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大致类型和讨论(一)

来源: 2017-06-22 19:03:4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娃申请大学以前,并没有认真去了解大学的申请招录,因此比较茫然, 申请学校时任由娃自由发挥。娃被几所理想学校录取后,参加了学校为新录取学生和家长办的一些活动,有机会与许多家长及招生办人员交谈。现觉得在娃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应是得到了美国大学或社会的认可。经常想,多些华人的孩子去理想学校,多些孩子去拿奖学金,是好事。综合常被问到的一些问题,整理了一下,与大家磋商。若能抛传引玉,为同胞们做点事,那就是我及娃最大的欣慰。未字字斟酎,请多关注整体思路。不妥之处见谅,欢迎补正。

        局限于本人的经历和见闻,依孩子们的特点大致做了一些归类和分析。

        1.有超常天赋且勤奋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会被学校重视,争相录取。一华裔男孩,没有花时间准备,SAT就考了满分2400;获文和理国家级奖,在白宫展示成果,发明专利被收购;被多校录取,选择就读S。又如一白人女孩,很有主见,发表数学论文,获写作奖;跳一年,被多校录取,在P就读。

        这类孩子是凤毛麟角。请真心欣赏他们,不要嫉妒,也千万不要训导自己孩子时以他们为榜样,不宜仿造,也几乎模仿不了。

        2.勤奋肯吃苦,有显著特长的孩子。这些孩子成绩不一定拔尖,但不会差,有的还非常优秀。很欣慰,华人社区有好多这样的孩子,是我们的骄傲。如一华男,剑术了得,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击剑大赛,被P录取;一华女,舞姿优美,舞艺精湛,准备去S就读。

        各校会依据自身的综合平衡需求而招募有显著特长的学生。所以录取有一定的偶然性。即使是世界冠军,也不见得申请的学校一定会录取。有一华裔职业球员,据说想去S不成,去了H。

        人们会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些孩子成功的故事,但切勿将这些孩子定为大家效仿的目标,模仿须谨慎。成功的背后有许多难言的艰辛,要想在特长方面成功还需有一定的天赋,且成功的背后往往是更多的孩子没有功。 

        3.成绩不是特拔尖,无显著特长,但有优良素质。 这类孩子虽无特长,但有特点,有气质。好学校招了不少这样的学生,因学校认定这类孩子能贡献社会。Y校招生主任曾提及一加州女孩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是猪养得好,可惜该女孩最后选择了H而不是Y。最近ABC报道一南卡女孩家境贫寒,但坚毅不屈,成绩好,被S录取。华人圈显得这类孩子偏少,尤其是男孩。这可然与我们性格内向及价值观差异等因素有关。

        多次闻听成绩优秀的孩子未被理想学校录取而叫屈,不服气被录取的孩子成绩比他差。就录取而言,有运气,有偶然因素,但优良素质等因素经常被忽略。

         优良素质不是虚的,包括爱心,责任心,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处事能力,以及有毅力有恒心,能吃苦肯奉献,和有强烈的进取心等等。这些必须有时间和有机会去磨炼,去表现。

        就素质而言,并不是华人的孩子天生比其他族裔的差,而是我们家长应反省。如进一社区,华人家庭十家至少五家琴声悠悠。典型的理工男,为什么也要被逼去练琴?我 经常设想,如果把十年室内的练琴时间和精力用在在外做义工和参加社会活动上,让孩子更多地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未来的成功,可然会有更大的帮助。

        走出去做事情,见世面,我总觉得经常比关起门来学特长更为重要。尤其是学会付出比得到更难然可贵。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往往有俩项大奖,一是被华人家长重视的成绩优秀奖,另一就是有关公益及社会服务类的奖。

        培养有优良素质孩子并不是很难的事,唯一需要的天赋或先决条件可能就是吃得了苦,肯奉献,能坚持。我们应大力鼓励,多培养这样的孩子。

        4.有天赋,但不太认真勤奋的孩子。一个白人女孩,聪明,做了一套题就去考SAT,结果得2300多分;但提早申请时,居然到最后一刻才填完申请,因电脑故障,未能及时送出,丧失了一次宝贵的申请机会。后在州立大学就读,获奖学金。

        这类孩子有潜力,似乎华男比华女多些,应尽早引导。有个男孩11年级时才睡醒,可惜准备大学为时已晚。但家长千万不要慌,孩子能醒就是好事。大学只是人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马拉松晚几步起跑没太大关系

        5.成绩优秀或优良,但特长和特点不明显的孩子。据我所见,华人这类孩子较多。

        成绩好,不管是否得过大奖,不管是否有文体特长,都有机会获得公立和私立大学的奖学金。如11年级时PSAT成绩考进Top 1%,成为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s 全国奖的候选人(全国15000人),一定会收到许多大学主动提供奖学金的信。PSAT 成绩进1%者,是公开的信息,在网上均可查到。

        家长往往在孩子特长上下苦功,而忽略了特点。比如弹琴,大家都去弹,拿不到州和国家级的奖项,就算不上是拿得出手的特长了。

        即使刻苦培养,许多孩子可能也很难有特长。相比之下,弄点特点,培养和表现点优良品质,可能更现实。家长和孩子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多想想,千万不要盲目攀比。

        6.成绩良好或成绩一般,其他方面也比较平常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较多,大多去一般大学。

        家长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安。都很清楚,雇主看重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不会关注文凭和GPA。只有第一份工作大家都没经验时,名校毕业生才暂时有优势。其实家长们,你和我,大多属于这类的,为什么要强求自己的孩子不同呢?自己名校梦想,不一定非得逼孩子圆不可。其实好多这样的孩子,将来努力上进,做得非常成功。这样的例子太多啦。去州内公立大学,投入少,性价比高;且A好拿,GPA高,将来申请医法商等,说不定还是好事。申请大学时,和娃商量讨论后,娃就同意优先考虑州立大学,尤其是有奖学金时就不去一般藤校或其他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