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高科技行业名列前茅的企业,包括半导体企业,也算半个业内人士,说说这芯片能不能追上。
要是十几年前,这钱还真是个问题。半导体技术多贵呀?二十几年前,一台几百通道的测试机几百万美元,一个工厂至少要几十台吧。现在一台荷兰的光刻机,一亿美元,还不卖给你。现在看来一亿美元还是挺贵的,但是,但是,这不就是北上广的几十套房子的价钱吗?房子当然不能等同于光刻机。但是政府要是需要钱,只要卖点地,钱大把大把的来。这钱要是落在有决心,有技术的人手里,假以时日,不就可以变成光刻机了吗?
举个例子。显示行业跟半导体有很多类似之处,研发需要长期巨额投入,用的设备也类似,一个工厂动辄十几亿美元。上代平板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是美国人发明的。但美国人经过一番论证,结论这玩意儿忒难做。一个像素要几个晶体管驱动,一片面板几百万个晶体管,一粒尘埃落到上面,整个面板报销,不可能有出路!
日本人接手,几十年成百上千亿的投入,成了气候,东芝松下夏普都-曾-是液晶行业的腕儿。但日本人没有韩国人狠,韩国人敢投入,也比日本有野心,结果在价格上围剿了日企,搞得连老大夏普都落到富士康的囊中。但韩国人在搞液晶的同时,还在搞其他显示技术的开发,什么等离子,oled同时在搞。也是持续投入,才有了号称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
三星的OLED无敌啊。这技术只有三星有 (LG是从三星偷的),连苹果都要到三星门口排队侯着。牛吧?难搞吧?今年中国企业京东方已经出样品给手机供应商了,而且要量产了。说这个例子,是告诉大家看似很难的东西不是不可能的。京东方有生产线在鸟都不拉屎的鄂尔多斯,咋回事?活生生的煤变成高技术的例子。而且搞OLED国内还不止京东方一家。
几年前回国,在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同学就说,现在国家也意识到半导体不是靠一两个项目才能搞上去的,要靠长期持续的投入。说明国内的半导体行业有了共识。这次刚好美国帮着断了奶。
国内半导体行业有人才。现代化的组装测试从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现在是炉火纯青,全球主力。两千年之后现代化的晶圆厂也不少,有美企,台企,国企。虽然设备上巴统限制,但理论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芯片制造也有人才。近些年,华为等中国企业能设计出和外国同行比肩的芯片,说明国内设计人才也没问题。
人才,是国内相比于欧美日最大的区别。我跟国内的工程人员合作,我觉得国内工程人员有经验,有效率,以解决问题为己任。这些人是中国最大的财富。中国人愿意为改变生活付出努力,这真不是欧美抽着大麻自我中心的年轻人能比的。说到这儿,想起最近同事搞得一个印度项目。有一天他和他的头聊天,突然他的头(是个老头子)冒出一句,所以中国人根本用不着担心,印度这边根本不靠谱。
芯片行业追赶对中国更困难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制造设备受欧美日限制,有钱买不到设备。所以要翻身,要从设备做起。挑战是大。但这几年国内做半导体设备的也在努力,而且初见成效。行业内出现进口替代产品。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人才济济,潜力是很大的。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10年会大见成效。倒下一个中兴,换来半导体工业的崛起,那中兴也是死的其所。只是将来如果华为中兴的系统里没有美国芯片,老米是不是也有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