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问何解?(连载十一)

来源: 老幺六六 2016-08-11 21:39: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340 bytes)

2

与其它城市的课外补习机构相比,S市的该行业不但不甘示弱,而且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总是在业界独领风骚。

和S市的BD教育、LT教育等机构比较起来,D市等地的校外辅导机构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管中规豹,可见一斑。这里仅以BD教育为例。

BD教育这个教育机构诞生于2001年,据知情人士透露,起步之初是一个只有几个教师的家庭式辅导机构,2005年正式成立BD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小学课外培训。现在S市共51个分校,总部入驻S市的高档写字楼。BD教育的办公区是开放式的,进门一目了然。窗明几净,宽敞豪华,前台在大门正对面,左侧有几十名统一着装的青年员工正在伏案工作,整个氛围显得肃穆大气而温馨。

BD教育号称自己的宗旨是秉承“让孩子更优秀”的企业使命,专注于学习行为研究,创立“分班授课、个性化辅导、分层次”的教学模式,主张以“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十多年来培育的学员参加各级竞赛获得奖牌总数已经超过几千枚,被誉为“金色摇篮”,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现在已经进驻广州、惠州、上海等地,并在香港成立了新BD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华南首屈一指的知名教育机构。

 笔者走访了BD教育的总部和三家分校,它们的墙上都贴有近年来在这里接受辅导之后考上清华、北大以及国外名牌大学的“部分学员名单”。在名单的上方,写了两句牛气冲天的话——“我们成就了无数清华北大!”“我们的学员遍布世界名校!”

 一家课外辅导机构,居然可以挑战北大清华和世界名校,看来并非等闲之辈。尽管它不是全日制学校,但从它的口气来看,凡是来这里上过课的学员只要考上北大清华和世界名校的,其军功章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属于它的。

 根据BD教育两个分校的前台工作人员介绍(这两个分校的辅导对象是中学生),初一和初二的学费是145元/次/2小时,初三的学费是160元/次/2小时,高一至高三的学费是180元—210元/次/2小时;据罗湖区鸿翔分校的值班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辅导对象是小学和初中学生)小学生学费为130元/次/2小时,初中生学费为145元/次/2小时,这只是普通教师的收费,如果是金牌收费就高一些。小学金牌老师收费145元/次/2小时—170元/次/2小时。

BD教育各机构统统按20人组合成一个班,都是每周上两次课,周六周日各次,共4个小时,小学和初中生春秋季每期33—34次,高中生业余时间相对少一些,所以上课的次数减半,寒暑假的补习班每期9—18次不等。

现在让我们以20人为一个单位,来为BD教育算一个粗略的收入账目,假如招收高中生20人,每人200元/次,每次共收费4000元,每期17次,共68000元,假如招10个班,共收费68万元;招收初中生20人,每人收费150元/次,每次收费3000元,每期33次,共收费99000元,假如招收20个班,共收费198万元;招收小学生20人,每人收费130元/次,每次共收费2600元,每期33次,共收费85800,假如招收20个班,共收费171万6千元。三项合计:437万6千元。

BD教育有51个分校,每个分校有若干小班。不容置疑,他们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令人咋舌的。

 从以上一串串枯燥乏味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捕捉到至少三大信息:一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市场需求十分宽阔(体制内师资供不应求,给课外辅导机构提供了赚钱机遇);二是校外辅导机构瞄准了体制内教育的批量大班教学的缺陷,以及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理需求,几乎都打着个性化教育的旗帜吸引客户;三是我国的中小学生成了这个社会上最最辛苦的人群之一,因为他们一年到头很少真正放假,许多学生的假节日都要在这些校外辅导机构度过。

 如果你指责这些校外辅导机构是乘人之急大捞油水,可是他们却坦言自己是助推器——在学生及其家长拉着沉重的车儿走上坡路时,他们在后面学雷锋,做好事。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他们赚取了多大利润,都没有违背“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的公平交换的原则。

S市一位家长A女士说,她的女儿读五六年级时,连续在BD教育补习了两年,笔者问及BD教育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方法,她说,也没有什么好特殊的,只不过是小班教学,方便互动与提问,老师比较有针对性,也比较有耐心,笔者又问及子女正在BD教育参加补习的另5位家长——回答的情况基本与家长A的说法一致。可见厌倦了四五十人、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学的孩子与家长,还是向往和青睐小班教学的。

 3

 笔者在D市的一个三流辅导机构的墙外,曾看到了这样几个赫然醒目的大字“全力打造中考高考集中营”,当时的第一感受——“我晕!”在人们心中(或者说早已约定俗成)“集中营”三个字和希特勒、纳粹、白公馆、渣滓洞、铁丝网、高墙等恐怖字眼所联系,而在这里却和教育及其青少年联系在一起,并且堂而皇之地做成巨幅标语挂在大街上。

 在大江南北的一些教育机构提出一个折磨孩子和家长的臭名昭著的商业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今,面对孩子们的种种不幸遭遇,我们必须矫枉过正:“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学者杨佩昌在介绍德国教育的先进经验时说:“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就此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

如果说“高考猛于虎”,那么众多的课外辅导机构是否在客观上了为虎作伥的作用呢?因为,无论他们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如何巧妙,都是在为学生进行重复劳动的校外平台。

 心理学原理表明,一个人长期反复从事内容相同的单一的活动必然会产生倦怠情绪。如长时间地处于上课、复习、预习、测试的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的精神面貌就会显得萎缩,甚至出现乏力、焦虑、厌倦、冷漠、消沉、郁闷、悲观等表现,这就是学习倦怠。这是一种消极的萎靡不振的身心状态,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厌学逃学。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