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解读丹佛枪击事件

来源: 石英 2012-07-23 18:58: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98 bytes)

美国丹佛的枪击事件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也让美国感到震惊,这是一起非常令人悲伤的恐怖事件,无辜的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持枪扫射,这是一个很残忍的枪击场面,也是非常暴力的场面,在美国的文化中,枪支文化永远都是说不完的话题,也是永远都回避不了的话题,而这种枪支文化的背景是必须存在着大量暴力色彩,甚至是暴力美学,这是非常客观的,但是又非常残酷的。
如果美国作为一个主体国家展现的是一种暴力倾向,而居住在美国国内的人总会感到一种非常自豪甚至是自大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并不是一种可以在社会里和谐生存的意识,也就是说美国的国家态度在潜在层次上,对美国人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动不动就要枪炮舰船解决国家与国家的纠纷,动不动就以一种核武力来威胁震慑其他弱小国家,这种政治行为准则,让美国的对外形象和对内表现都存在着一种暴力倾向,而这种对外的政治表达,形成了一种美国特有暴力美学色彩,一种军队干预文化展现出一种军人的暴力美学集锦,而这种军事干预产生的事件和故事又被美国庞大的影片制造业搬上银幕,继而形成了一种能够让广大民众看到和感受的纯粹的文艺的暴力美学,这种美国的整体武力形象集合形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宣扬美国的名声和力量,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国家武力形象和暴力美学,往往给人的是一种形象冲击和心理刺激,有点早期日本军国主义宣传的味道,这种宣传的弊端就是容易让自己国家的民众活在一种暴力刺激的环境里,而现实的生活中与这种纯粹的暴力美学是相差极远的,这种心理中现实与感觉意识的反差,往往容易造成人内心世界里潜在的暴力倾向,而这种暴力倾向在遇到一个敏感的刺激事件时,就容易精神错乱,甚至是精神分裂,形成一个单一的恐怖事件,这就是美国容易发生单一恐怖事件的基础原因。
而美国在整体的国家形象是无法改变的,也无法拒绝军火商业的巨额暴利,更是不可能因为一个单纯的恐怖事情而实行枪支管制,同时军火形成一种态势宣传必须通过国家武力解决来得以实践证明军火的效用,再被搬上银幕,就会达到了现实和感性完全宣传效应,对军火商业的促进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整个的利益链条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国家形象和利益整体,就很难得到解决了,所以,美国的单一恐怖事件是不会完全制止的,不过在这种单一的恐怖事件延续过程中,这种恐怖积累还会让美国经历如“911”一类的大型系统的恐怖袭击,甚至是更为强大恐怖群体事件!

所有跟帖: 

顶,老美若有种…… -光明之子- 给 光明之子 发送悄悄话 光明之子 的博客首页 (118 bytes) () 07/23/2012 postreply 20:17:38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