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义”

来源: 一马当先呀 2017-09-30 13:03:3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667 bytes)

品读《三国演义》之“义”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文/柳笛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撷取百年片段,演绎三家帝王,这是一部开篇便已透露结局的《三国演义》。其中一百二十章回的布局,四百多人的次第登场,七十多万字的鸿篇巨制,作者耗尽笔墨、煞费苦心,究竟要让世人阅读什么? 

道不远人,经典的力量在于把最根本的至理摆在最容易触摸的位置。三国演义,即是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一段以义贯穿终始的历史大戏。何为义,从我,从羊。一个是金戈凛凛的武功威仪,一个是礼乐雍雍的祭祀珍品,“义”之一字,兼备武力之刚猛与为他之无私。羊在上,我在下,可知执干戈者,须符合天道礼法,方能代表真义、大义。故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而三国鼎立时期,其雄主正是在汉祚倾颓之际,临危受命,顺应天命人心,于各路诸侯混战中创立不世功业。他们举义旗、兴义兵,怀着解民生疾苦、天下倒悬的宏愿,四方兵征,三分天下。尽管在表面上,三国与先秦时期有着相似的动荡与分裂的格局,魏、蜀、吴三国却如三股浩然正气,在神州大地上周流激激荡。 

三国君王的成长壮大,也吸引无数豪杰投身这场如画江山中的战争传奇,谱写出一段段交织著忠义、信义、情义、道义的慷慨壮歌。在这里,有忠君不二、鞠躬尽瘁的谋臣良将,有一诺千金、情深义重的知己良朋,更有那深明大义、天下归心的乱世英雄。 

首章起,便是演绎“桃园三结义”的千古美谈。在讨贼的榜文前,面如冠玉、宽和寡语的汉室宗亲刘备,遇到豹头环眼、燕颌虎须的酒屠之户张飞,两人英雄识英雄,互道济世救国之衷肠,萍水相逢竟成为他乡莫逆。继而酒肆中急于投军的关羽出场,又是一位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髯长二尺的人中俊杰。 

三人同桌而坐,因知彼此皆有应募讨贼之志,张飞首倡,于自己桃园内祭告天地,义结金兰。再看他们结拜时的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关、张是后人传颂的刎颈之交,他们能够相识、相知,是出于志同道合的护国义举。 

此后,兄弟同心,以天下为己任,从无立足之地到建立蜀之帝国,闯出一片道义为先、以德服人的仁者天地。当时的刘备,白身起家,常因“织席贩履”的身世被诸侯轻视,而关羽、张飞不仅敬奉他为兄长,并在刘备危难之际不离不弃,舍生忘死,何也?他们敬重的是刘备出身贫寒仍旧坦荡磊落的言谈风度,更是他势单力孤仍旧忧国忧民的仁爱慈悲,更是他一路披荆斩棘仍旧匡扶汉室的矢志不渝。 

另一路出兵讨贼的,还有那身长七尺、细眼长髯的骑都尉曹操。此人勇武之余,更有权谋、多机变,同样心怀兼济天下的宏图壮志,因而在战乱中无论面对强敌还是遭遇危机,往往能够敢于兵行险著,屡出奇策。 

董卓祸国之时,满朝公卿汇聚司徒府中唉声叹气,一筹莫展,唯有曹操一人抚掌大笑,自陈诛董秘技,其为国除害的高义,足令一众朝臣汗颜。 

执行刺董计划时,不料被其识破,曹操命悬一线,却沉着应对,立即下跪献刀,化解一劫。 

此后,曹操远走他方,招兵买马,身边汇集一大批忠义的谋臣武将,很快发展成为北方雄主。他的传世诗篇中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有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无不表达出他渴慕良才的拳拳之意。 

在各路诸侯为一己私利而互相残杀时,曹操却不计个人得失,独树一帜做出正义之举。即顺应天意,奉天子以令不臣。他立志为汉天子平定战乱,肃清朝野,于是为帝王而战,师出有名,历经大小战役,将自身的作战天赋与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当他成为最有实力的雄主时,距离帝位仅有一步之遥。曹操却谨依天命,拒不称帝,拥戴汉皇,岂非将“义”的含义演绎更加宏阔深广?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在三国之主中最为年轻,生来便形貌奇伟,骨骼非常,具有方颐大口、碧眼紫髯的非凡之貌。其王者之风在少年时就已崭露头角,父兄相继殒命,孙权几乎以弱冠之龄坐镇江东,守护先祖事业。 

他为兄长亡逝而哭倒于床前,幸而忠臣进谏,请求他以大局为重,出面打理丧事与军国要务。当他忍住悲伤,擦干眼泪,接受百官朝贺时,一位江东睿智沉稳的少主从此立于天地间。孙权谨遵长兄遗旨,初即位便举贤任能,重用周瑜、鲁肃等一批贤士,君臣联袂共创一国之伟业。

孙权敬周瑜如兄,重用鲁肃之长,大胆启用出身低微的吕蒙,这些臣子也以精忠报国,创造东吴的一个个战争神话。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明臣贤,肝胆相照,共同谱写了一段段演绎君臣之义的佳话,感人肺腑。 

一部《三国演义》,正如音色丰富、旋律多变的交响乐,让人时而聆听战车宝马、刀光剑影的管弦铮铮,时而品味羽扇纶巾、青梅煮酒的清韵悠悠;时而徘徊于壮士断腕、英雄末路的沉郁悲吟,时而超脱于历史兴亡、世事轮回的大彻大悟。 

当你我掩卷沉思,最刻苦铭心的,或许不是成败是非的王业得失,也非智计武力的兵家胜负,而是中华文化中顶天立地的“义”字。义,便是贯穿于历史、小说、人性、天命中最精彩的演绎,也是三国历史真正想要留给后人的信念与德行。 

而演义较之正史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用更加引人入胜的方式,放大往事中那些最精华的部分,带给后人永远的惊心动魄的力量。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