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老百姓没钱了,“反常”现象一件接一件
回顾过去一年,疫情没了,国内经济也开始增长了,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消费降级、买房的人大幅减少,人们不仅迎来了就业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甚至资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贬值。
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加剧的情况下,人们害怕新的危机卷土重来,于是就出现了存款意愿大幅上升,投资需求却锐减的情况。
进入到2024年以后,很多人对2023年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很多人从去年至今不仅没赚到什么钱,甚至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些“反常”的现象。具体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存款利率下降
居民存钱热情高涨
从2023年开始,国内各大银行就开始了连续降息。进入2024年以后,各大周期的存款利率甚至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比如现在,3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已经跌至3%以内,1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已经降至2%以内。
存款利息收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减少,但即使如此,依旧没能改变大家存钱的热情,不仅老年人越来越越爱存钱,甚至曾经崇尚提前消费、提倡品质生活得年轻人们,也纷纷加入到了存钱的队伍。
比如2022年,央行公布的全年金融数据创下了3个“尴尬”的新纪录:史上印钞最多的一年;史上存款增加最多的一年;近8年大家房贷增加最少的一年。
不仅如此,这两年,“90后报复性存钱”的话题也火了。后浪研究所报告显示,在全国2200名40岁以下的人中,90后这一职场主力军,每月有存钱习惯的比例最大,占到了41.7%。95后紧随其中,也达到了40.6%。90后中有三成表示,月工资的一半以上会存起来。
而之所以年轻人越来越爱存钱,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在经历了3年多疫情之后,很多老百姓担心将来会失业、生病等突发事情,所以大家都想把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这就等于是预防性存款。
2.现在股市、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都出现了亏损,很多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只能把钱存到银行里面,至少本金和利息会蒙受重大损失。
02.
救市利好政策不断
房地产却仍旧低迷
从2023年开始楼市再度进入快速调整周期,而为了稳定市场,就光去年整一年,全国上下红出台了近千个措施。
到了2024年,除了部分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6%,像苏州也全面放开了对楼市限购政策。而上海地区也放开了外环外对非户籍单身人士的限购政策……
然而尽管救市利好不断加码,但是今年的销售情况同比去年依旧是腰斩。比如今年三月份国内TOP100房企仅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83.2亿元,同比去年的6614亿,销售额却比去年大跌45.8%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失去了赚钱效应,投资炒房客选择观望;而另一方面,老百姓对楼市的信心不足。这里面除了有一些房企债务违约或烂尾大导致的购房者担忧情绪加剧,还有一些是因为很多购房者担心现在买了期房之后,开发商会偷工减料,这样新建商品房子质量会受到影响。
03.
放开了三胎政策后
国民生育愿望继续走低
我国从2016年放开二胎开始,就陆陆续续针对年轻人生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利好措施,比如从多孩家庭给予购房优惠、给予更多现金补贴等等。然而即使各地都在以发钱的方式刺激生娃,但是年轻人的生育需求依旧不高。
2023年,国内新生儿的出生数量已经降低到了902万,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而大家之所以不愿意生娃,原因也很多:除了个人思维的改变,更倾向于丁克家族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结婚成本过高,很多人结婚对象都没你,更谈不上生育;
②高房价的原因,现在,买房成了年轻人结婚必备,然而房价居高不下,很多家庭为买房掏空家底,甚至还要承担几十年的房贷,每月收入绝大部分都用于供房,负担太重,根本无力再多养几个孩子。
③养娃的成本过高,这年头,生孩子不容易,养孩子更难,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起码都得几十万花费,这让很多家庭更不愿意多生。说白了,大家不愿意生娃的本质原因还是负担太重,更直白一点,就是缺钱显!
04.
老百姓的消费需求持续低迷
去年放开管控,大家期待的报复性消费没来,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想尽办法节省开支,比如奢侈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大件商品,如今大家的逻辑是能不买就不买,能修就不换。
这样一个消费观之下,过去一年很多厂家都绷不住了,纷纷搞降价促销,以价换量来维持经营,但是即使如此,也没能改变一些企业的破产命运。
不仅如此,老百姓省吃俭用的心态一旦形成,下馆子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少,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新开餐饮门店数量为298万家,开店率为43%;而全年全国新关闭餐饮门店数量则达到了354万家,消失了60万家门店,闭店率则达到了触目惊心的51%。
而之所以大家不愿意消费,主要也是因为国内很多中产家庭的收入减少或失业,都开始减少对中高端领域的消费需求。
所以总的看来,国民消费需求要想全面反弹,还是要提高居民的收入,以及恢复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如果国民的收入水平没有提高,让他们增加消费领域的需求也是不太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