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女人是祸水!

来源: 庐山 2012-05-13 07:35:5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10 bytes)

女性在先秦儒家文化中是祸乱之源。《尚书》中把殷商之亡归咎于纣王宠爱妲己,纣王“惟妇言是用”,以致“奸轨于商国”。如果说这仅仅是妇人害国的个案的话,那么,“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是索”便是一般规律了。这种女人是祸水的观念,在《诗经·大雅·瞻卬》中表现得更为露骨:“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在此,哲妇完全走到了哲夫的对立面,她是不祥之枭鸱,祸从其口出,因而有“倾城”之害。这种“乱匪自天降,生自妇人”的观点,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心淫……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注:《荀子》性恶、乐论、乐论。)在这方面,连孔子也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注:《论语》颜渊、季氏、为政、阳货。)可见女子只能与小人为伍,只能带来烦恼。

 

女人是祸水的观念来源是儒家认为由乱性会导致礼崩国亡。

 

儒家提出了男女之大防,试图以男女有别来规避男女之间的自然心性,消除“性”之祸乱。

 

先秦儒家提出“坊民所淫”,“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故男女授受不亲。御妇人则进左手。姑、姊、妹、女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注:《礼记》坊记、内则、经解、昏义。)由此可见,这种男女之大防,就连亲人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注:《礼记》坊记、内则、经解、昏义。)这些繁琐的规范,就连走路、凉衣服也男女有别。

 

儒家都视“性”为洪水猛兽,从否定“性”发展到具有反女性的倾向,并希望通过男女之大防来规避这一祸乱之源。

所有跟帖: 

过去女人是祸水,逼得男人们都去断袖了。不知道现在女人们挣钱养家算不算“牝鸡之晨,惟家是索 -留意- 给 留意 发送悄悄话 留意 的博客首页 (39 bytes) () 05/13/2012 postreply 17:54:39

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认为,干活的是小人,君子是动口不动手的。 -庐山- 给 庐山 发送悄悄话 (974 bytes) () 05/13/2012 postreply 20:24:33

我觉得不是木道理的。女人感性 -出喝酒- 给 出喝酒 发送悄悄话 出喝酒 的博客首页 (418 bytes) () 05/15/2012 postreply 17:37: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