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该得“鲁迅文学奖”吗?--记巴蜀奇才刘师亮

来源: 山城汪汪 2014-08-17 20:08:5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827 bytes)
老成都故事:巴蜀奇才刘师亮

最近国内文坛有个笑话,众网友调侃鲁迅文学奖以古体诗获奖的某先生,其作品实在乏善可陈,也就是打油诗的水平。该先生出自四川成都,这倒令我回想起民国时期的同样出自四川的谐联大师、打油诗奇才刘诗亮。我不妨在这里仔细谈谈刘师亮和他的作品,大家倒是评评看,到底是谁更该得“鲁迅文学奖”呢?

知道刘师亮,也是非常偶然的机缘。前段时间回国,陪老父亲聊天,他回忆起上世纪三十年代,祖父汪紫渊把成都东城根街的一处老公馆租给刘师亮开了个茶园,这就是老成都无人不晓的"师亮茶园"。由此我才听说了曾名噪一时的巴蜀幽默大师刘师亮这个人物。他针砭时弊的趣联曾经广为流传,为人津津乐道。

严格说来,刘师亮只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小人物,并非豪门望族,也非学问大家,只是个家道小康但颇有文才的老学究而已。他本人是清代的秀才,刘师亮一生,写过呈文、诉状,开过茶园,合营过影院,办过《师亮随刊》。他的生意显然经营得不怎么样,因此他没能成为富贾,但他为人侠义,慷慨大方,时常接济他人。他为人所道的也自然不是他的生意,而是他的不朽诗文。他的朋友于雨人就说过,豫老(刘豫波,五老七贤之一)的诗好比荣乐园的鱿鱼、海参,虽然是名贵大菜,没钱人却吃它不起。师亮的诗却好比麻婆豆腐,麻、辣、烫、色、香、味俱全,花钱不多,经济实惠,贩夫走卒,人人能吃。

纵观刘师亮的文字生涯,可谓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骂杨森、骂刘文辉、骂刘湘、骂袁世凯、骂汪精卫。于时事时人,只要不顾民生,不遂民意,冷不丁就被刘师亮逮住,“待老子一个个骂将过来”。他骂得中肯,骂得有趣,所以为百姓所称道;他骂得实在,无可辨驳,所以为当官的所忌恨,有的甚至想方设法整他害他。他自称“聋哥”,其实他不瞎不聋,有些人叫他“怪物”,他也有耳闻。为了让时人和后人认识自己的真相,他还为此作了一首诗:
《“怪物”答赠》
时事难闻不若聋,异于流俗乃成怪;
我题怪话解君嘲,哪管他人不自在!

刘师亮闲来无事便爱舞文弄墨,吟诗作对。当时成都报纸很少,于是他便自任主编,撰稿,校对,印刷,发行,集大权于一身,用当时极简陋的油墨印刷,印出一期期的《师亮随刊》。据他自己解释,所谓“随刊”一是见啥说啥随便讲,不受什么主旋律,次旋律的限制;二是随时不定期出,或三五日或十日八日,十分随便。 它的内容也很随便,没有什么社论之类的大块文章,就是些俏皮话,一首词,几句打油诗,甚至一副对联便可一事一议。但对时事的针砭,其锋芒的犀利,却往往是入木三分。

例如,当时成都军阀当局,征收某些捐税,其中一项叫“粪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环保排污费”,不过那时的军阀是没有今天的官员这么有文彩,不会用这么好听的新名词。这“粪捐”一词确有点欠雅,于是刘老先生便在他的随刊上刊出一幅对联:
自古未闻屎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不仅叫人看了捧腹喷饭,其对仗,平仄的工稳也几乎无懈可击。不过当局并未找他麻烦。

不久,当时四川的都督,总管军政的刘湘,从外地买回了一艘旧的小炮艇,命名为“巴渝舰”游弋于重庆一带长江水上,在当时就等于是今天美国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一样的威风了。但我们的刘老兄就偏要去摸“老虎屁股”,便在他的随刊上发了一首诗:
都督有艘巴渝舰,
由渝到万才十天,
不是沿江滩陡险,
几乎胜过柏木船。
寄语沿江船夫子:
撞烂军舰要赔钱!
这种挖苦,用今天的话来说完全是恶搞,甚至是“诬蔑我军”。别说木船,就是走路,从重庆(渝)到万县也要不了十天,当然更不要说木船怎么可能撞烂炮艇?可是他说了以后,有关部门也未找他去“谈话”。

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后,十月十日被法定为国庆日,又名双十节。当时这一天,庆祝活动还是十分隆重的,扎牌坊,挂国旗,敲锣打鼓,晚上还有火炬游行,又名“提灯会”。记不清是哪一年的国庆节,刘师亮先生竟敢写下一付对联,明目张胆地将其贴在当时成都闹市区“商业场”的一座牌坊上。其上联是: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下联是: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横批是:庆祝国庆。
从文字内容上看,倒还谈不上“反动“二字,但用“当当庆”,“情情狂”,这样办丧事时锣鼓点的象声词来写庆祝国庆的对联,而且张贴于公共场所,不说你是“反动标语”,至少可以说你是扰乱社会秩序吧,但最后也是一笑了之。这也足以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对言论,文字的宽松吧。

更精彩的是抗战初期,刘湘病逝。在办丧事时,刘师亮给他送去一幅挽联,上联是:“刘军长千古”。这完全是对的,但下联却是:“中华民国万岁”。大家都看不懂,便问他:“刘老师你这挽联是怎么对的啊?”“千古”对“万岁”是可以的,但“刘军长”三个字,怎么能对“中华民国”四个字呢?刘师亮一听,连连点头说:“你们说得好,‘刘军长’,就是对不起‘中华民国’啊!”

洒几滴普通泪;
死两个特别人。
横批:通统痛同
1908年,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先后死去,丧事办得非常隆重,朝廷还规定全国都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以示“国哀”。四川成都的官府甚至规定每家的大门口都要贴挽联,否则就要论处。刘师亮对此非常愤慨,于是就作了此副幽默无比的门联,对慈禧、光绪进行了嘲挽。特别是横批的四个同音字,念起来其声犹如放铳。看到这副对联的人都忍俊不禁,一时之间成为笑谈。刘师亮的对门户有个豪绅,曾受过刘师亮的嘲讽,早就对他恨之入骨,看了这副对联,心想:“报仇的机会来了。”于是,便到官府告发了刘师亮。官府把刘师亮抓去审问,可刘师亮写的全是实情,官府又挑不出“大逆不道”的毛病,只好以“大不敬”的罪名罚他五块银元了事,并责令他将此联撕去了重写。

拗几个酸字眼;
罚五块大洋银。
紧接上联,刘师亮被官府罚了五块银元回家后,果真将门上刷洗得干干净,重新写上、贴出了这副对联。人们看了这副新对联后,更是笑得直不起腰来。官府知道后,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其为之。从此,刘师亮便得了“幽默大师”的称号。

伟人打仗争南北;
棒客下乡抢东西。
——刘师亮讽军阀混战、土匪横行
刘师亮对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的局面,深痛恶绝,他认为军阀、土匪对人民的危害都是一样的。他的讽骂联骂得那么直接、平白,所以军阀、土匪都恨他,要抓他、暗害他,他也就只好四处的“躲猫猫”了。

有薪人如丧考妣;
那些事要问神仙。
——刘师亮讽挽刘湘联
刘湘[1888-1938年]——字甫澄,人称甫公。四川省大邑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参加辛亥革命。1918年起先后任川军第2师师长,川军总司令,四川善后督办。1927年拥蒋反共,被委为第五路军总指挥。后发动川军内战,控制全川。1933年任国民党第21军军长,四川“剿总”总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阻击工农红军北上。与蒋介石长期存在茅盾。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率部出川抗日,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率军出川,东下守卫南京。1938年1月与日军在南京接触溃败后,因病入汉口万国医院。这时,蒋介石退出南京,准备入川。遂与韩复榘密谋封闭入川通道,阻止蒋军入川,事泄韩复榘被捕后,忧惧交加,病死汉口。2月灵柩运回成都。时四川政府令百姓沿街+摆设香案迎灵。刘师亮撰了两副对联分别贴在灵柩必经的东大街和盐市口。此联是贴在东大街的那副。挽联上联的“有薪人”,是指刘湘的部属、亲信和爪牙。此句骂了所有的官吏和公务人员,打击面太宽,引起许多公职人员的不满,作者也因此被拘留了数日。后人遂把“有薪人”易传为“有心人”;下联的“那些事”,是指暗示刘湘之死的事,要去问问被刘湘封为军师的江湖术士刘从云。“神仙”,即刘神仙,本名刘从云。刘湘凡有重大军务,都要请他扶乩占卜。刘湘被迫出川抗日时,蒋帮特务便收买刘从云,要他在为刘湘占卜是否吉利时,诡称上上大吉。刘从云照办不误,便特制了两面都是一样图案的铜元,占卜结果当然是上上大吉。刘湘深信不疑,爽然出川。谁知打了败仗,郁郁而死。此联“人”与“事”;“如丧考妣”

命即是钱钱是命;
人不害我我害人。
——刘师亮撰门联讽李某豪绅
李豪绅的门联为:“色即是空空是色;人不恕我我恕人。”

樊孔周周身是孔;
刘存厚厚脸犹存。
——刘师亮讽挽四川商会总长樊孔周
樊孔周,四川省商会总会长。为盐商利益与督军刘存厚发生矛盾。1916年樊孔周与商会会董董炳南由重庆回成都,取道川北,道经乐至时,被刘存厚的团长张鹏午派人刺死在施家坝。尸体运回成都,成都商会盛会追悼。时任水帮会董的刘师亮以此联相挽。此联表现了作者的才智和胆识,当为不朽之趣联矣。

子兮子兮,今夕何夕;
如此如此,君知我知。
——刘师亮撰贺友婚联

两眼瞪着天,准备今天淋暴雨;
双手捏把汗,谨防他日化铜元。
——刘师亮题四川大慈寺铜佛像
联语讽剌当时四川军阀李家钰、成都造币厂厂长邓锡候,大肆搜掠、收购文物铜器、古旧铜皿,大造铜币敛财。时值20世纪20年代币制改革,各省均可造币流通。川军第一师师长李家钰将大慈寺里的药叉佛像、药师佛像及其它诸神铜像、铜器、铜皿,搜掠一空,化成铜元,以充作军饷。仅剩下孤零零的一尊“镇海”铜佛,这尊阿弥陀佛像乃为大慈寺的“镇海”之宝,铜佛像重6吨,如果将它熔化成铜元,足可抵挡数月的军费。但李家钰还是不敢犯众,没有轻举妄动。大慈寺经如此洗劫后,昔日辉煌不再。刘师亮感慨万千,撰此联讽之。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此日又逢双十节;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对天长叹两三声。
——刘师亮题民国十二年(1923年)“双十节”

又有灯,又有戏,又有中山高耸,同志何须努力?
不裁兵,不裁厘,端裁仲尼四典,革命就算成功。
——刘师亮题昌福馆
1928年成都春熙路孙总理[孙中山]铜像揭幕时,全城张灯挂彩,唱戏庆祝。作者有感于四川军阀名举孙中山之旗,行压迫掠对之实,便作此联以示讽剌。上联“同志”与下联“革命就算成功”语,均系改孙中山遗嘱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而成。如此一改,全然变成了一副讽剌的口吻。“厘”,即厘金,亦称厘捐或厘金税。是旧中国在水陆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征收的一种商业税,是反动政权剥削人民的一种税务。“仲尼四典”,指孔子提倡的礼、义、廉、耻。此此联讽剌国民党新军阀们穷兵搜刮,恬不知耻。

十八载夫归家,哪管它颠沛流漓,高唱回营杨八顺;
廿三元妻逼嫁,受这种经济压迫,谁怜失所李三兴。
——刘师亮有感时事新闻而撰
四川省内江县县城市民李三兴借债开店卖担担面。1929年[民国十八年],刘[文辉]杨[子惠]交战,内江被洗劫一空,李三兴面馆也在劫难逃。李原借8块大洋,一年多后,利滚利竟滚到23元。债主软硬兼施,李三兴走投无路,只得同意以妻抵债。“杨八顺”,喜好戏曲的人,可以想到是杨家将中的八郎延顺,杨八郎流落番邦18年后,始得回营夫妻团聚。上联写杨八郎,下联写李三兴;杨八郎18年后还能夫妻团圆,而李三兴却何日才能破镜重圆?悲哉!

男同胞,女同胞,我最亲爱同胞!请一往无前,不左右顾;
假革命,反革命,他因什么革命?敢片言揭破,为东西来。
——刘师亮题民国十七年(1928年)“双十节”
此联贴于昌福馆后场。

你革命,他革命,大家喊革命;问他一十八年,究竟革死多少命?
男同胞,女同胞,亲爱好同胞;哀我七千万众,只能同得这回胞。
——刘师亮题民国十八年(1929年)“双十节”(1)
辛亥革命以来,新旧军阀均以“革命”为名,互相攻伐,双方死伤惨重,搞得百姓也不能安宁。据时载:四年来直鲁两省因军阀混战,壮丁减少180余万,行将饿死者50万人以上,国家损失两亿元以上,牛马骡牲口损失20余万头。作者面对这种现实,于1929年“双十节”写了这副对联。上联“一十八年”,指民国元年至十八年。下联“七千万众”,时称四川省有七千万人。

乐意总相关,请黄丝蚂蚂,抖白鼻牛牛,庆民国八年双十;
太平真有象,听爆竹声声,看莲花朵朵,遍锦城九里三分。
——刘师亮题民国八年(1919年)“双十节”
1919年,作者住成都慈惠堂街10号。这年“双十节”作者有感时势作此联贴于门上。上联“黄丝蚂蚂”,语出成都童谣:“黄丝黄丝蚂蚂,请你爸爸妈妈来吃胍胍(音:ga3 ga3 吃肉),大哥不来二歌来,吹吹打打一路来。”“抖白鼻”,一种游戏。作此游戏时画许多股,蒙住应出钱数,一股不出钱白吃,称为白鼻。下联“锦城”,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此联将童谣和游戏写入民国国庆纪念联中,寓谐于庄,情趣盎然,堪称妙对。

别人拼命,我们贺功,又何妨跟着尻子打和声,大家张灯结彩,徒混搭过去;
战事告终,建设伊始,切莫要吊起牙巴光乱说,就是破铜烂铁,也凑成点来。
——刘师亮庆贺北伐胜利大会
1926年,广东的国民革命政府出师北伐,吴佩孚在汀泗桥参败溃逃,北洋军阀政府土崩瓦解。四川军阀为了保住地盘,纷纷见风转舵,大投革命之机,时称“北伐易帜”。帜变,质不变。他们依然各占防区,搜刮压榨,暗斗明争,混战不已。刘师亮对此认识清楚,在人们沉醉于庆贺北伐成功的时刻,却为昌福馆庆贺此伐胜利大会写了了两副对联[此为其一]。联中的“尻子”,指屁股。联语针对国民党新军阀换汤不换药的反动实质,要他们在建设伊始干些实事,哪怕是破铜烂铁之类的实事也好。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如我不卑不亢,不忮不求,不烦恼不忧愁;说什么身外浮云,眼前幻景;
丝竹翎毛供其娱乐,笑他为帝为王,为卿为相,为总统为元首;还不是衣冠殉世,粉墨登场。
——刘师亮讽民国军阀

两头是路穿心店;(王先生)
三面临江吊脚楼。(刘师亮)
——刘师亮应对王先生
刘师亮少时在成都某茶馆当学徒,他想拜茶馆的王先生为师学对联,王先生收徒的条件是,先让刘对出他的对联才收他为徒。因此出了上联考刘。刘思亮想了一个晚上,对出了下联。次日王先生一看,以“三”对“两”[数词]、“面”对“头”[头部器官]、“江”对“路”[水陆交通],已是工整非常,再以“吊脚楼”对“穿心店”,更是妙绝,且联律全部平仄相谐,鬼斧神工,真是匪夷所思。连称刘是奇才。因此,王先生也连连摇手,不敢收刘为徒称师。)

要对付恶势力,休得莽撞;(王老师)
想开辟新天地,需要机灵。(刘师亮)
——刘师亮16岁时妙对王老师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李宗吾)
斩赤蛇,定天下,高祖姓刘。(刘师亮)
——刘师亮应对李宗吾
刘师亮在20世纪30年代,一次在拜访求见李宗吾时,两人见面的出、对句。

各位看官,读完刘师亮的文字,您觉得该不该给他也发个“鲁迅文学奖”呢?

注:本文参考多份资料汇编而成。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