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中华第一长联 和 武侯祠攻心联 与 文人赵藩 巧缘】

来源: 弓尒 2013-10-28 15:36:5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33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3-10-28 21:04:1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这副180字的长联 号称 “天下第一长联”
是云南昆明著名风景名胜大观楼的卓越。
这副长联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书法艺术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长思。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8/7, 8/7 ,30字的对联是四川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前的一幅对联,人称“攻心联”。
这副对联以其深刻的哲理和苍劲的书法吸引着游客的浏览与欣赏。

这两副同时深受百姓骚客和伟人喜爱的对联都与一位名叫赵藩的人有关。
这是因为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是赵藩书写的
武侯祠攻心联的撰和书皆为赵藩一人所为
更有趣的是,赵藩书写和撰写这两副对联为的却是都当过总督的岑姓父子。

赵藩何许人也?赵藩,字樾村,晚年自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人。1851年正月初七生,76岁时去世。
他24岁时中举,曾做过云贵总督的幕僚,在云南和四川为官多年,且官至二品。赵藩一生勤奋好学,
尤其以书法、诗歌和楹联见长,著述颇丰。

赵藩重书大观楼长联时只有37岁。那是1889年的正月,为的是庆贺时任云贵总督的岑毓英的60大寿。
当时赵藩在总督府主管笺奏,实际起的是总督府总管的作用。岑毓英在云南为官28年颇有政声,也颇得人心。
他想利用自己的寿辰来做点事情,便与赵藩商量。赵藩觉得过生日摆席吃喝没有多大的意义,不如做点能传世的事情。
鉴于当时深得总督青睐的大观楼以及楼上的长联已在兵燹中毁坏,正等待修复。于是赵藩便建议总督
重刻重立大观楼长联。岑毓英采纳了赵藩的建议。

建议虽然是赵藩提的,但他并没有想到总督会让他来书写刊刻长联。
因为在当时的昆明云集着许多比他年长的书法名家。虽然赵藩对书写刊刻长联有足够的底气,但他仍然感到受宠若惊。

没过多久,当两块蓝底金字,字体古朴苍劲,署“西林岑毓英重立”字样,
呈复瓦状的木质长联在总督60大寿庆典之际面世时,赞叹之声不绝于耳。为了突出总督,
赵藩在这副由他书写刊刻的长联上,他没有落自己的名字。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赵藩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为岑毓英总督书写刊刻重立大观楼长联,
一则是为了感恩,二则是为了颂扬总督的政绩。应该说,当时的赵藩,心情是愉快的。

但是,赵藩在撰写成都武侯祠“攻心联”时,心境就不同了。当时赵藩已经51岁,
在已故云贵总督岑毓英的三儿子、新任四川总督岑春煊手下为官。
赵藩与岑春煊有一段师生情谊。当年赵藩在岑府做幕僚时,其才华深得总督的赏识,
因此聘请赵藩做岑家孩子的家庭教师。应该说,岑春煊一直也是敬重赵藩的。当1902年农历
八月岑春煊由广东巡抚任上紧急出任四川总督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赵藩。他想得到老师的帮助。
于是他任命赵藩为四川盐茶道兼通省厘金,对照今天的官职,当年赵藩当的好像是商务厅长、
税务局长和海关关长。这是一个经济地位相当重要的职位,也可以说是一个肥缺。

当时的四川,民不聊生,百姓生活相当艰苦。因此人民的反清情绪十分浓烈,义和团运动随处可见。
岑春煊为了报答晚清政府的栽培,对百姓一意施行高压,重兵围剿、肆意杀害有反清情绪的民众。
越压越反,越反越压。这一切引起了赵藩的注意和反思。赵藩认为,解决四川的问题,不能一味凭借武力,
而且应该采用疏通和安抚的办法。一次,赵藩在游武侯祠时,联系诸葛亮的治蜀之法以及时下四川的局势,
欣然命笔抒发胸中的感想,一气呵成了“攻心联”,并署了“权四川盐茶使者剑川赵藩敬撰”的落款。
然后立即刊刻好,让人敲锣打鼓悬挂到武侯祠诸葛亮殿前的门上。赵藩如此之目的,
是为了能引起岑春煊的注意,以此审视自己的治蜀之法。

然而赵藩此举并没有立即收到效果。不知为何,岑春煊对赵藩在武侯祠撰写、
悬挂对联一事始终不闻不问。赵藩急了,便找了一个不错的借口在武侯祠宴请岑春煊。
岑总督碍于情面,只好去了武侯祠,并且观看了赵藩撰写的对联。虽然总督胸中有些不快,
但还是给了老师足够的面子。

后来,赵藩见四川的局势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便愤然辞职,回到云南家乡参加重九起义和护国起义,
并且在护法军政府中任职。逝世前7年,辞去一切军地要职,远离官场,出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
专门编著《云南丛书》,把晚年的全部精力都用到了云南的文献事业中。

赵藩一生虽然都在做官,但并不显赫,没有留下显著的政声。惟有这两副由他书写和撰写的对联
成了不可多得的厚重的文化遗产。两副对联因赵藩而得以传世,赵藩声名也因这两副对联而得以远播和久播。



大观楼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苯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长联(原文繁体书写,无标点符号)一百八十字,对仗工整,气势宏大,脍炙人口。




 

孙髯(?--1775年),字髯翁,号颐庵,原籍陕西三原,是清朝文学家,滇南名士。
其父到滇任武官,遂随父流寓昆明。他幼年时就以诗文著名,博闻强记。因愤恨于科举进场搜身,
从此终身不应科举。中年后家道中落,寄居昆明圆通寺咒蛟台,因此自号为蛟台老人。
因庭院有万株梅花,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以卜易和卖药为生,生活穷困潦倒。
孙髯翁性格高傲,不肯随俗,洁身自好,不愿乞怜于人,对于清政府及其所属官吏,
总是不俯就苟且,遇到不顺意的地方,他不是詈骂,便是嘲讽。


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

 
乾隆年间,孙髯曾为滇池大观楼题楹一幅,计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



 

至今大观楼三楼悬有著名文史学家郭沫若1961年登大观楼诗句: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掾,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


史上最长的对联:武昌黄鹤楼的长联(350字)(1)

黄鹤楼350字长联


跨蹬起层楼,既言费文韦曾来,旋谓吕绍先到此,楚书失考,竟莫喻仿自何朝?试梯山遥穷郢塞,觉斯处者个台隍,只有弥衡作赋,崔颢作诗,千秋宛在。迨后游踪宦迹,选胜凭临,极东连皖豫,西控荆襄,南枕长岳,北通中息,茫茫宇宙,胡往非过客遽户。悬屋角檐牙,听几番铜乌铁马,涌浦帆挂楫,玩一回雪浪云涛,出数十百丈之颠,高陵翼轸,巍巍岳岳,梁栋重新,挽倒峡狂澜,赖诸公力回气运。神仙浑是幻,又奚必肩头剑佩,画里酒钱,岭际笛声,空中鹤影。

蟠峰撑杰阁,都说辛氏垆伊始,哪知鲍明远弗传,晋史阕疑,究未闻建从谁乎?由战垒仰慕皇初,想当年许多人物,但云屈子离骚,芈熊遗泽,万古常昭。其余创霸图王,称威俄顷,任成灭黄弦,庄严广驾,共精组练,灵筑章华,落落豪雄,均归于苍烟夕照。惟方城汉水,犹记得周葛召棠,便大别晴川,亦依然尧天舜日,偕亿兆群伦以步,登耸云霄,荡荡平平,搀抢净扫,睹丰功骏烈,贺而今曲奏承平。风月话无边,赏不尽郭外柳荫,亭前枣实,洲前草色,江上梅花。

—— 清·潘炳烈

350字 然 气势逊 孙髯翁之





【2013-10】





 

所有跟帖: 

赞!好介绍。谢谢。:)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13 postreply 15:48:19

上联:“苯天苇地”当为“苹天苇地”。苹指水草 -处方- 给 处方 发送悄悄话 处方 的博客首页 (124 bytes) () 10/28/2013 postreply 23:57:23

谢谢:上联:“苯天苇地” 当是 错误, 苯在此处绝对错了, 谢谢。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32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00:29:07

不知为何,进入帖内 但不能改动了,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01:00:27

很棒!欣赏学习!去过大观楼拜读这长对~~~ -遍野- 给 遍野 发送悄悄话 遍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2/2013 postreply 19:07:17

欣与分享~~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2/2013 postreply 21:53: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