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05)稚奴和媚娘的惊世恋情

来源: 枫昀 2015-06-07 12:28: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13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枫昀 ] 在 2015-06-07 12:29:0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华夏之凰--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二章(之二)稚奴和媚娘的惊世恋情


唐朝皇帝驾崩后的哀册文基本上都是由当时文采卓越的大臣来执笔。唐高祖的哀册文是虞世南写的。太宗的由褚遂良撰写,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哀册文也是虞世南执笔。武则天的哀册文由崔融撰写,中宗的由徐彦伯撰写,睿宗的由苏颋撰写,玄宗的由王缙撰写。

只有唐高宗李治是个例外。他的哀册文由妻子武则天撰写。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替嗣皇帝李旦写下这篇感伤文字,先说:“哀子嗣皇帝轮(指李旦),攀诉容车,崩号扆殿。悲蜃辂之空严,感凤樽之虚荐。...”接着便写到自己:“念兹孤幼,哽咽荒襟,肠与肝而共断,忧与痛而相寻。顾慕丹楹,回环紫掖,抚眇嗣而伤今,想宸颜而恸昔。寄柔情於简素,播天声於金石。”

肝肠共断,忧痛相寻。

撰写此文时,武则天正忙着临朝称制,忙着大权独揽。她废掉了丈夫指定的三儿子,册立了听话的四儿子。可能这时候她已经在筹划称帝,山雨欲来,空气中闻得到血腥的气息。无论从皇权的角度,还是从家族的角度,她都在背叛。但也许,这恰是传说中的“真爱”?政治归政治,情感归情感。她对亡夫的追念超越了皇权,超越了家族,超越一切有形无形的制度,在大唐的山陵间永存。


【想当年,二进宫】
两唐书也好,资治通鉴也罢,正史对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那些年,吝啬得一句也不肯多说。我们只知道武才人在先皇驾崩后去感业寺当了尼姑。正史上说,李治在忌日去感业寺行香,见到了武氏,两人都哭了。

《全唐诗》收录武则天的诗作四十多首,其中一首《如意娘》知名度最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文句直白,不懂诗的人也一眼能看出是女孩子在相思。但是没有史料来解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甚至不能确定是不是真由武则天所作。不过,既然正史不肯告诉我们这对帝后夫妻到底是怎么谈恋爱的,就怨不得后人要做填空题了。就算这是武媚娘写给李治的情诗吧,有何不可?而且写作地点多半就是在感业寺。

然后在一个不甚确切的日子里,武媚娘被王皇后接进了皇宫。再往后,开始了高宗永徽年间的宫斗。

说起宫斗,虽然女一号女二号女三号们可以各逞机心,但最终决定胜负的只有皇帝。李治对武则天的偏爱早在做太子时就形成了,所以这场宫斗的结局也早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立后】

在众位大臣的眼里,年轻的皇帝对后宫事务的处理越来越出格。把先皇的才人接回宫里?好吧,大家忍了,毕竟这也是皇后的意思;立为昭仪?好吧这也可以接受,毕竟生下了皇子;追赠武昭仪的父亲?好吧这也说得过去,毕竟是十三位大唐开国功臣一起追赠。可是皇帝还没折腾完,居然提出要废后,把王皇后废了,改立武昭仪。这下大臣们不干了,纷纷苦谏。李治对这些谏言是不听不听都不听。最后皇权获胜,废王立武,历史揭开新篇章。

立武氏为后,有两大障碍需要克服,一是她身份尴尬,是先朝的才人,做昭仪已然不妥,立为皇后简直是公然乱伦。第二是她的出身,寒门小姓,门不当户不对,哪里配得上皇家?

褚遂良的谏言最为透彻犀利。他指出:王皇后出身名门,是先帝指定的婚姻,为什么要废?而且就算陛下非要废掉王皇后,也不能立武氏啊。武昭仪曾事先帝,这事儿大家都知道,陛下打算怎么糊弄天下人呢?将来史册上会怎么记录,陛下真不在乎吗?完了完了,我看咱大唐要乱,就从这事儿开始乱。(《唐会要》记载褚遂良对李治讲:“陛下必别立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要在武氏?且昭仪经事先帝,众所共知,陛下岂可蔽天下耳目。使万世之后,何以称传此事?陛下倘亏人子之道,自招不善之名,败乱之端,自此始也。”)

道理全在褚遂良那儿,皇帝竟无言以对,干脆把褚遂良贬出首都,到潭州(今湖南部分地区)当都督去了。韩瑗接着上奏,说王皇后毫无过错,现在给陛下废掉,四海之内大家都很伤心(皇后...今无愆过,即便废黜。四海之士,谁不惕然?)。韩瑗又说:“立皇后可不是小事,妲己亡了殷朝,褒姒灭了周朝,这些都是历史教训。我看天下真要乱了。”

李治虽然不听不听都不听,但这些谏言也没白说。他挖空心思写的立后诏书,就是想对天下人有个交待。《立武昭仪为皇后诏》全文如下:“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赞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诏书说:武昭仪出身很好,门著勋庸,嫌她门第不高的那些势利眼你们可以闭嘴了。况且她本人还学习好、品德高。另外我以前当太子时侍候先帝的病,对那些宫女从来都不多看一眼的,各位淫民群众就不要瞎琢磨黄段子了。先帝因此赞赏我的德行,把宫女武氏赏赐给我。其实这种事在汉朝就有先例,各位亲们也别再说什么乱伦不乱伦的话了。钦此。

这里顺便讨论一个相关话题。有种意见认为,李唐皇室总干些出格的事情,李世民把弟媳纳入后宫,李治把庶母立为皇后,李隆基把儿媳妇封为贵妃,这都因为李唐皇族有胡人血统,不怎么在乎这些礼法。这种说法可能有些道理,不过我们从李治的这份立后诏书可以看到,他是认同礼法的,他也很在意名份的问题。他的解决办法不是放弃,而是绕道而行,三糊弄两糊弄,然后声称自己并没有乱了规矩。

花了这么多心思,冒了这么大的政治风险,扶植一个身份尴尬、出身寒微、年龄比自己大四岁的女人为皇后,除了爱她,还有更好的解释吗?

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个君相争权的内因。李治借着废立皇后这件事,打垮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宰相集团,把大权抓到了自己手里。但他立武为后显然并不光是出于政治考虑。武则天当了皇后之后,各种出格的待遇仍在继续。


【从皇后到天后】
永徽六年(655年)冬,武昭仪被正式册立为皇后。李治因此大赦天下,并且下令内外命妇、文武百官、以及少数民族在京各长官到肃义门朝见新皇后。大典十分隆重。

百官朝皇后,这里算是开了先例。后来到了唐肃宗立张皇后时,工部侍郎于休烈就提意见说,从前的立后典礼上,百官不需要朝贺皇后的,这都是永徽年间开的头,搞得官员和命妇男女杂处,不成体统--注意他的理由,没说天皇大帝的规矩本身不好,只是男女杂处,不方便(“朝官命妇,并入杂处,殊为失礼。”)唐肃宗接受了这个意见,下诏停止这种做法。(唐会要)

后宫制度相当残酷,从皇后到嫔妃,无论得宠与否,都是男尊女卑,都处在皇权的高压之下。但不管怎样,成功从得宠开始。

后宫女人混得好不好,一个标准是看生育。说武才人在太宗朝不得宠,理由之一是她未有生育。以此标准衡量,武则天到了高宗朝就是专宠。从正史上看,自她二进宫起,李治仿佛就和她过起了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生活。李治在做太子时已有四儿两女,登基做皇帝后的几个子女全部是武则天生的。

他们一起生了六个孩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都出生于宫斗激烈的永徽年间;这两个儿子中间有一个小公主,不幸夭折;显庆元年(656年),武则天当上皇后的头一年,生三儿子李显;四年后的龙朔二年(662年),生四儿子李旦;最小的一个是太平公主,出生年月没有明确记载,据推测是在麟德二年(665年)--这一年,是武则天差点儿被上官仪的废后诏书赶下台的第二年,她41岁。

对后宫女人的另一考量是看她所生子女的待遇如何。武则天一旦成为皇后,三岁的李弘便成为嫡子。唐高宗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接受”了长子李忠的辞职请求,废了他的太子位,然后改元显庆,立李弘为皇太子。

史书上说,高宗朝武后所生的三个王(李贤、李显、李旦),还有太平公主,“食封逾于常制”,待遇都超过常规。

唐高宗对太平公主似乎又格外喜爱。《新唐书》上记载,开耀元年太平公主出嫁,高宗下诏“赦京师”,弘道元年公主生儿子,又下诏“赦东都”。

相比之下,李治另几个庶出的子女显得相当可怜。儿子们依例封王,似乎都是很早就去了封地,两个女儿则一直幽居在掖庭,很晚才出嫁。

显庆六年(661年),一位道长郭行真带着几个徒弟,奉了高宗武后的旨意登上泰山,在那里竖了一块非常别致的石碑,碑身由两块一模一样的长方形石料拼合而成,共享同一个碑座,同一个碑首。此碑得名“鸳鸯双束碑”,至今仍在。几年后,高宗在泰山完成了封禅大典,而武则天破天荒地以皇后的身份主持了封禅亚献。

李治不断给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追封。以前她做昭仪时,李治就给十三位大唐开国功臣追赠过一次官,武士彟名列其中,获赠并州都督;显庆元年(656年),武则天成了皇后,老爸被追赠司徒,而且从原来的应国公变成了周国公;总章元年(668年),李治下诏对一批唐高祖李渊的老臣重新论功,武士彟名列一等功臣。

咸亨元年(670年),种种迹象表明,朝中众臣对皇后参政过多的行为很不满意。这年天下大旱,武则天主动上表请求辞职(避位),但是李治不批准。恰好这期间武则天的母亲杨老夫人去世,李治给丈母娘大肆操办丧事,要求九品以上的文武京官都去吊唁。武士彟被追赠为太原郡王,成了李唐皇族之外的一位异性王。杨夫人则以太原王妃的身份下葬。

李治不但允许,简直是鼓励他的皇后参政。显庆五年(660年),李治说他头疼,正式让武则天参与朝堂工作。此后,在大臣们或明或暗的反对中,武则天的参政程度越来越深。上元元年(674年),李治自封天皇,给武则天封为天后。

野史上有个故事。一位大臣杨弘武,手上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高宗有一次问他:“某人不怎么样,你为什么把那个职位给他?”杨弘武回答:“没办法,我老婆太厉害。她说要给,我不答应的话恐怕以后要吃苦头。”高宗听后,笑而不语。

看起来李治并不忌讳大臣们说他怕老婆。直到永隆二年(681年),李治已是年近半百,和雍州长史李义玄谈论勤俭节约问题,提到武则天,说:“天后,我之匹敌...”--一个中古时代的皇帝,把老婆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另一半,这是什么节奏?我想应该不会是女权思想,只能是爱恋。


【匹敌】
武则天一步步走向权力高峰,每一步都是李治在背后撑腰。她没有强大的娘家,朝堂上也没有亲信。所谓的“武后党”是史家们编织出来的神话。许敬宗、李义府只是在立后问题上帮过她,而这也无非是他们在迎合皇帝。到了上官仪被杀,二圣临朝,满朝文武基本上全是武则天的对头,区别只是敌意的轻重而已。但高宗的支持,让她一路成为皇太后。

离开了李治,武则天的权力立刻就丧失了合法性。所以她用酷吏,开杀戒。所以她大搞祥瑞。所以她抛弃儒家经典,跑到浩如烟海的佛经里苦寻依据。

所以她可以不再是天后,却始终必需是唐高宗的妻子,哪怕时代的车轮已经滚滚进入大周朝。哪怕她有男宠。

所以,八卦爱好者自然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媚娘对她的稚奴有真心吗?抑或只是利用?

《酉阳杂俎》里有个小故事,说武则天在读骆冰王的《讨武檄文》时,看到“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是呀,这不是在变相夸她美,能不乐么?可是看到后面,“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一句,提到了李治之死,武则天就坐不住了,责备说:“宰相失人。”

杀人见血,历尽艰辛,终于建立了大周朝,随即为立嗣问题陷入烦恼。武则天心里烦,大臣们更加不安。他们千方百计想说服女皇把天下传给儿子,各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动之以情,拿儿子说事没用,得拿高宗说事。李昭德对武则天说:“天皇,是陛下的丈夫,如果把皇位传给了侄子,臣恐怕天皇以后就没有祭祀可享用了。”《旧唐书》说,武则天被这句话点醒了(则天寤之)。

史官们显然不认为武则天对唐高宗有什么感情。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得厉害,离去世已经不远。他的眼睛看不见了,名医秦鸣鹤提出,在高宗的头顶上针刺放血。武则天在帘后怒道:“在天子头上刺血,这人该杀。”秦鸣鹤叩首求饶。高宗说:“让他试试吧。”于是秦鸣鹤为高宗施行针灸,还真有效,放血之后高宗说:“我好像看见了。”武则天非常高兴,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亲自背了一百匹绢出来赐给秦鸣鹤。

这件事能说明武则天对唐高宗的关切之情吗?《旧唐书》记录这件事时,只说医生在高宗头顶上针刺放血,然后武则天强烈反对,要杀医生,却只字不提后来武则天如何感激医生;《资治通鉴》虽然把事情写得比较完整,但前面先说武则天心里不想让高宗病愈;年代更早的唐朝笔记小说《大唐新语》也完整记载了这件事,可是居然把它归入“谀佞”类,与其它奸邪小人阿谀奉承的故事归在一道,而且在故事开头一口咬定武则天就是不希望高宗的病好起来。我就纳闷了,这些史家是咋知道天后的心思的?

不管史官们什么态度,千载之后的历史遗迹总是把唐高宗和武则天紧紧联系在一起。文明元年(684年),李显被流放,李旦成为傀儡皇帝。李显做王爷时在长安的旧居“英王府”被武则天下令改建为佛寺,为唐高宗祈福。她还亲自题写了匾额。这便是今天的西安荐福寺。因为是高规格的皇家寺院,荐福寺躲过了后来唐武宗在会昌年间的灭佛运动。当时武宗下令在长安和洛阳每个城市只能保留四所寺院。在长安,为长孙皇后祈福的慈恩寺和这所为高宗李治祈福的荐福寺都得以保留。即便到了今天,荐福寺的小雁塔依旧挺立,与大雁塔一样是西安的地标建筑。

大慈恩寺是李治做太子时为母亲长孙皇后修建的。到了几十年后的武周长安年间(701-704年),寺内的大雁塔已经出现损坏。当时武则天从洛阳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暂住,见寺塔颓败,便下令大加修整。这次翻修不但把原来的五层塔身加高,增加到了十层,而且改变了大雁塔最初浓厚的天竺风格,变成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样式。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雁塔不是最初玄奘设计的模样,而是武则天时代重修的。据专家分析考证,这可能是唐朝对大雁塔进行过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整修。此后战火毁坏,晚唐时大雁塔只剩七层。到了明朝,大雁塔再次大修,保存至今。(注释1)

女皇尽管背负了千年骂名,却自有她奇异的力量。唐朝十八陵,到现在保存最好的是乾陵,安然避过了一千多年来各次盗墓劫难。高宗逝世的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命吏部尚书韦待价出任“山陵使”,主持营建乾陵。陵区选址在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现在的咸阳市乾县)。唐高宗从去世到下葬,总共273天,在唐朝诸帝中时间是比较长的。时间长,就是因为乾陵的建造耗费时日。在高宗入土为安之后,乾陵的地面工程仍在继续。(注释2)

乾陵规模宏大,俨然是一个微型的长安城,有内城和外城,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城门。遗憾的是现在只能找到城的遗迹。不过各种石刻作品,如华表,翁仲,石狮、翼马,驼鸟等,以及无字碑、述圣记碑、六十一蕃臣像,都顽强地挺到了今天。乾陵开创了几项先例,为后世帝王陵所效仿,比如陵园四门安放石狮子,陵前司马道两边排列的石刻组合,竖立帝王功德碑。

太宗的昭陵陪葬墓最多,而乾陵是陵前竖立的蕃臣像数量最多。两位初唐的帝王,各有各的伟大成就。

无字碑当然是个迷。为何无字,是千秋功罪任人说,功业太大无法说,羞愧难当耻于说,还是四大皆空不需说?我倒觉得,是子孙后代不知该怎么说。就算无字碑是武则天自己为自己立的,后代皇帝如果真想说点儿什么,照样可以说。这种事情他们可没少干,比如前代帝王的尊号可以一变再变,先皇庙里的配享功臣名单可以改来改去,一块石碑又如何动不得?只是,这位叛逆的老祖母让后来的唐帝们左右为难,总不能象对待长孙皇后那样放心大胆地讴歌吧,可也不敢象后世儒生那样肆无忌惮地漫骂,只好啥都不说。

其实乾陵还有一个迷,就是武则天对她自己的最后归属到底是怎么想的。她独立执政二十二年,期间不但大修了乾陵,还为自己的父亲大建了昊陵,为母亲大建了顺陵。那她自己呢?好像没什么证据显示她有独自建陵的打算。

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是父亲武士彟的继室。武士彟与原配夫人相里氏合葬,而杨夫人去世后葬在自己父亲杨达的墓地附近。以此为先例,武则天也可以选择独自建陵,可是她似乎从未有过这种想法。相反,她倒可能从一开始就打算在百年之后回到李治身边。乾陵前那两块相对而立的高大石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隔着一条司马道遥遥相望,布局对称。述圣记碑是武则天立的,那时似乎就已经在对面给自己的那块碑预留了位置。有人干脆认为,这两块石碑是同时竖立起来的。

李治的遗诏说:“陵园制度,务从节俭”。武则天可没听他的。她不但为李治大修陵墓,还开创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其实说到她的创新,这不过是牛刀小试。

述圣记碑有五节碑身,又加上一个顶,一个底座,共是七节,总高度7.5米。而对面的无字碑高7.53米(数据全是百度百科上看来的)。虽然两块石碑的外形有明显差别,但高度相仿。

碑文《述圣记》由武则天亲自撰文,李显书写。《述圣记》共八千字,可惜石碑上的字多数销蚀殆尽,难以辨认。《全唐文》收录有碑文的残篇,我读过几遍,用典太多,加上到处缺字,我就不给自己找麻烦了。值得一提的是全文开头以“朕”自称:“朕闻阳耀阴凝,混元所以(阙二字)天覆地(阙十一字)高宗见之矣。”

让我想想。这个皇帝的老婆给他写赞美文章,然后老婆也自称为朕,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我已经完全看不到后宫女人的身影了。我看到了一个现代性的幻象。我看到了舒婷的《致橡树》!



注释1:关于大雁塔的整修,参考论文《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原状探讨》,作者:杨鸿勋(中国社会科学院)
注释2:乾陵的营建,参考《也论唐乾陵的营建者及始建时间》,作者:李阿能,赵维娜(乾陵管理处)

--女权分子看女皇,重头细说武媚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