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贩子抢生意有多难!这家巨头亏完155亿元

来源: 腾讯新闻潜望 2023-08-08 21:30: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791 bytes)

昔日“独角兽”每日优鲜度过了三个不寻常的仲夏:

2021年夏,疫情之中极速上市,抢得“生鲜第一股”;2022年夏,未获得资金续命,关闭业务,湮没于海量诉讼中;2023年夏,几乎被遗忘之时,突然引入两家投资者,想开启一场前途未知的转行旅程。

破产退市边缘,8月2日,徐正一口气签了三份协议自救。

两家金主进场:他们同意认购每日优鲜新发行的B类普通股54亿股,交易总金额为2700万美元。其中HF (CHINA) BUSINESS MANAGEMENT CO., LIMITED,即皓峰(中国)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美元;VIGOROUS GLOBAL CAPITAL INC.出资1200万美元。

新发行的每股B类普通股定价0.005美元,与IPO时每ADS 13美元有天壤之别;三方要在协议签署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交割,锁定期12个月。交易完成后,新投资者将持有已发行及流通股总数的88.1%。

创始人徐正仍旧是当家人,两家机构将投票权不可撤销的全部委托给徐正。在本次交易之前(截至2023年6月30日),徐正持有6889万股,持股比例9.4%,但拥有的总投票权高达72.8%。

根据融资协议,每日优鲜要以1200万美元收购Mejoy Infinite Limited的全部普通股。这家2018年于香港注册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帮助客户开展在线营销活动。

这是一家在工商信息上辨别不出优势的公司,由35岁的河南沈丘人严人杰100%持有,协议中,前五大供应商为空。严人杰早年供职于蓝色光标旗下蓝瀚互动,一家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服务的公司,2017年时,他是公司海外销售负责人。

一入一出后,1500万美元的资金量相对于每日优鲜背负的债务来说,杯水车薪。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有现金及等价物4896万元,流动负债总额为16.815亿元。它在851起供应商诉讼中被列为被告,涉及金额约为9.627亿元;前员工提起的约1332起劳资纠纷中被列为被告,总金额约为6660万元。

但1500万美元给了市场想象空间:8月4日交易时段,每日优鲜股价大涨近285%;8月7日,其股价继续涨31.82%,报收2.61美元/股,市值攀升至2125.33万美元。

未知新世界

对于充值卡客户、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有个坏消息是,徐正不打算再踏入过去的泥坑。

刚刚补发的2022年财报中,每日优鲜明确了未来业务两个方向:提供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和自有品牌产品零售业务。

新收入的全资子公司Mejoy Infinite Limited将是数字营销新业务载体。徐正在公告中表示,“我们相信此次收购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在在线营销和电子商务行业丰富的市场专业知识。”

Mejoy Infinite Limited,即美加一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自述介绍:“公司由蓝标、汇量等行业业务骨干组成,有丰富的出海营销经验。”“专注于出海效果营销,为出海企业提供推广方案、买量投放、素材制作、本地化真人视频拍摄等效果类广告营销服务。”

Mejoy(美加一)创始人严人杰曾于2017年在蓝瀚互动担任海外销售负责人,他名下另有北京美加二广告传媒公司,个人持股100%,2021年1月注册,主要从事游戏出海Agency业务,聚焦东亚市场。这两家私人公司,业绩规模未知。

公司所在的海外广告投放行业前景良好:来自国信证券的统计,2021年中国的海外广告投放规模约1200亿,谷歌和META占比约80%,估算2022年市场规模约1500亿;随着国内游戏审核愈趋严格,游戏厂商将加大出海力度。电商是出海Agency的另一大订单来源,截至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在海外电商市场份额占比为12%,近3年份额占比平均增速0.6pct。

一片蓝海中,初来乍到的每日优鲜能收获多少,目前难以有数据佐证;除徐正外,未有其他股东对转型表态。

数字营销以外,每日优鲜的另一转型方向是自有品牌零售业务,其2023年1月时宣布,主要经营牛肉等高蛋白食品,称已与京东等签订协议,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但目前平台上尚未有产品呈现。

对于这部分与过去相近的业务,每日优鲜提醒,可能会增加额外的资本支出来支持业务发展;早前公司解雇了所有的送货人员,未来可能考虑重新雇用,重建自己的供应链。

而外界更关心的债务重组问题,公司表态是“无法保证是否或何时可能完成潜在的债务重组。我们不能保证债务重组最终会成功”。

债主与金主

过去2年,每日优鲜体系的多家公司,以被告身份频繁出现在判决书中,其中多数是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审理终结。

诉讼涉及金额庞大:截至2022年底,供应商提起的约851起诉讼,涉及总金额约为9.627亿元;前员工提起的约1332起劳资纠纷,涉及总金额约为6660万元。许多知名品牌向每日优鲜讨债,包括艾莱发喜食品货款285万,二商大红门五肉联235万,元气森林119万,旺旺444万,安井74万,其余多数供应商被拖欠数万到数十万元不等。

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年底,每日优鲜的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28.978亿元、32.993亿元和16.815亿元。截至2022年年底,每日优鲜拥有现金及等价物4896万元,员工57人。

这显然不是好的投资标的,两家名不见经传的机构在众人疑惑中入局。

皓峰(中国)商业管理有限公司HF (China) Business Management出资1500万美元,它成立于2020年12月,由80后潘晓峰独资拥有,高管HUI Chun Ming(许春明)出面与每日优鲜签署的协议。许春明另外还担任广东灰鲸等投资公司法人、高管,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本次交易中,尚不清楚HF是否为最终出资方。

另一投资方VIGOROUS GLOBAL CAPITAL,可查阅信息极少,可知的是它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由Allen Sun与徐正签署协议。

除了这两方“输血者”,每日优鲜还披露了早前出售便利购“救急”所得。

无人货架便利购曾经是公司孵化的明星项目,在2017年的A+B轮融资中获得近2亿美元,被拆分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2022年,每日优鲜摇摇欲坠中,以1800万元匆匆出售了这项业务。

一个插曲是:每日优鲜当时并未主动公布交易,传闻是友朋以3000万收购了便利购,友朋创始人王安永在朋友圈表态,“我刚刚花3000万并购了每日优鲜便利购1.4万台设备,我求你,你疯了吧。”而当时有便利购业务负责人对《中国企业家》表达惋惜,他认为1万多个点位、设备、客户资源远不止3000万元。

如今回看,极度缺钱的每日优鲜以仅仅1800万元出售,历时一年,这一交易甚至还未完成,公司只获得了480万元,另有320万元被直接支付给供应商和员工,用于清偿债务;剩余1000万元能否兑现存疑。

2022年7月,每日优鲜资金链断裂前,曾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由后者认购价值2亿元的股份,但是这笔交易最终未能落地,至今亦无任何下文。

风险数字游戏

每日优鲜与徐正曾经是资本市场宠儿,从2014年成立到上市前,每日优鲜一共获得12轮融资,共155.8亿元。IPO中公司筹得约2.73亿美元,当时公司估值为25亿美元。

2022年之前,多数时候数字带给徐正的是安全与荣耀。少年徐正获得全国奥数竞赛一等奖,高二时获保送,学习数学及工商管理;2001年,徐正出国留学被拒签,但进入了梦想的公司联想。他的规划是20-30岁在一家好公司成长;30-40岁创业,不枉好时代;40-50岁做投资,之后从事公益。

每日优鲜是电商前置仓模式先行者,依赖于居民区附近的仓库网络,在30分钟内把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家中。这种模式下,企业几乎要处理供应链上的所有任务,从采购、履约到交付。这与拼多多等的轻资产模式大不相同。

2018年-2019年,前置仓模式之争有过广泛讨论。每日优鲜当时作为成功者的代表,徐正谈到过资本与模式:“资本是一个放大器、加速器,改变不了好公司和坏公司的本质,改变不了成功产品和失败产品的本质,创业者需要判断它是不是好产品、好生意,资本让好产品成长更快,让坏产品失败更快。”

资本有四条腿,你天天找钱,肯定追不上,但只要把事情做好,投资人天天去找你。把自己练好,融资自然就有了。不拧巴,你不好的时候,想找个好媳妇可难了。”

前置仓模式对供应链有着强大控制能力,但控制是有代价的。每日优鲜从未实现盈利,努力将亏损从2018年的22亿元减到2020年的16亿元。但最终,在更长的时间轨迹里,资本并非总是无条件地与他站在一起,超出掌控的数字让每日优鲜轰然倒塌。

每日优鲜的各种营销和品牌推广产生了大量费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5.892亿元、9.033亿元和1.389亿元;对应的这三年总收入分别为61.304亿元、69.515亿元、27.613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6.492亿元、38.498亿元和15.236亿元。

2021年上市年份,公司费用猛增,但收入上涨十分有限,38亿的巨额亏损,让最有实力的投资方也望而止步。很快,每日优鲜从宠儿到弃儿。

更糟糕的是,公司在2022年7月初承认夸大了2021年前九个月的收入,由一个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次日达业务进行审查。据公司通报,它解雇了所有参与欺诈交易的员工,并澄清称CEO和两位CFO都与造假无关。

高管们忙着找钱,并仓促间完成了多项变更。2022年7月14日,每日优鲜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签订战略投资协议(未成行),18日,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多位高管如徐正、曾斌、李漾、孙原相继退出,法定代表人由曾斌变更为孙玉英。根据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要为公司破产负责。

10天后(7月28日),每日优鲜极速达业务全面关停,数百员工被强制离职。8月2日,每日优鲜还试图稳住局面,辩称流传的《关于每日优鲜资金断链无法经营的通知》纯属虚假伪造,公司在解决用户、员工、供应商应付问题,其他业务保持正常运营。一周后(8月9日),被拖欠货款最多的公司之一、北京伊翔商贸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查封、冻结北京每日优鲜和徐正名下1369多万元的财产。

历时一年,徐正终于寻找到了新的“四条腿资本”皓峰与VIGOROUS,它们能否承载每日优鲜跨界转型,期待在下一个仲夏回头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