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冈山下的记忆 ---读依沙克·丹尼森的回忆录“走出非洲”

来源: 云易 2011-08-02 05:31: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008 bytes)

  

 十几年前就买了依沙克·丹尼森(原名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回忆录),但翻了几页后感觉和电影很不一样,同时也因为忙碌的移民生活,于是就束之高枕了。这次写完了“走出非洲”的影评,趁着未退的热情,终于架势读读完了这本“低调”的回忆录。)

 “走出非洲”中,丹尼森回忆了自己在非洲经营农场的生活,零星地记述了很多和她的生活有关系的人物,尤其是土著人。和电影很不一样的,是回忆录中作者几乎完全没有提及自己的私生活 - 只有一次提到自己的丈夫,而在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丹尼斯·芬奇·哈顿(Danys Finch Hatton),在这本370多页的书中只占了几十页的篇幅,并且没有任何关于他和作者的恋情的直接描述。

丹尼森的农场在恩冈山下。恩冈山是一带连绵起伏的山脉,坐落在肯尼亚南部,遥望岂力马扎罗的终年积雪。从作者的住房,就能瞭望恩冈山的“优雅”的山峰。作者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性,身体也非常强壮,是一个 “专业”的狩猎人,经常和朋友出去远游打猎(可不是打野兔野鹿之类的,而是非洲狮,豹,大象等等被称为"big-gamehunting”“非洲大狩猎”)。除了经营农场以外,丹尼森还给土著人治病,非常理解土著人的生活,所以非常地为土著人所尊重。书中花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多个土著人物,包括她的贴身仆人,厨师,等等。书中也回忆了几个和作者有来往的白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丹尼斯·芬奇·哈顿。

丹尼斯·芬奇·哈顿(以下称“丹尼斯”)在书中只占有简短的40  20页写他和作者的“友谊”,以及他如何每天都把凯伦载上蓝天,后20页写丹尼斯在作者离开非洲前和他在一起的日子,以及他的死亡。丹尼斯是在英国人的冒险历史上值得一提的人物:他在英国长大,受教育于伊顿公学,20几岁后来到非洲开始他的冒险生活。丹尼斯一身兼备博学,冒险,精湛的狩猎技术和对自然的热爱等等多重美德。他死后分别在非洲(恩冈山上)和英国本土都有墓地,以纪念这个大英帝国的最后一代冒险家。

在书的结尾,作者花了不少的篇幅细述她的艰难时刻:经营的不当,自然的灾害,让她在来到非洲17年之后失去了农场,最终不得不“走出非洲”。丹尼森从一来到非洲就爱上了这里的自然,并在17年的生活中完全适应了这里的一切,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要离开,所以这样的打击可想而知。在卖掉农场的最后几个月,丹尼森显得失落无助,似乎一切都到了尽头。但丹尼森在描述中没有任何凄惨的笔调,而是坦然和顽强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从这些艰难的经历中,读者也更能体会这个非凡的女强人的独立精神。

也许,正是这样的独立精神,让丹尼森与非洲的自然更加心心相印?

回忆录以恩冈山开始,以恩冈山为结束,并且在书中反复出现,被作者以拟人化的想象所描述,成为她在非洲生活的真正伴侣。由此,虽然此书已比较零散的形式写成,但由于真正的主角-非洲的大自然,以及作者和大自然之间的默契贯穿于从头至尾,此书最终显得“形散而意不散”。而书的题目“走出非洲”,也使读者在读完最后一段时,在恩冈山从作者的视域中渐渐远去时而更加意味隽永。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恩冈山下的记忆 ---读依沙克·丹尼森的回忆录“走出非洲”
  • 冉·阿让:衣衫褴褛中的高贵 - 读雨果的“悲惨世界”
  • 向日葵的激情:超越技术的艺术 ---谈谈梵高的贡献
  • 诗情画意的壮观--看美国电影“走出非洲”
  • 艺术作品及其背景知识 ---兼谈“感性”和“理性”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