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真实和自传的虚构—读《忏悔录》《麦田的守望者》《情人》

来源: 林樱 2017-01-07 21:27:5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763 bytes)

才发现写读后感挺好的,就像是把洗好的衣服折叠整齐归类摆放。那就接着写吧。

昨天跟大大说了一会儿卢梭的《忏悔录》。他一向话多,呱呱呱给我讲science我听不懂也没兴趣,他就时不时转而问我:“妈妈你最近在读什么书,给我讲讲吧。”我想起一段讲一段,这几年断断续续给他讲了不少,情节、特色、收获和感受。

前一阵子开始读《忏悔录》,竟然出乎意料地顺畅,尤其跟《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相比,简直太轻松了。《忏悔录》,从小就听说过,为什么从未动过读它的念头呢?二百五十年前写成的,又是思想家的作品,世界名著,这些可能都是我年轻时抵制它的原因。而后又多年不读书。另外,回想一下,好像从未看过这部书的详细介绍或书评,也就没有产生读它的动力。

去年老公帮我下载了一套世界名著。就此ipad取代了放在车上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对我来说,那本书不同于其它。连着几年,一有零散的等候时间,我就把它拿出来,随意翻开一页,读上几段。每一次读,都津津有味,而且会有新的感触。到底读过几遍,没法计算,有些段落可能读过五遍以上,有些只有一两遍。想象不出还有哪本书会让我愿意这么做的。

既然是取代,ipad的功用便是在我有零碎时间时消遣一会儿。好处是用不着到处去找书,打开它就可以读。

用它读的第一本小说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用了三四个月。这个题材对我没有吸引力,不过,我喜欢流水账式描写生活琐事的写法。不由地赞叹作者把一个半大小子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描绘出来,细腻逼真,让人一阵阵觉得书中所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记录。通篇读下来,没有一点吃到沙子的感觉。而且,读到后面看到兄妹情深那些段落,感觉非常有趣可爱。我隔三差五会跟大大小小讲述一小段书中哥哥眼中十岁妹妹的可爱像和兄妹间友爱的互动,大大总是会连连点头,自豪地附和说:当然了,妹妹多可爱啊。小小今年刚好十岁,在哥哥眼里无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女孩。有时我会想,大大小小天天在我身边转,可是如果让我记录下来,我能写得那么生动有趣吗?我做不到啊。这样一想,就更加佩服作者捕捉和把握少年特点的功力了。

用ipad读的第二本小说是杜拉斯的《情人》,在邮轮上上网不方便,干不了别的事,几天便把这本书读完了。要是零散着看,能否读完恐怕会是个问题。让我郁闷的是,这部让很多人激动不已的书,我怎么就无感呢?非但不感动,还觉得不大舒服。别扭的不是文字笔法,而是内容。唯一有所触动的是对一个破碎贫困扭曲家庭中长大的女孩的同情,而对书中所写的情事完全无感。二人见面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上床,很少有思想或情感交流。我看到了她对他有lust,有物质利益或虚荣或自我放纵的诱惑,唯独没看到love。感觉这个从小在没有爱的家庭下长大的女孩,严重缺乏爱的能力。这类的情事很难引发我的共鸣。

还有,读到情欲描写那些段落,不免产生怀疑。一个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女孩真的会从性爱中得到那么大的快感吗?尤其是第一次?好像有悖于常识啊。我也知道不能否认个体差异,总有outlier的。读书的一个好处不就是去认识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世界么。不过,就这个目的来说,只有真实的故事才有价值。所以,要想学习和了解,还是得先弄明白故事的真实性。而这一点是没法在小说中求实的。只好挂着这个怀疑了。

记得当时读完后,我想了想,这个“欲女”的特色对整个故事的效果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假如书中的女孩不是如此享受性爱的快感,而只是贪恋一丝人间温情,那么她的故事也许会更让我感动。一个原生家庭有严重问题的女孩,渴求爱和温暖,被男人的体贴呵护所吸引,不顾他人的鄙视,委身于一个不同阶层不可能平等相爱注定没有结局的男人,最后被硬生生地拆散,从此踏上漫漫荒漠。这样的故事更容易撕扯读者(我这类)的心。 不过,又想了想,按着我的思路,恐怕这本小说就不会这么火了。

然后把ipad上那套名著的目录来回扫了几遍,挑出来《忏悔录》。本想溜几眼看看是什么,结果发现竟是意外地通畅易读。不过,也没有一口气读完的愿望。这样,我又开始用零散的时间来读,一次读几段或几页。这会儿读到了第三章。之所以想记录下来,是因为昨天跟大大讲了几段后,他问我:“妈妈你相信他写的小时候的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吗?他怎么可能对几十年前的想法记得那么清楚呢?”我含混地说,可能的吧,有人记忆力超强。其实,我也在心里嘀咕这部自传的真实性能达到什么程度。发生过的事情应该不是编出来的,但事件发生当时的所思所想在回忆中到底能保留多大程度的真实性呢?难免不会有所改动吧?即便不是有意为之,但记忆真的可靠吗?又有多少是写作时想象或虚构出来的?

之所以要对真实感较真,是因为这是一本自传,读者会期待着看到事实。我对卢梭提到的年少时的几段不检点行为的心理分析非常感兴趣,如果真实性打了折扣,那么我的收获就成了空中楼阁,甚至是吸纳了错误的信息。比如说,他刚开始行窃时,会有负疚感罪恶感,因为这个行为跟他所受过的教育格格不入,但当他被师傅发现暴打后,便没了负疚感,觉得反正被抓住会受到体罚付出代价,因而在后来偷窃时变得心安理得(让人惊讶)。再比如说,他偷丝带被发现后,诬陷是女厨偷了丝带送给他的,而对此行为的解释是,他喜欢女厨(让人惊讶),想偷了丝带送给她,所以当他被抓住审问时,一下子便栽赃到女厨头上,而后坚持诬陷到底是因为他把名誉看得比命重,惧怕被当成小偷。那次诬陷害得女厨丢掉了工作和名誉,很可能就此毁掉了一辈子。他为此一直良心难安,但他说负疚自责的主要原因是诬陷的严重后果而不是行为本身(这一点耐人寻味)。这些分析都很有意思。我倾向于相信其真实性。只是不知这些是他当时的真实想法还是写书时的分析。想想看,如果把此类逻辑想法套到出轨的人身上,好像能解释很多行为呢。

这会儿看到他刚回到华伦夫人身边。感觉他有恋母情结。到底怎样,还要慢慢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