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拾贝(47) 加国生活衣食住

来源: 大洋彼岸洋插队 2017-12-16 15:27: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195 bytes)

47. 加国生活衣食住

 

    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无非是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前面说过了加拿大的交通,现在絮叨一下衣食住等方面我的所见所闻。

    西服是西方国家的主流衣装。从我们东方的大公司都要求职员西装革履推断,加拿大的上班族更应该衣冠楚楚,其实际并不是这样。西方人平常穿着都很随便,常常是休闲服,旅游鞋,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儿子在仅次于微软的甲骨文公司上班,收入上也挤进了中产阶级,但每天上下班除装束干净整齐外,一般都身着便装,并告诉我说老板在着装上并没有特殊要求。

    走进多伦多的大商场浏览服装,除去为数不多的名牌西服之外,大量的休闲装无论是颜色还是式样都让人大跌眼镜,不是又宽又大缺乏线条美,就是颜色暗淡让人看而远之。经我观察,发现加拿大的休闲装有几个特点:一,进口居多。在商场中,你随便拿起一件,产地不是印度就是中国,要么就是劳动力低廉的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本国生产的很少见。甚至整个商场中所有服装的产地栏中都标“CHINA”(中国)的也不在少数。有时本来有添置衣服的欲望,但想到我之同胞忙忙碌碌生产的服装漂洋过海出口加拿大,我再用外币购买辛辛苦苦背回国内,实在有些滑稽,所以就捂紧了钱袋,节约了外汇。二,实用为上。由于种族基因和食物结构的原因,加拿大人普遍人高马大,臃肿肥胖,所以他们的服装不考虑线条美,不讲究颜色搭配,从实用着眼,上衣一味宽松,裤子一律低裆,浑身上下空闲的地方尽可能加上兜袋。这些年,国内的服装设计也努力向西方靠拢,尤其是年轻人以穿低裆裤为时髦,妙龄女郎为追求性感而不惜上露乳沟下露股沟。但西方人是因为肚皮太大裤子实在难以高攀而不得已穿低裆裤,东方人基本没有这个毛病也盲目跟着学,是否有东施效颦之嫌?

    也不能说加拿大人都逃脱了西装的“束缚”。一个平常的周日,我们夫妻俩没目标地闲逛时进入了当地的教堂,是基督教堂还是天主教堂我俩都分不清楚。见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客人,彬彬有礼的管理人员友好热情,领着我们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地参观了教堂的设施,安排我们落座在大厅中目睹了礼拜的全过程。虽有语言障碍,交流不多,但虔诚的教徒们一个个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气质让我爱人赞叹不绝。后来,关于西方人的着装习惯问题我专门和早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大学的一位老资格移民探讨究竟,他不无调侃地说,这些人上教堂是去朝觐“天父”,见父亲怎能不收拾打扮呢!看起来他们在认为必要时还是要穿西装的。

    我国把饮食称为一种文化,追求色香味俱全,动辄爆炒,爱吃熟食,而忽视了营养在食品中的重要位置。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和我们大相径庭,他们的饮食不知道能不能称为文化,但普遍喜爱生餐,喜欢甜食。即便是加热的食品,也把保持营养放在首位,而不惜半生不熟,很有些茹毛饮血的味道。他们上桌的牛排,用刀切开后,暗红色的血丝清晰可见,不说让人一看见就倒胃口,就如何嚼碎下肚,就让我们东方客非常作难。所以,只要见是东方客人,接待就一定会问你要几成熟,这几乎成了一条规矩。拿鲜脆的生菜来说,它的主要特点是脆,生吃熟食均可。可我们生吃的少,熟食的多,因为炒熟的生菜照样脆嫩可口。加拿大人就不一样,他们将菜洗净,蘸着沙拉,大快朵颐。还有西红柿、萝卜、黄瓜,甚至像西兰花一类的蔬菜,我亲眼目睹他们配着奶油,吃起来津津有味。多吃生菜对减肥有一定效果,但为什么他们仍旧瘦不下来呢,很可能与他们爱吃甜食有关系。加拿大人常吃的甜食,甜度非常高,高到无法想象的程度,像直径三厘米的象棋子一样的圆形点心,我这样一个胃口从来不出问题的人吃第一个感觉是甜的,再吃第二个胃就提出“强烈意见”,如果强着吃第三个,很可能连前两个都会一块吐出来。原先,我以为是自己的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吃过几次之后,我才知道应该把我国的俗语“糖甜不如蜜”加一个后缀,那就是“蜜甜不如加拿大甜点”。

    到了周日,儿子经常领我们一家人上街“开斋”。意大利的匹萨、空心粉、印度的咖喱饭、越南的米粉、墨西哥的怪味粥,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堂的以及说不清地域的中外食品,儿子、媳妇都爱一一品尝。而我们“老家伙”却没这口福,只会到有名的“半亩园”中餐厅去点菜、吃面。像儿子、媳妇等年轻一代能够接受西餐一样,那些大腹便便的当地人也经常光顾中餐饭店,围着餐桌上五颜六色的饺子、小巧玲珑的馒头、细如发丝的面条、香气四溢的炒菜等一饱口福。

    说到食品,不能不说加拿大小麦超乎寻常的品质。在多伦多居住期间,为了让儿子、媳妇吃到家乡的手工面,我们多次买回当地面粉自己加工。每逢这时,深受擀面之苦的爱人都会邀我担当“苦力”。我磨拳擦掌,双臂用力,面团在擀面杖的挤压下缓慢地舒展着身子。但如果双手一松,面团则在你惊奇的目光中迅速回撤,让刚才辛辛苦苦的劳动效果几乎损失殆尽。加拿大面粉的“筋道”劲儿,确实让人始料不及。

    这几天,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突发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在媒体公布的照片里,灾区山体坍塌,河流受阻,路陷桥断,楼倒房歪,满目狼藉;灾民或死伤,或失踪,或无家可归,一副副凄惨的模样,触目惊心。面对大自然的挑战,上至党的总书记胡锦涛、国家总理温家宝,下至普通老百姓,人人动员,个个出力,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防震的课题:如果那些终生研究地震的资深专家们能像天气预报一样提前发出警告,何至于当地群众措手不及,国家上下紧急动员?换一个角度,如果那些终生研究建筑的资深院士们能够让老百姓的住处经得起地震的惨烈考验,何至于生灵涂炭,人民财产损失无数?

    想起这些,不得不说说我所见到的多伦多的民居——木质、环保、舒适、抗震的小别墅。

    作为加拿大的第一大都市多伦多,不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摩天大楼,但那多是市政公共设施,也有少部分是收入较低者居住的酒店式公寓,绝大部分民居都是木结构房屋。

    走进多伦多民居的开发新区,在大型建筑机械的隆隆声中,在建筑工人辛勤的汗水里,一座座汉白玉般的准别墅比肩而立。说其像白色璞玉,是因为这些尚未完工的建筑除地基是稳固的钢筋混凝土以外,地上部分全是实木:木质的承重立柱,木质的楼梯,木质的墙壁,木梁木檩木房顶,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部是加工过的方方正正白净净的实木,远远望去,如玉似雪。内部建筑全部完工以后,外墙贴上不同颜色的空心砖,房顶覆盖古朴庄重的沥青瓦,一座座典雅的小洋楼才“待字闺中”。这样的建筑,只要天不塌地不陷,仅地震时晃上几下,绝不会房倒屋塌,举国震惊。

 

忆海拾贝(47)  加国生活衣食住 - baijizhou19520101 - baijizhou19520101的博客
儿子小区中正在施工的民居
 
忆海拾贝(47)  加国生活衣食住 - baijizhou19520101 - baijizhou19520101的博客
                                多伦多民居建筑的墙体结构                                                                         

 

   与加拿大建筑的独到抗震性能相反的是,多伦多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实在不怎么样。在临近美国底特律的黎明屯打工时,我们和房东一块住的临街老房子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房门变形,楼梯倾斜,走上去颤颤悠悠,但房东至今没有把翻修纳入议事日程。走遍大多伦多地区,大到政府机关、大、中、小学,小到私人住宅,都没有拒人于门外的院墙,更不见窗户上有横七竖八的防盗网。尤其是独居郊外森林中或湖水边的人家,顶多在正门口设置两个象征性的立柱,上挂方便邮政的门牌号,顶置夜间添色的装饰灯,告诉不速之客这是私人领地,闲人莫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