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实属正常,我想卡夫卡也不会愿意把自己的视角来规范他人。

来源: 英二 2016-12-07 09:48: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英二 ] 在 2016-12-12 07:02:1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檀香刑与文身刑傅正明2016-12-03 03:21:48

酷刑中如果只有恐惧与厌恶,酷刑恐怕早就和人类分道扬镳了,但酷刑始终跟随在人类,无论是现实,还是游戏。

想想人类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过程,那种恐惧与狂喜,从最难言的到最崇高的 …… 这种对立的同在关系到人的内在体验。酷刑一直是一个被关注的哲学命题,酷刑中没有欣喜就无所谓酷刑,酷刑的书写如要杜绝欣喜也就无所谓酷刑了,酷刑图像的传输,无论是通过狂喜,或是痛苦,都是通向灾难的路标。

作为书写的美学,撕裂的图像有助于实现图像的撕裂。

 

 

‘。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