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捞金170 亿!这家比权健还狠的公司为何还在吸血 ?

来源: 金错刀 2022-03-01 01:18: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615 bytes)

文 / 金错刀频道

一场培训会,影响四座城。

短短几天,武汉、北京、青岛、石家庄新增 40 余例新冠阳性病例,起因是 " 参加某公司培训班 "。

网传的武汉培训会截图

这场 " 要命 " 的培训会,直指背后的跨国直销巨头——如新集团。

" 考古 " 这家公司,会发现其黑料不断:涉嫌传销、洗脑、曾被《人民日报》连着 3 天点名批评,甚至惹出过人命官司。

如新 " 甩锅 " 经销商,称是上海经销商违规私自办的年会,并未上报总部获批。

经销商也很配合,说自己 " 就想聚聚 ",这一聚就聚出了事儿。

吊诡之处在于尽管负面缠身,但如新集团依旧混得风生水起。

这家上市 26 年的美国公司,2021 年总收入约 170 亿元,有近 3 万名员工。

而中国是如新的全球第一大市场,扛起了 21% 的营收大旗,营收数额远超国货之光花西子。

一家 " 劣迹斑斑 " 的美国公司,为何能在中国存活至今?

一年赚 170 亿,

美国直销巨头盯上中国

" 如新的未来在中国 "。

如新中国总裁郑重曾说,中国的业绩左右着如新的股价。

就在 2014 年,如新豪掷了 5 个亿,在上海奉贤区核心地段,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工作园区。

如新曾多次登上福布斯,被评选为全球最佳女性友好企业和全美最佳中型雇主。

如新在进入中国的第三年,也就是 2006 年,拿下了直销牌照。

为了进军中国市场,如新集团的" 包装术 "玩得炉火纯青。

在收购美国生命基因科技中心后,如新对外宣称,自家的抗衰老科学顾问团汇集了全球顶尖科研人士。

如新也没有放过各大电视台,在宣传册上标明与 "26 家电视台联手联播 "。

更离谱的是,如新工作人员以 PS 的手段," 山寨 " 了一份《人民日报》,往自己脸上贴金。

如新集团一跃成为高大上的典范。

有如此大的市场,与如新大肆招募经销商有很大关系。

在中国,如新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内容的聚会和培训课程。武汉培训班只能算是小规模碰面。

如新的 " 大型聚会 " 更加盲目狂热,连明星粉丝见面会都要甘拜下风。

在北京市郊某酒店举办的 " NU SKIN 星峰大会 " 上,灯光闪烁、音响雷动,受表彰的人大声嘶吼,带领全场齐喊口号,台下近 2 万人拿着手掌玩具,跟着鼓拍。

频繁的培训,加上狂热的氛围,如新既能招揽更多分销商,又能在无形中增加他们的信念感。

如新线下展会。来源:@如新 V 人生 微博

如新把明星效应玩得很溜。在每年 " 超级年会 " 中,如新会请大量的明星 KOL 站台,其中不乏樊登、蔡康永、傅首尔、邓亚萍等知名人士。

明星搭配着成功、梦想、家人等鸡血演讲,使得 " 如新事业 " 牢牢钉入分销商的脑海中。

如新代理商经常发樊登的视频,内容多与 " 成功、创业、领导力、事业 " 等有关。

除了对外的培训,如新内部还有一群爱打情感牌的 " 导师 " 们。

他们有同一张面具:温柔,只会表扬,不会批评。

这把 " 温柔刀 ",让新员工轻易破防,甚至自发维系内部的信任关系。

神药 or 智商税?人民日报三批如新

一直以来,直销行业都面临着全民性的质疑。

像是权健、无限极这些上百亿资产的商业帝国均在风口浪尖上,它们无一例外都犯了一个错误:夸大产品效果。

最典型的是权健集团,它以天价保健鞋垫和负离子卫生巾起家,在宣传中成了几乎 " 包治百病 " 的民间神医,权健疗法号称能够治疗癌症。

权健恬不知耻地虚假宣传,耽误了女童小周洋正常治疗,甚至在小周洋去世后,反被包装为成功案例。

如新商业帝国背后,有人搭上钱财,有人搭上生命。

如新的产品如同神药,甚至能减轻癌症肿瘤。

旗下 TR90 系列产品胜似 " 仙丹 ",偏头疼、假性脑瘤、高血脂统统能治。

如新保健品

结果呢?

2019 年,林丽(化名)高烧 39.4 ℃不吃药,却信奉只喝如新 g3 果汁便能治病,拒绝就医治疗,最终因肺部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

经调查,这款果汁产品既没有在商务部登记备案,也没有药品注册信息,又何谈治病救人。

《今日说法》栏目中,吴丽丽因痴迷如新产品,吃了四年后," 红斑狼疮 " 变成了 " 尿毒症 ",几乎是从鬼门关抢回了一条命。

血命之上,如新这些年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据 " 林丽案 " 的代理律师张晓玲所说,她委托代理的四起案件,最终都以高额赔偿金和《保密协议》,达成了庭下和解。

摆平命案的如新愈发低调了,但一切 " 交易 " 还在进行着。

在产品宣传上,如新巧妙地规避了话术缺陷,更是将产品宣传隐藏在个例故事中。

除了 " 神药 ",如新还宣称自己的产品是 " 高科技 "。

早在 2014 年,人民日报就曝光了如新全球顶尖智囊团的身份。

香港理工大学郝乔治教授徒有顾问头衔,并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

如新产品开发的扛把子曾润海,其 " 纽约科学院院士 " 头衔,只需要花 108 美元的会费。

如新产品手册上的 " 智囊团 "

白嫖教授还不止,如新还盗用了高校的名号。

斯坦福大学曾发出一封禁止函,要求如新公司停止使用其研究人员的姓名。

总的来说,所谓 " 基因重设 " 技术,纯属编造;" 科研顾问 " 只挂名不做事。

而那些科技产品,更像是智商税。有消费者吐槽,自己花了上千元,买的 SPA 机用了一阵子就罢工了。

来源:如新官网

翻开如新的宣传手册,其直销产品比商务部批准销售的产品多了近 30 种。

在 2014 年,人民日报就曾连发三篇文章,揭露 " 如新骗局 ",炮轰如新集团涉嫌违法经营,直指其在中国开展 " 传销 " 活动。

消息一出,如新股价当即跳水,其中一日跌幅至 26%。在一系列舆论谴责下,如新道歉,宣布暂停在华招募分销商。

 

造 " 梦 " 洗脑!下一个权健 " 帝国 "?

长期以来,中国直销与 " 传销 " 模式之间界定模糊,如新则一直深陷 " 传销门 "。

如新的 " 入场券 " 是花上大几千,购买一套产品,并在半年内完成 3 万元的销售额,才算是正式成为如新的业务代表。

要想成为 " 领导者 ",还要靠 " 业绩 " 说话。这里的 " 业绩 ",是指产品销售数量和发展下线人数。

如新的经销商分七个层级,从销售主任开始,到销售经理,再到销售总监、全国销售总监等。

最高级的寰宇领袖一直是被仰望的存在。内部手册显示,到寰宇领袖级别,其下线将会有 16 个业务代表。最高上线,不靠销售赚钱,而是让下级帮忙赚钱。

有的代理商,为了成为风光无限的寰宇领袖,甚至贷款九十万,不得不卖房还债。

这样类似金字塔的销售模式,似乎透露出了相似的影子。

贴在权健集团身上最重要的标签,就是 " 传销 "。

权健集团起家于虚假宣传,扩张于传销模式,以一种跨向多层级发展下线、" 拉人头收费 " 的传销方式,构建起一个年销售额接近 200 亿的保健帝国。

实际控制人束昱辉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权健是一家合法的直销企业。

但这家 " 合法 " 企业,因传销活动,被罚 1 个亿,而束昱辉本人领刑 9 年。

如新会是下一个权健集团吗?

自 1984 年创建于美国犹他州,如新经营模式就饱受质疑,对其调查就没间断过,多次被处以罚款。

做空机构 " 香橼研究 ",连着两年 " 死磕 " 如新,揭露其涉嫌传销的内幕。

尽管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还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但如新并未更改其内部销售模式。

如新之所以负面缠身,还能屹立不倒,甚至收割一大波市场,主要是甩得一手好锅。

由于经销商独立运行,每每出事,如新集团便可以轻易 " 甩锅 "。

林丽去世后,如新发声明称,是经销商违反了规定,已解除合同了,终止合作。

这一次,四地疫情指向如新,其回应如出一辙。

一句经销商个人行为,就把责任摘得干干净净。

结语:

人性最大的恶,莫过于为钱献祭。

权健集团是披着卖产品的外衣,行传销之实,视大众的焦虑和绝望为商机,构建了百亿商业帝国。

"TST 庭秘密 " 曾风靡一时,年纳税 12.6 亿,赶超欧莱雅,拿下上海青浦区纳税冠军。

风光背后,他们 " 出卖 " 的是大众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其产品质量饱受争议。

近 20 年的时间里,如新集团在中国大陆赚得盆满钵满。

如新 " 神药 " 致多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人民日报三批如新,称如新夸大宣传、涉嫌传销。

直销牌照从来不是 " 免死金牌 "。

当虚假宣传远大于产品本身,消耗的是公众本已不多的信任,离崩塌只有一步之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