如沃尔玛4000亿美元市值的背后,是数百万的员工,是全球最大的连锁商超,星巴克千亿美元市值的背后,同样也是全球第一大咖啡连锁品牌。

因此,外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资本进入股市,目的当然是为了盈利,不管是散户还是机构,本质上都是为了盈利赚钞票,没人会想着真正去帮助某个公司发展却不图回报,这属于慈善的范畴,而非商业。

因而,外资进入我国股票市场,该赚钱当然应该赚钱,各凭本事,但外资也并非单纯只赚到了钱,这本身就是双赢的局面,外资用钱生钱,本土企业则用钱换未来,这是你情我愿的交易。

而欧美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投资主体之一,地缘关系的复杂性,当然也会影响欧美投资者的投资布局,这是一定的。

俄乌冲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的国外品牌都离开了那个市场,走的悄无声息,这是前车之鉴,同样也是后车之师。

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外资依然要撤离,这背后并非单纯说明我国市场没有前景,一个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怎么可能没有前景?

背后更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害怕风险、畏惧风险,这是短期盈利和长期风险之间的决策,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国外投资者开始撤离,这背后多少也反映了他们的心态和所担忧的风险。

因为一旦发生,那就是灰犀牛事件。

这又延伸出了另一个问题:到底是外资更离不开我们,还是我们更离不开外资?

要是在2023年年初,回答这个问题,我肯定会说外资更离不开我们,因为那时很多人都预期我们会出现报复性消费,银行里的超额储蓄,统统都会转化为消费,这是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增长引擎,外资怎么可能甘心看着这块肥肉飞掉?

一年后,时间来到2024年,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变得更为审慎,因为过去一年时间里,印证了外资的加速逃离,如果外资更离不开我们,那么外资应该是克服重重困难留下来才对,而不是继续撤离。

反过来,过去一年时间里,青年失业率、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PPI和CPI的下跌,都让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了,一个人口14亿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仅靠自己,内卷和竞争的白热化,是如何摧毁过去的价格体系的。

我们永远需要记住的是,抛开地缘风险不谈,欧美市场的利益往来和我们最为密切,这个利益指的不仅仅是投资、贸易和气候问题的合作,更重要的是,14亿人口最在乎的就业、幸福指数、收入问题,都离不开全球化的浪潮。

考虑到这一点,我几乎可以确切的说,相比外资离不开我们,我们其实更需要外资。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外资紧锣密鼓布局东南亚市场,今年以来东南亚市场经济火热,越南四季度GDP增长6.72%,不仅仅是GDP增长,由于外资撤离国内市场,多余的资金也涌入东南亚,这导致越南股市和印度股市,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表现均好过我们几个量级。

股市好意味着什么?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股市可能才是普通人参与时代红利且门槛最低的渠道,没有之一;一个小小的股市,一百万本金和十万本金,都可以参与瓜分时代的红利,唯一的区别仅仅只是在于赚多赚少,而房地产则不同,尽管过去我们也有房地产这样的时代红利,但几十万的门槛,依然挡住了绝大多数人。

而股市则不不同,从几千元到一万元,从普通人到富豪,均可参与这场红利,东南亚股票市场的火热,它的实际价值,在我看来要远远大于东南亚房地产市场的火热。

很多人常说买股票容易被套牢,但和买房相比,到底谁更容易套牢呢?显然是房子,而不是股票。

一套房子买了之后,对普通人来说,你一辈子最多也就买两套房,再多也买不起了,这一套牢,几乎就是半辈子光阴,哪里有股市的变现快。

而房地产的资产涨跌,由于不容易变现,对实体经济乃至对消费的刺激,也是非常微弱的,反过来,股市涨了,很容易变现,那些在股市赚钱潇洒离场的人,也更容易把赚来的钱,拿来消费投资创业。

更重要的是,外资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一串数字,所有资金的背后,都能够创造一定的工作岗位,改善就业市场如今内卷的环境,改善人们收入降低的趋势。

外资意味着新的机会,新的投资和新的就业岗位,它一定是一个增量市场,而不是存量市场,这对今天普遍陷入内耗的上班族、企业来说,外资的进场,都是一件好事。

白岩松说,老百姓明明有钱,为何却不敢消费呢?

有钱不敢消费,那一定是预期出了问题,一定是信心出了问题,这没什么好说的,外资的进入本身也意味着一种预期,一种确定性,这可以改善老百姓有钱却不敢消费的情况。

但更多的老百姓,显然不是有钱,而是没钱,房地产掏空几个人的钱包,老百姓的钱都变成了钢筋水泥,且还不敢变现,因为都是刚需房,而在现金流方面,更多的老百姓月入五千,又谈何消费?

存量市场就这个样子,2024年如何促消费,存量市场就摆在这里,数据有目共睹,未来的大问题,依然还是如何做大增量市场,人们的手里钱包里都空空如也,如果不继续做大蛋糕,日本的低欲望社会,恐怕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要想做大蛋糕,做大增量市场,外资无疑可以为我们锦上添花,外资在几十年前能够为我们提供裨益,今天一样可以为我们提供裨益。

end.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