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的半无神论者,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修养"! 对所有哲学家与精神追求者,又何尝不是如此。

来源: 2015-11-26 17:12:3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哲学死亡(无论东西方)的根源是思辨至上,是逻辑化。逻辑思维建立在语言上,而语言建立在二元论上。没有左,右失去意义;它们相互referening。因此,语言无法表达哲学整一。存在整一就像一个GENERIC的极致,它使得言语道断。如果一定要说什么的话,那它只能是一个无结构的名相。有人说是“存在”,有人说是“绝对精神”,有人说是“神”,也有人说是“道”。许多哲学大师沿着这个方向达到这里都束手无策。康德在此开始讲“不可知”与美感;黑格尔在此讲矛盾对立的跨越,却无法消除对立;维特根斯坦在此讲“语言极致无意义”;海德格尔在此讲“哲学死亡”。这些实践都隐喻着一个道理,即将哲学作为学问,那么哲学整一的意义就失去了。它也隐喻着另一条道路,即通透本体,完善精神。这正是古人说的为学日增,为道日损的道理。

朱熹的心性学(称“心学”更好)通向“为道日损”的努力。承儒释道为一体。修养直通禅修。只不过,现代教育下被忽略。从而一条腿走路。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连接人类思想与精神的桥梁。一面是逻辑思辨,一面是直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