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故事(六)心如大海 虚心纳谏

来源: weiwuhahaha 2017-04-14 12:02:2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895 bytes)

唐太宗李世民像,清姚文翰绘《历代帝王真像》。(公有领域)

唐太宗李世民像,清姚文翰绘《历代帝王真像》。(公有领域)

          

在古代,如果有谁敢在皇帝面前指出皇上的过失,或坚持己见杠上皇帝,或不行跪拜之礼拂袖而去,就可能会因对天子不敬的言行,以“大不敬”的罪名招来杀身之祸。但在贞观时期,只要是为国家社稷着想,诚心指出并纠正皇上的缺失,不但不会受罚,说不定还能得到丰厚的赏赐呢!也唯有唐太宗这样心胸宽广的皇帝,才能有如此豁达的境界!

王珪直谏不屈

谏议大夫王珪,个性耿直敢言。一次,太常少卿祖孝孙因为教授宫人声乐方面的事情被太宗责备。王珪、温彦博认为责任不在祖孝孙,便劝谏太宗莫责怪祖孝孙。但太宗训斥王、温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心腹,应当进忠献直,怎么能附下罔上,反为孝孙说话!”。温彦博赶忙拜伏谢罪,而王珪偏偏没行拜礼,说道:“陛下让微臣处在中枢要职,要求臣尽忠职守。今天臣进言不是为了自身,不料陛下怀疑并责备臣,这是陛下对不起臣,不是臣对不起陛下。”太宗听了,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太宗对房玄龄说:“自古以来,帝王能做到采纳谏言,真是难啊!”并表示后悔责备了王珪和温彦博。希望众卿不要因此而不敢再直言进谏。

李大亮拒绝献鹰

贞观三年,有一位台使来到凉州,看见此地有一种很稀有名贵的大鹰,台使就叫凉州都督李大亮把鹰进献给唐太宗。李大亮为官清廉,政绩卓越,私下上书给唐太宗说:“陛下下令禁止打猎,现在却派使者前来索要大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意思,那就是陛下违背了过去的圣旨;如果是台使自作主张,那就是使用的使者不当。”

唐太宗看完李大亮的奏折,回复道:“你这些年在州镇之中,声威远扬,忠心勤勉。我派去的使者索要大鹰,你并不屈从,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还引古论今,进献忠言,可谓忠诚之至。有你这样的臣子,朕还有何忧?希望你能够保持这份忠诚,始终如一。你的一番话,确实珍贵呀。现在我赐给你金壶瓶、金碗各一只,虽然不是价值千金,但这是我平时自己所用的东西。”接着又下赐一部荀悦的《汉纪》给李大亮。

张玄素力谏停建洛阳乾元殿

贞观四年,太宗下令修整洛阳乾元殿,以备出巡的时候下榻居住。给事中张玄素犯颜劝谏说:“天下初定,民生凋敝。这个时候应该提倡节俭,以礼治国,陛下您更应该以身作则,现在做这种劳民伤财的工程,您还不如隋炀帝。”

太宗想看看张玄素的胆量到底有多大,试探他说:“朕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夏桀、商纣如何?”张毫不畏惧地回答说:“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去修这座宫殿,很可能导致天下大乱,那么您与夏桀、商纣没什么两样。”太宗感叹道:“是我考虑不周了。”不但下令立即停工,还赏赐了张玄素绢二百匹。

太宗对房玄龄说:“要地位低的人干预地位高的人,历来都不容易做到。要不是玄素忠心正直,心地无私,又怎能做得到呢?”

所有的人都知道,谄媚逢迎的话只会害人,但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说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特别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唐太宗君临天下后,希望凭借文武百官的直言议论以知政教得失,所以鼓励百官直言上疏,敢逆麟直谏的官员不在少数。贞观时期,唐太宗开明的作风及开阔的胸襟,使进谏成风,也成为历史的美谈。@#

参考资料:《贞观政要》《旧唐书》《朝野佥载》

责任编辑:李婧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