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古今】安徽、江苏,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牛?

来源: 陶陶三 2022-01-01 14:45: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160 bytes)

前言:看走廊有朋友聊到江南文弱,我想起了这篇旧文。九年前写的,只当吹水。现在我也懒得去回看,有没有需要更正的地方。都是写了玩的。历史我很感兴趣,但政治性的,我几乎很少写了。

 

 

江苏、安徽这两个省,在近代中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楚汉复兴的核心。他们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和吴越。


楚国初为南蛮,被中原骂为“楚人沐猴而冠”,就是楚人其实是穿上华夏衣服学人样的猴子。但是楚王励精图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使楚国强大。同一时期,吴国灭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又重建越国,灭了吴。楚国向东发展,灭了越国,尽占吴越之地。近百年以下,江南同俗,皆为楚人也。战国时期,秦攻入楚都,楚王迁都今安徽的寿春,楚国重心即转移到今安徽、江苏等地。


是以楚分三地。湖北、湖南及江西(与西川、两广接近),为楚国发源之地,称为南楚,原来的吴越(江苏、浙江)之地,称为东楚,而安徽及江苏西部的一部分,位于中间,则为西楚。刘邦、项羽皆江苏楚人,灭了秦朝。项羽自封西楚霸王,让刘邦入蜀,封为汉王。又一江苏人韩信,不受项羽重用,入蜀投了刘邦,受命为大元帅。四年楚汉战争,韩信围项羽于安徽,项羽逃出,在去江苏老家的渡口自刎。刘邦建立大汉。

 


老子、庄子皆楚人也(老子本是陈国人,在世时陈被楚灭),在今安徽,所以汉初兴黄老之学,与民修养生息,开启文景之治。汉习楚风,喜欢红颜色,过端午节。汉也继承了楚国的文学传统,汉赋,也是楚辞发展而来。东汉末年,安徽人曹操又兴,统一中国北方,而诸葛亮乃南楚故地人士,东吴乃东楚之地(周瑜又是安徽人)。所以三国之争,其实有点类似三楚之争。四川由于靠近南楚,再一次卷入进来,刘备从南楚进入蜀国,建立蜀汉。


西晋,五胡乱华之后,北方士大夫衣冠南渡,不仅到了江南,还有八姓入闽之说。福建也纳入到江南这个体系中来。汉文化进一步在南方兴盛。六朝时期,江苏南京成为汉文化的核心。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人文荟萃。


北魏、隋唐、北宋时期,长安、洛阳、开封复兴。但是到了南宋,汉人又大举南迁,南京、杭州、扬州、泉州等地,繁华富庶。元末,安徽人朱元璋,又在安徽起家,占领南京,赶走蒙古人,统一中国,建立大明朝。安徽和江苏地位更加显贵,称为直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安徽和江苏就改为南直隶了。后来又改为江南省。直到大清康熙年间,康熙将江南省一分为二,称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安徽,安庆府与徽州府也;江苏,江宁府与苏州府也。但后来又搞了个两江总督,管安徽、江西和江苏,在大清地方大员中,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所以,你发现两千多年来,安徽、江苏似乎都密不可分,早已代替中原的河南,成为汉文化的核心。


不过真正让安徽、江苏上位的,是从宋朝以来,开始真正搞的科举制度。我们发现,从宋、元、明、清以来,江苏、安徽特别多的才子佳人。读书人的观念,在安徽、江苏、浙江特别深入人心。就是那些乡村地带,家里在穷,祖上也可能有进士、举人出身,所以特别支持孩子读书。而南京的贡院,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试场地,有两万多间,接待来自江苏、安徽和上海的考生。明清以来,江南那些名人,都曾在这里考过,比如唐伯虎、郑板桥、施耐庵、李鸿章等。

 

 

我们来看看清朝114名状元的统计,看看有多少是从这里考出的。见上图,大清两百多年,114名状元中,来自江苏的考生占了49名,浙江的占了20名,安徽的占了9名。这三个地方,就总共有78名状元。还有榜眼、探花不计其数。这充分说明了,明清以来,江苏、安徽、浙江,早已是汉人知识分子的集中地带,是汉文化的核心。这么多状元,进士就更不用说了,你可以想到,明清以来,安徽、江苏人,在中国官场,门生故吏那是遍天下。

 

 

南宋时修建的江南贡院,仍然伫立在南京秦淮河畔。江南贡院的旁边就是夫子庙。江苏、安徽的读书人们,就会聚集于此,考试前,先到夫子庙行拜师之礼。

 


很难想象,当年风流倜傥的唐伯虎,就是在这样一个小隔间,考中江南状元的。安徽人李鸿章也在这里考过。

 


江南贡院旁的夫子庙。在南宋时期,和江南贡院一起修建。经过宋、元、明、清、民国五代,在1937年日军侵华时被日军烧了,修安在看到的,是八十年代在原址的基础上复原修建的。

 


江南贡院和夫子庙,在秦淮河北岸。这一带富庶繁华,也是许多显贵人士居住的地方,比如乌衣巷。从安徽、江苏各地跑来的秀才们,看到他们的生活,无不羡慕。而每年除夕到元宵节,这一带会举行“金陵灯会”,正是才子佳人相遇的大好时节。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晚上出来赏灯,说不定刚好遇到一个赏灯的秀才公子,觉得他英俊又有才华,隔不了多久就考中举人了。呵呵。另一个让公子们心痒痒,而女子们牙痒痒的,就是秦淮河畔的青楼了。


一些富家公子来到这里,早把功名抛诸脑后,跑去潇洒去了。江南贡院、夫子庙、金陵灯会、秦淮青楼和乌衣巷豪宅,就把这南京变成了个“六朝金粉地”。哪个读书人到了这里不动心?一朝考中功名,就拥有了这一切,成为达官显贵,穿梭于朝廷大员、地方督抚、天下清流、富商巨贾、脂粉名妓之间。


西方列强打入中国,太平天国兴起,洪秀全也建都南京,享受着金陵脂粉。安徽人李鸿章,24岁考中进士,借湖南人之军事实力兴起,建立淮军,做了江苏巡抚、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在淮扬水师的基础上建立北洋水师,开展洋务运动,发展新军。安徽、江苏人又再次兴起,成为北洋军阀前身。大清灭亡后,安徽人段祺瑞为领袖的皖系,一度控制北洋政府。北洋式微,北大两个安徽学者胡适、陈独秀,又搞起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还一手建立起中国共产党。南楚(湖南毛泽东)与东楚(浙江蒋介石)争霸之后,建立新中国,我们发现,小平同志一搞改革开放,治理天下的,仍然回到安徽、江苏手中。江泽民、吴邦国、胡锦涛、周永康、李克强、孟建柱、李源潮、汪洋、王沪宁、马凯、刘奇葆、刘延东、郭金龙。。。。这名字太长了,就不一一列举了。以西楚为主,还有些来自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皆东楚与南楚也。


所以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看出,并不是说现在中央的领导大多是安徽、江苏的,事实上,江苏、安徽,已经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汉文化的核心。无论是刘邦、项羽灭秦,还是东吴抗曹,还是谢安抵抗前秦,还是南宋抵抗蒙元,朱元璋驱逐蒙古,李鸿章“中兴”大清,孙中山驱除鞑虏,毛泽东统一中国。。。


很有意思的事儿。读书人多、商人多、书香门第多、达官显贵多、门生故吏多、彼此接近的政治理念、盘根错节的人事安排。。。汉人一旦驱逐外族,重新掌权,似乎都是楚人打天下,三楚争霸,而西楚、东楚治天下也。

 

 

 

 

所有跟帖: 

很有意思也颇有道理,由此想到上海小渔村开埠,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有了江苏安徽和浙江的人文和经济依托 -老键- 给 老键 发送悄悄话 老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4:57:07

是的,江苏、安徽、浙江的书香门第、地主乡绅、资本家商人、艺术名流,一下汇聚上海。这是最根本的。抗日、内战、49年前,又跑往香港。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8:46:15

文化考古贴,好多知识点,这贴如果放国内,恐怕要河蟹了,触当今圣上眉头:)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5:13:51

小丸子,你一个日本女子,老提这一茬。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8:47:47

厉害。据说四川无状元,请教陶陶,是否为真? -nearby- 给 nearby 发送悄悄话 nearb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5:29:01

大明朝才子之首杨慎,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位,就是状元啊。他们家一门七进士。其父是内阁首辅杨廷和。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5:33:16

三哥,有疑,四川仅有一状元?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 :骆成骧 (四川资中县人) 也是状元也! -夕阳红红- 给 夕阳红红 发送悄悄话 夕阳红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5:58:57

元明清,都只各一位,唐宋比较多,加起来有十多个。四川状元中,最有名的,还是杨慎,是整个大明王朝第一才子。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6:05:22

文中的列表仅是清朝的(?),我朋友的祖父:光绪二十年 (1894年) 恩科:张謇 (江苏南通人)状元也! -夕阳红红- 给 夕阳红红 发送悄悄话 夕阳红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6:22:47

请看: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195427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7:41:22

谢谢大师兄! -夕阳红红- 给 夕阳红红 发送悄悄话 夕阳红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08:47:50

是啊,厉害!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8:44:16

陶兄强帖!中国近代文明,看上海圣诞气氛与北京强拆圣诞装置------天南地北啊。。。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5:29:44

看江兄就知底蕴深厚。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8:48:41

陶兄见笑了----我是南腔北调人:)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95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20:17:31

赞陶陶知识丰富,学习了!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7:37:26

现在知识到处都是,唾手可得。我只是串一串,一些个人的小观点、小看法更有趣。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8:49:41

好文,南人弯弯肠子多,即便南人之间,稍为少了一两个弯,就被坑了,从项羽到蒋公,莫不如是,更不用提北方了,一点机会没有,呵呵。 -水明善- 给 水明善 发送悄悄话 水明善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9:20:27

项羽有人劝他不听劝,蒋公是心知肚明也无可奈何,哈哈。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20:13:17

河南袁公不是把大家都耍了,南人只能做师爷,做领袖,国家是迟早出问题的。 -kebob- 给 kebob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16:12:48

虽是安徽江苏,也分南北,文科状元多是淮南和江南,淮北和江北很少,和当地物质经济水平有关。 -桂雨1- 给 桂雨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22:58:29

安徽,江苏这两个省份的划分就是朱元璋刻意造成的,自此造成了苏南,苏北,淮南,淮北数百年的不和 -daxigua01- 给 daxigua01 发送悄悄话 daxigua0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00:26:49

信息量很大~~~那个考试的小隔间,很惊艳,第一次见,竟然似乎大小不一~~~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07:34:11

图片管够。这个考试隔间,想作弊,不容易。要考三次,阴历8月9、12、15。考完以后就是中秋节。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508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08:22:37

哇噻,我竟然又冲出来一些知识~~~要夸自己一下~~~LOL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08:34:46

江浙一带平均智商要高一些。 -liu-fu- 给 liu-fu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11:36:22

类似“文化发展指数”这样比喻吧,而且是个从西往东过渡的过程。一开始,在陕甘四川这里指数最高,然后到山东河南等,再到现在的江南。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12:20:25

Places cultivated corrupt cultures -YanbeiYin- 给 YanbeiYi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11:39:22

人口密集,内卷得厉害。适合做账房,会记。江浙很多进士,有建树的比例小。 -kebob- 给 kebob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12:22:33

安徽为什么愚昧落后?象作者这种对强权膜拜的观念是重要的因素! -todaytoday- 给 todaytoda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13:40:20

江苏安徽是明清时期才创造出来的,自古北方,淮河,江南,楚湘就不是一回事 -avalon2000- 给 avalon2000 发送悄悄话 (383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13:52:29

上面虞姬真漂亮 -mm6799- 给 mm679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15:00:07

好文!应该提一下允文允商的徽商子弟, 提一下富可敌国的扬州盐商》 -亦中- 给 亦中 发送悄悄话 亦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2/2022 postreply 16:22:59

京剧说是安徽人唱起来的,有徽班进京之说。 -泥中隐士- 给 泥中隐士 发送悄悄话 泥中隐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3/2022 postreply 05:44:28

谢谢楼上诸位补充。我是个四川人,来吹安徽、江苏,已经很不容易了,哈哈。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08:02:5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