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面具 看脸的世界

来源: 云过醒透 2015-11-18 18:06: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678 bytes)

  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一支笔勾勒眉眼,在一出戏中绝代风华。三国演义中,关云长长眉红脸,一派英雄气概。人生如戏,戏梦人生。彼时京剧中的一张张性情分明的脸谱,何尝不是旧时百姓心灵的真面目。百年之后,我们是否还能做到摒弃八面玲珑,以心待人?

  蓝脸的窦尔礅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场杀,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就像人们一提到巴黎,就会联想到幽灵带着面具演的那出《歌剧魅影》。西方的人们一提到中国,就会毫不犹豫地联想出画着或浓或淡油彩脸谱的生旦净末丑。

 

 

  人们常说京剧脸谱,其实起源于假面。传说南北朝时,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带面具。后来才成为京剧脸谱的灵感来源。

 

 

  生旦净丑大花脸

  京剧舞台少说上演过千余戏,花脸角色真真是数不清道不尽,因此每个角色自然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光怪陆离,难以捉摸,其实自有章法。

 

  生、旦、净、丑,此为京剧四大行当。“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起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五颜六色暗藏秘密

  外行人看脸谱,既觉鬼斧神工,又不免觉得神秘莫测。而对于真的京剧戏迷来说,只要观其面,常常便能知道这是哪出戏里的哪个人物,或者至少能判断出这个角色的忠奸善恶。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姜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面孔三十六变

  虽有夸张的戏剧色彩在,京剧脸谱却是实打实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如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喜剧人物张飞、焦赞,画垂眉或蝶翘眉,笑眼窝,翘嘴以示笑口常开;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如汉朝铫期的老脸则眼窝尾部画出下垂的鬓角,其子铫刚的眼角却呈上翘之势,加上夸大的光嘴巴,一看便是血气方刚。

 

  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的依据来源。如关羽的丹风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

 

 

 

  面具背后的真相

  旧时中国,老百姓不像我们如今这样有看不完的电视剧和眼花缭乱的乐子作伴。于是他们把自己所思所想与生活感念,全部融于艺术,譬如脸谱。一张张千变万化的脸谱,看来无迹可寻,却足以窥探到一丝过去人们生活的真相。

  想起小时候看电影里的花旦戏,往往心急想看到花旦卸下一脸浓墨重彩后的模样。那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脸谱,仿佛是一层阻碍我的面具,让我心痒得难受。可长大后,见多了一人多面的可憎,与人际间表里不一的凶险,我开始对那美丑难辨却善恶分外分明的脸谱,格外想念。

 

 

 

  是的,一张张千面脸谱,虽时而凶险可憎,时而慈眉善目,却让人一眼就能分辨真假,明白善恶。正如彼时中国老百姓,不能说没有奸诈小人,但大部分人心思单纯,少有圆滑世故。不同于如今中国的“娱乐至死”,当电视上满是成功学与腹黑学大当其道时,我们不禁为此感到难过。

有人曾这样形容过人生艰难。大意为“人生不是京剧,画一张脸谱就演绎完一生。”可我倒是觉得,如果我们能一生只扮演好一个角色,也不枉此生了。

 

 

 

文章来源:才府网   作者:佚名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