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的这个规定是搞笑还是真的啊?

来源: mypresident 2017-09-18 19:51:0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83 bytes)

浙江大学的这个规定是搞笑还是真的啊?

当教授的捷径来了?

原创 2017-09-19 王福重 

浙江大学刚出台了一个规定,学校的教师如果在国家级媒体的网站上,比如新华网、人民网,或者是在微信公众号、微博上发表一篇网文,阅读量达到一定数量,比如10万+或者40万+,可以认定为一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

这对老师们来讲是一件比较大的事情,因为像在浙江大学这样的学校,评一个教授是非常难的,虽然浙江大学最近出了一个27岁的女教授,但绝对是个例。50多岁评不上教授的也大有人在。

那为什么出台了这样一个规定呢?并不是浙江大学突发奇想,因为昨天我们看到,吉林大学也做了类似的规定。说明这不是学校的意思,而是有关管理部门的意思。因为长期以来,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主要是写正规的学术论文。

什么叫正规的学术论文呢?比如你翻开经济学的学术期刊,一般来讲,凡是在比较严肃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是符合国际一般学术规范的,比如说它要有数学模型、要有数据、要做实证的分析,而不是纯粹码字儿。纯粹码字儿基本上就发表不出来,不被认为是一篇学术论文,比如网文。

而核心期刊是非常少的,像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这样的985大学,它认定的核心期刊就更少。核心期刊每年也就出比如说12期,每期也就那么十几篇。全国那么多青年教师要评教授,投稿,还有很多已经当了教授的也投,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非常难的。国外的期刊就更难了。

所以现在评教授是越来越难了,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评不上。吉林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这个规定,可能就给那些学术研究并不是特别出色的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捷径。

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量达到10万+,或者40万+的文章都可以认定为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它的前提是必须传递正能量。什么叫正能量呢?比如著名的周某某写的关于敦刻尔克的评论,就是。而像我写的阅读量七八百万的文章也不行。因为有一些争议,有的还属于批评性的,不是特别的正能量。

我想这个政策的意图是鼓励在书斋里的教学科研人员,进行正规的学术研究之余,也能做点体力活,传递正能量。现在在网上写文章的,包括阅读量经常过10万+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学问,经常闹笑话,影响正能量功效。

如果有一批搞学术的人在网上占领这个阵地,就可以驱逐那些阿猫阿狗之类的人,并不是说,网红真的可以当教授,教授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比如那些业余的号称经济学家的网红,其实一篇学术论文都没有的,不可能当得了教授,因为首先就成不了大学老师。

我想这是政策的一个意图,但是这个政策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需要观察。 
 

所有跟帖: 

扯淡而己。 -workforwal- 给 workforwal 发送悄悄话 workforwa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9/2017 postreply 09:11:5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