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千亿房企大佬,退了

来源: 市值观察 2023-08-17 00:47:4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396 bytes)





8 月 16 日,阳光城正式被深交所摘牌。

如果退市后债务仍未妥善解决,进入破产重整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01

世界 500 强只是 " 小目标 "

房地产市场激荡 30 年,见证了太多潮起潮落。曾经的 " 千亿 " 黑马房企阳光城,也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6 年到 2019 年的 13 年时间,阳光城销售额从 2 亿一路猛涨至 2000 多亿,创造了年均增速超 70% 的增长奇迹。

这一切的背后,都出自阳光城掌舵人林腾蛟之手。

有关林腾蛟身世的信息少之又少,只知道他出生在福建闽侯县尚干镇,曾在新加坡留学,但专业甚至毕业院校都无从知晓。

早期的阳光城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区域房企,2006 年前销售规模还未超过 2 亿。即便后来聚焦地产主业,2009 年业务营业额也只有 13.4 亿。

2003 年被称为国内房地产的黄金元年,林腾蛟显然没有跟上时代步伐。这主要是阳光城体量的原因,在资金实力和土地储备上并不占优势。在反思战略路线后,林腾蛟下定决心,借鉴主流房企高周转模式,扩宽融资渠道,开启全国化运作之路。

2010 年是阳光城的全国化跃进元年,林腾蛟展现出了敢闯敢拼的彪悍风格。2012 年,阳光城营收达到了 54.52 亿,同比增长 68.88%;归母净利润 5.59 亿,同比增长 78.85%,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接下来阳光城的业绩 " 起飞 " 与林腾蛟采取的职业经理人模式密不可分。具体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敢于放权、会用人、肯给钱,是圈内出了名的 " 甩手掌柜 "。

比如林腾蛟只让年度预算、高管聘用等 25 项事项呈报董事会,其余事项尽皆放权;在钱的问题上,除了借鉴万科的跟投机制和合伙人计划,曾经在知乎热议的 " 阳光城应届生工资最高 " 也说明了这一点。

而与其说林腾蛟善于用人,倒不如说他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此前陈凯、张海民、朱荣斌三名职业经理人均为空降,因此林腾蛟也被称之为 " 挖角一哥 "。决定经理人更换的理由也很简单:更好地执行林腾蛟的想法以及实实在在的业绩。

2010 年,万科成为业内首家销售额破千亿房企,龙湖也超过了 330 亿,两家企业成为了林腾蛟的对标对象,彼时阳光城销售规模还在百亿以内。

对此林腾蛟陆续从万科、龙湖挖来了张海民、陈凯两位老将。自 2012 年到 2016 年,阳光城完成了从 20 亿到 500 亿的规模转身。

对于后来二者的离任,众说不一。陈凯更多是与林腾蛟的强势态度有关,在一些具体事项上经常理念不合;张海民的 " 买买买 " 并购模式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 2016 年的业绩滑坡成为他离开的导火索。

同样的案例,还发生在下一任朱荣斌身上。也许是期望过高,抑或是适应了曾经的增长速度,林腾蛟对高增长仍有很大执念。

正如此前陈凯所说,快速增长是一种必须。对于林腾蛟而言,进入世界 500 强只是 " 小目标 ",阳光集团在 2016 年就已经实现。

2017 年林腾蛟提出了 " 天命计划 ",要求 "2022 年要把阳光城打造成行业典范 "。意思很明确,就是跻身第一梯队。但从当时仅 915.3 亿的销售额来看,实现难度可想而知。

从碧桂园离开后的朱荣斌则深刻贯彻了这一点。在当年入职后不久便制定了高达 3500 亿销售规模的三年发展计划,相当于当年销售额的 3.8 倍。

简而言之,就是将高杠杆游戏发挥到极致。

在朱荣斌、吴建斌的 " 双斌 " 组合下,阳光城也迎来了自身的高光时刻。

2019 年阳光城销售额达 2110.31 亿,在国内房地产企业排名第 13 名,与第 11 名龙湖集团仅差 300 亿差距。

然而好景不长,阳光城从 2020 年开始增长便明显放缓,销售额 2180.11 亿,同比仅增加了近 70 亿,行业排名也下滑到第 19 位。随着政策的转向,2021 年的暴雷也宣告了 " 天命计划 " 的无限期停止,此前快融资、高周转模式也进入了死胡同。

02

" 绝不躺平 " 到黯然退场

2020 年,阳光城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泰康人寿不到 1 年时间,在审议 2021 年三季度业绩的董事会会议上,两名泰康人寿董事投下了反对票,要求对恶化的业绩作出解释。这直接触发了阳光城的 " 股债双杀 ",多年的债务问题彻底爆发。

对于业绩的 " 暴雷 ",泰康选择了清仓式止损,折价卖出股份以亏损超 16 亿离场。此时,林腾蛟内外交困,这是他创业以来的最黑暗时刻。

面对危机,林腾蛟几乎压上了全部身家。

风险爆发后,他通过和债务人商谈展期、出售资产方式向外界释放了绝不躺平的信号。在二股东投下反对票后,他第一时间赶赴泰康人寿总部沟通,希望获得谅解。

与此同时,林腾蛟辞掉了兴业银行董事职位,变卖了所持兴业银行股权,在辞任当日减持 9.97 亿元;还套现了 30.52 亿的万物云股权。

在费用管控上,他要求公司总裁以上级别高管领 6 折工资渡过难关。

为了应对美元债展期的担保问题,林腾蛟甚至压上了母公司阳光集团和个人信用。在多方争取下,林腾蛟终于获得了 3 笔美元债务展期。

但林腾蛟的危机还远未解除,债务危机耗尽了阳光城的流动性。到 2021 年末,阳光城账上资金尚有 271.8 亿,但实际可动用资金却不足 1%。

最后压倒骆驼的,往往只需一根稻草。2022 年 2 月,虽然阳光城已还债超过 450 亿,但面对 2726.25 万两笔美元利息却一筹莫展,无法兑付,正式构成违约。

面对此番境况,林腾蛟只能继续卖卖卖,且不计成本。

2022 年 5 月,阳光城将所持永康众泰小镇股权以 57 亿转让给滨江集团,在持有的一年间亏损达 4.45 亿。

一同 " 割肉 " 的,还有旗下龙净环保股权。5 月林腾蛟将总股本的 15.02% 以 17.34 亿对价转让给紫金矿业,这与 2017 年 36.7 亿的收购金额相比,又打了对折。

林腾蛟的忧虑还不止如此。其旗下华冕财富的金融产品将大批员工和投资者套牢其中。甚至曾流传出一封阳光金服各地负责人的联名请愿书,要求林腾蛟个人连带担保、保刚兑、提出新的展期方案等。

截至 2022 年 4 月底,华冕财富公告称已兑付及在途兑付的资金共计 127 亿,占整体规模 70%。已兑付投资中包括债抵房、债转股等方案。但后续兑付进展如何,并没有更多的公告信息。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3 年 5 月 12 日,阳光城累计违约债务达 647.32 亿,相较于 4 月公布的 448.5 亿又增加了近 200 亿。

对于林腾蛟的当下困局,多数人认为事发突然,2021 年超过 1400 亿的刚性兑付直接给阳光城上了一道枷锁,融资渠道收窄致使当年整体融资性净现金流为负的 550 亿,压力可想而知。

当前的地产行业在经历了一轮救市之后,正处在弱复苏阶段。而阳光城最大的问题还是缺钱。

2023 年一季度,阳光城总债务超过了 2700 亿,账上的 70 亿资金显得尤为捉襟见肘。且其已历经了 2021 年和 2022 年 2 年的利润亏损,亏损金额合计近 200 亿,未来还能抗多久也是未知数。



市场永远不会同情任何人。

缺钱的背后,是阳光城的信誉断崖。无论是从现实购房者,还是各路的融资渠道,阳光城品牌信誉和口碑都在直线下降。资金来源渠道收窄更加大了他的债务压力。

2022 年阳光城销售额为 377.29 亿,同比降幅达 79.47%;今年 1-7 月,据克而瑞研究,阳光城操盘金额仅 172.2 亿,同比继续下降超 30%。

此外," 外援 " 入场也没有多大成效。就在 2022 年 8 月,AMC 中国华融官宣纾困阳光城母公司,并签署框架协议。但其债务雪球却越滚越多,远未有好转迹象。

纵观林腾蛟的崛起与跌落,都是时代的倒影。站在当下角度看,2018 年万科高喊 " 活下去 " 的时候,还不时出现抨击其过于谨慎的声音。

现在吃下的苦果,早已在先前亲手种下。阳光城退市后债务问题仍然摆在那里,林腾蛟虽然还在尽最大的努力,但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下猛药般注入,阳光城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