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选资金问题看2008总统大选:

来源: 2008-10-29 22:16:24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首先,McCain在此次大选上犯了一个至命错误,就是一早把自己锁定在Public Funding 的枷锁上--也就是RNC大会后不能在私募资金而只用财政部的$84.1million(当然是与他提出选举资金政改初衷一致的),OB在初选时也同意用财政部的84.1million公共竞选基金,但最后关头转头回到私募资金,现在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资金上的差距可能会产生决定性意义---当大多数选民在被金融风暴冲击得晕头转向时,大规模铺天盖地的广告战可能使相当一部分选民被广告左右.

现在看看政冶筹款上的一些问题,1980年代,里根成功运用了DIRECT MAIL 求款运作,1996,克林顿时代,政党大开了无法规范的所渭"soft money"的方便之门,这两次转变都使竞选人在资金运作上对竞选对手占了先机.

此次Obama在资金上吸收了2004年Howard Dean的所谓草根网络竞选资金经验,再加上Buffet这类超级富豪的筹资盛宴(现时$32,000一座位比之过去平均$2000一座位),OB在最富和最基层两头筹款都发挥得相当成功,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OBama这次用私募资金,200美元以下的捐款将不在FEC(联邦竞选委员会)的竞选审计之列,$50以下的捐款甚至不须列入记录(据OB竞选办公室资料,OB的所谓基层捐款人有3百万,大部分在$50以下),但这恰恰是问题所在,单以9月份计,对$200以上捐款审计调查显示Obama捐款中有近6%是问题捐款(包括一目了然的phony name 如本.拉登居然也上了名单,其他如盗用信用卡,一个个人用1000小额分捐共1.7万元汇款,等等...),OB名义捐款人名单上加州大学系统居然有$775,000,是否算纳税人资金?...另外5.7%还在调查之中,

但这只是对可审计部分(<200元)的调查,对庞大的50元以下捐款群根本无从查起,而这部分高达200million之巨,现在有政冶bloger的专栏中有指证现有庞大金融资本化整为零左右这次选举,不能不让人警惕----这次选举的筹资到底是草根化了还是金融垄断资本化于无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