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造富神话”现熄火态势 下一个爆款在何方?

来源: 中新经纬 2022-09-09 01:55: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836 bytes)

9 月 9 日电 ( 林琬斯 ) 近日,玻尿酸头部企业爱美客、华熙生物与昊海生科交出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三家企业在净利润相关指标上均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同时,随着 " 造富神话 " 玻尿酸或现熄火态势,在医美赛道上,巨头们各有不同的想法,行业风向也在悄然改变。

业绩分化 巨头各有各的烦恼

粗略对比,华熙生物的营收是 3 个爱美客,3 个昊海生科;不过从净利润上看,华熙生物却稍逊于爱美客,但二者的净利润至少是昊海生科的 6 倍。不难发现,昊海生科已经被另外两家企业甩在身后。

8 月 26 日,昊海生科披露 2022 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七成。

与华熙生物、爱美客不同,近年来昊海生科通过系列并购拓展产业线,医美只是其众多业务板块中的一环。频繁并购的后遗症已经有所体现。今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美国子公司 Aaren 与原国内独家经销商的经销协议停止,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 2500 万元。

除了计提商誉对业绩造成影响,昊海生科还列举了不少理由:3 月至 5 月上海地区疫情因素影响,给昊海生科带来的毛利下降及停工损失超过 9000 万元;另外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及子公司欧华美科总计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约 1487 万元等各项因素堆叠。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 6 月底,昊海生科账面仍存在 4.12 亿元商誉。

与昊海生科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同期华熙生物与爱美客的净利润仍增超 30%。不过,虽然两巨头的业绩亮眼,但各有各的 " 烦恼 "。

华熙生物在中报中表示,营业收入的增长离不开功能性护肤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77.17%,原料业务同比增长 10.9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 31.25% 主要因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华熙生物近年来不断布局 C 端市场,形成 " 原料 + 终端 + 护肤 + 食品 " 格局,且功能性护肤品已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2022 年上半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 21.27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72.46%。

目前,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拥有主打透明质酸护肤的润百颜、主打冻龄抗初老的夸迪、针对敏感肌护肤的米蓓尔和运用新发酵成分的 BM 肌活等品牌。

不过,2022 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净利率仅 16.12%,且逐年下滑。2021 年与 2020 年上半年,该指标仍达到 18.64% 与 28.19%。

收入增长因为功能性护肤品,净利率下滑也与功能性护肤品脱不开关系。

2022 年半年报中,华熙生物坦言,由于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业务收入比重持续加大,同时公司加大品牌建设、渠道构建及关键人才引进等战略性投入,公司费用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尽管公司会积极出台一系列加强费率管控的措施,但公司整体业务的净利润率仍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形。

与华熙生物不同的是,爱美客专注于医美注射产品,是中国获批用于非手术医疗美容Ⅲ类医疗器械数量最多的企业。

目前爱美客已上市及获批的注射类皮肤填充剂分为凝胶类和溶液类注射产品,近年来推出嗨体、濡白天使、爱芙莱、宝尼达等多个产品,用于真皮层注射填充。

不过,从营收与净利润增长情况看,爱美客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远不及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爱美客的营业收入增速从去年同期的 161.87% 骤降至 39.70%。从产品看,爱美客的溶液类和凝胶类注射产品分别实现营收 6.43 亿元和 2.37 亿元,其中溶液类注射产品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 35.12%,与上年同期 230.38% 的增长率相差甚远。

对于业绩波动,爱美客表示,各地持续反复的疫情给线下消费场景带来了严重冲击,尤其是公司销售收入占比较高的一线城市,受到了较为严格和长期的控制,下游医疗美容机构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今年上半年,爱美客净利润增速同样骤降。半年报披露,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仅增长 38.90%。去年同期,爱美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188.86%。

从二级市场看,Wind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昊海生科的股价累跌 40.81%,华熙生物累跌 8.42%,爱美客累涨 1.97%。距离登陆 A 股不到两年,爱美客再次奔赴港股,谋求 "A+H" 股两地上市。

毛利率创新高,销售费用高企

2022 年上半年,爱美客和昊海生科的销售费用加起来都不及华熙生物的三分之一,三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均不超过 10%。中新经纬发现,华熙生物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近一半,其中超过一半的费用为线上推广服务费。

不过,2022 年上半年,即使华熙生物研发费用的增速跟上了销售费用,甚至超过了销售费用,但报告期内销售费用仍为研发费用 7.75 倍。

华熙生物强调,销售费用的增加主要原因为公司销售规模持续增长,销售团队扩张,导致职工薪酬同比增加。另外,公司大力开拓线上销售渠道,线上推广费用、广告宣传费大幅增加。研发费用增加主要因为新领域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引进研发人才、与各类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等。

然而,近两年高昂销售费用的支出,却没有换来华熙生物毛利率的增长。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2019 年至 2021 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达到 5.21 亿元、10.99 亿元、24.36 亿元,同比增长 83.74%、110.84%、121.62%。

2022 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综合毛利率仅 77.43%,与去年上半年的 77.88% 基本持平。财报显示,2019 年至 2021 年,华熙生物的综合毛利率分别达到 79.66%、81.41%、78.07%。

相比之下,爱美客与昊海生科的销售费用虽然也同比增长,但远不及华熙生物出手阔绰。

虽然爱美客半年报中并没有披露综合毛利率,但可以从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一窥究竟。上半年,凝胶类注射产品毛利率高达 96.05%,溶液类注射产品毛利率达到 94.0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产品上半年的毛利率都创了近 4 年新高,再度坐实爱美客 " 医美茅 " 的称号。爱美客港股招股书显示,2018 年至 2021 年,凝胶类注射产品毛利率从 87.1% 增长至 94.3%,溶液类注射产品毛利率从 88.3% 增长至 93.4%。

2018 年至 2021 年,爱美客的毛利率分別为 87.2%、91.7%、91.4% 及 93.3%。

爱美客在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中解释,毛利率上升主要是由于 ( 产品 ) 保持有竞争力的价格及有效成本控制的能力。另外,也因为自 2019 年起,适用于公司皮肤填充剂产品的增值税税率降至 3.0%。于往绩记录期间,爱美客的其他产品的业务规模较小,因此单一或几种其他产品的毛利率有可能导致我们其他产品整体利润水平的波动。

今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整体毛利率为 69.84%,与上年同期的 74.53% 相比减少 4.69 个百分点。昊海生科在半年报中解释,其中,下属子公司欧华美科和南鹏光学的并表,均拉低了昊海生科的毛利率水平。

据了解,欧华美科下属子公司以色列上市公司 EndyMed 专注于射频美肤设备,镭科光电专注于激光美肤设备,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市场。

而在毛利率走低的同时,昊海生科的费用端支出力度依旧不减。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23.85% 至 3.13 亿元,管理费用增长 98.15% 至 2.15 亿元,增速均超过当期营收增速。研发费用则为 7671.13 万元,同比仅增长 4.39%,远低于同期营收增速。

下一个爆款在哪?

三家企业都不满足于玻尿酸 " 大王 ",他们的野心已经不局限于此,都在拓展注射类玻尿酸产品以外的机会,只是进军新领域的过程时而曲折。

今年 5 月,仍被称为 " 医美界茅台 " 的爱美客与韩国肉毒素龙头企业 Huons BioPharma Co.,Ltd. ( 下称 Huons Bio ) 签订经销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公司以研发注册方式引进 Huons Bio 的肉毒素产品,并在约定经销区域 ( 指中国 ) 内作为后者指定的唯一合法经销商进行产品的进口和经销。去年 6 月,爱美客已对该公司进行增资并收购部分股权。

目前,爱美客研发的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处于临床阶段,这款适用于中度至重度皱眉纹的产品目前已完成 III 期临床入组。

另外,爱美客进入临床及注册程序的项目还有利拉鲁肽注射液,即 " 减肥针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 I 期临床试验。

早在 2020 年,爱美客就表示,瘦身和体重管理是非手术类医疗美容的主要项目之一,也是公司聚焦核心主业,规划战略布局的重要业务方向。

据了解,利拉鲁肽注射液最初为 II 型糖尿病治疗用药,可以由患者自行注射。爱美客披露,利拉鲁肽注射液的临床用途是慢性体重管理,该项目研发产品为 GLP-1 类似物,在治疗肥胖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满足肥胖患者减肥瘦身的需要,在医疗机构、医疗美容机构等可得到广泛应用。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 我们已经不仅是玻尿酸公司了,玻尿酸只是我们的基本盘 "。

根据爱美客今年 6 月披露的招股书,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透明质酸原材料的平均价格已由 2017 年的 210 元 /g 逐渐降至 2021 年的 124 元 /g。

报告进一步阐释,一方面由于透明质酸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透明质酸生产的发酵效率,并降低了单位透明质酸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透明质酸原材料制造商数量的增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由于技术不断改进、制造商增加及其间竞争加剧,价格预计在未来将继续下降。

2022 年上半年,功能性护肤品生意正越做越大。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功能性食品业务的营收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15.69%、10.21%、72.46% 与 1.50%。2019 年至 2021 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营收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33.63%、51.15%、67.08%。

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产品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透明质酸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医疗终端产品,主要分成医药和医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二季度医疗终端产品的销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皮肤类医疗产品实现收入 2.08 亿元,同比下降 5.37%,主要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所致。

拉长时间线来看,华熙生物原料业务与医疗终端业务正逐渐缩水。2019 年至 2021 年,原料业务的营收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40.35%、26.73%、18.29%,医疗终端业务营收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25.93%、21.88%、14.15%。

基本盘之外,华熙生物同样押宝肉毒素。不过,华熙生物筹划了逾七年的生意却进展坎坷,最终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今年 8 月,华熙生物以一纸律师函结束与 Medytox 的合作。合作协议终止后,华熙生物将失去 Medytox 公司肉毒素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代理权。

Medytox 主要产品包括肉毒素产品、玻尿酸填充剂、医疗器材等,自 2009 年起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接近 40%。

合作终止的原因,公告解释,基于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于 2020 年采取的行政措施,Medytox 一系列的产品 ( 其中包括肉毒素产品 ) 遭受召回和销毁的命令、取消产品批准的程序、以及暂停制造销售和使用的命令。

同时,Medytox 于中国注册的肉毒素产品注册状态自 2019 年 11 月 11 日起至今一直为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审批中,至今未完成产品注册手续,而未经注册的相关产品无法在中国进行销售,导致 Medytox 无法通过合法方式向合资公司华熙美得妥提供肉毒素产品。

8 月底,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宣布将把胶原蛋白打造成为继透明质酸之后的第二个战略性生物活性物,并发布其最新胶原蛋白原料产品,包括动物源胶原蛋白、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水解胶原蛋白 ( 肽 ) 等。

至于 " 三巨头 " 中挣钱能力相对较弱的昊海生科,也在试图淡化玻尿酸主业。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领域,2022 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三款玻尿酸产品,包括主打塑形功能的第一代玻尿酸产品 " 海薇 " ( 定位于大众普及入门型 ) 、主打组织填充功能的第二代玻尿酸产品 " 姣兰 " ( 定位中高端 ) 以及主打精准雕饰功能的第三代玻尿酸产品 " 海魅 " ( 定位为高端 ) 合计营收 1.19 亿元,与上年同期的 1.20 亿元的销售相比下滑 0.20%。目前,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入组,正积极推动受试对象随访工作。

不同于华熙生物与爱美客押注的肉毒素生意,昊海生科则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医美光电业务,选择了 " 买买买 " 这条路,布局可不用打针动刀的光电医美产品。

半年报显示,该产品线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本集团下属子集团欧华美科。2022 年上半年,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中,射频及激光设备的营收达到 1.44 亿元,营业收入占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领域 43.75%,超过玻尿酸业务的 36.32%。

2021 年 2 月,昊海生科以合计 2.05 亿元总投资获得欧华美科 63.64% 股权,将公司的医美产品线拓展至射频及激光医疗设备和家用仪器领域

不过,昊海生科在财报中也明确表示,若未来收购的企业或业务的整合效果不能达到预期,运营情况发生不利变化,或将导致公司就并购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若被投资企业业绩未达预期或经营不善,公司存在出现投资损失或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