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

来源: 晓雨1 2010-11-24 21:05: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7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晓雨1 ] 在 2010-11-29 22:32:0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

其实,从我记事开始,就没见到几个真正的上海人。我们的父辈或祖父辈,都来自全国各地,所以无论去谁家,绝大多数父母说的都是自己原来的方言,比如宁波话,绍兴话,无锡话,苏北话,苏州话,四川话,普通话...。有一小部分上海人,被称为本地人,他们的祖籍就是上海人,是真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部分本地人,一般居住在上海的郊县,很多都是务农。郊县本地上海话和市区的上海话有些不同。本地人和其他的外地人同时被市区的上海人称为乡下人。上海的孩子和父母说话也都是用父母的方言而非上海话,连我儿子三岁时就会说外婆的方言了。因为在上海生活久了,父辈们当然都能听懂上海话并夹着说几句南腔北调地上海话。

 苏北人,大部分是逃荒的难民,相对文化程度比较低,从事的大多是理发,做大饼油条等所谓卑贱的工作,住在棚户区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南市区,闸北区等地方。被称为江北人而普遍被人瞧不起,他们的子女自然也就容易被其他孩子欺负。

比棚户区好一点的住宅,就是石库门。它有点类似四合院,住得更好一些那就是花园洋房了,也就是那些当年租界的房子了,就是我们如今住的多房的house。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住宅,到了解放以后,都变成了72家房客聚居的状态。由于住宅使用功能上的欠缺,造成邻居间的关系特别微妙。一方面有很多家庭完全没有个人隐私可谈,另一方面又要为每日的生计和邻居斤斤计较。在这种居住环境下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这些习性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和教育的普及,已经越来越少。另外新旧式里弄,从开始的二万户到后来的高楼,那时也就是5楼了,一家一间房,厨房厕所公用,因为都是单位分房,那时房源少,所以不少人家都是13-16平方米住4-5口人,甚至有三代同堂挤在一起的,夏天一到夜晚,大家都拿把扇子出门乘凉,也算一奇景吧。80年代开始出现独门独户楼房,也还是6楼高,如今则是几十层的高楼,且都是独门独户。因为家家有空调,相信那夜晚乘凉一目已经不再。

当年市中心的上海被称为上只角,而那些和郊县相连的市区则被称作下只角。久别上海,还真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有这种称呼呢?

随着高考的恢复和对外开放,一部分知识分子选择出国,求学、工作、定居,似乎成为一时流行。

 
    
如今有一部分新移民上海人,就是出生在外地,由于种种原因迁到上海定居的人。这一部分人的成分比较复杂。有学历不高出卖体力劳动赚钱的,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有海外移民,也有知青子女等等。这个成分复杂的大群体,是上海发展的重要支柱。有一些很特别的人,叫做知青子女,他们的父母作为知识青年被下放到一些偏远的外地。而他们的子女继承父母的愿望,希望重回故乡生活。此外内地高校高学历毕业生,往往希望到上海工作。上海本地高校招收大量外地学生,很少外地学生毕业以后愿意回家乡工作。海外学成归来,现今在上海几乎已经不占太大优这造成整个上海的生存竞争更加激烈。这些大量涌入的各地人才,也造成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住房问题、实际工作能力问题、和环境的适应问题。但是一个城市的活力也在于此。新移民们正如同我们的父辈,给现今的上海带来生机。此外也有一些社会问题产生。面对到大部分有着老上海平民习性的上海人,新移民们感到压力和不被认同。最典型的不认同,可能就是难以理解上海方言。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生的那一批上海人,因为学校推广普通话,已经非常习惯于讲普通话,如今国内的那些小学生,是能听懂上海话,却不会说,造成负面说上海话,子女说普通话的局面,所以就有对吴语文化消失的担忧。

 

所有跟帖: 

上海人其实已于八,九十年代大迁移去了日本。 晓雨1 ,今日过节,容我玩笑一把。 -斋阁轩楼院- 给 斋阁轩楼院 发送悄悄话 斋阁轩楼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4/2010 postreply 21:12:56

也容我玩笑一把---老兄根本就没到过上海吧?:))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4/2010 postreply 21:48:33

斋阁老节日愉快。美国D朋友节日愉快。加拿大感恩节早过了。 -晓雨1- 给 晓雨1 发送悄悄话 晓雨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10:23:08

上海人文革全国下放知多少?我就有不少这类的朋友! -骨瘦心闲- 给 骨瘦心闲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4/2010 postreply 21:47:16

谢谢晓雨这上只角长大的上海人没有歧视我们这些江北人:))) -龙坡居士- 给 龙坡居士 发送悄悄话 龙坡居士 的博客首页 (15 bytes) () 11/24/2010 postreply 22:52:30

过几天度假回来,给你讲讲我所见过的上海“上只角”和“下只角”的故事 -龙坡居士- 给 龙坡居士 发送悄悄话 龙坡居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4/2010 postreply 22:57:44

很遗憾,阿拉在下只角长大D。 -晓雨1- 给 晓雨1 发送悄悄话 晓雨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10:24:52

谢谢介绍。 -大坐家- 给 大坐家 发送悄悄话 大坐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03:12:04

沙个发就走,今儿太忙了:) -安静- 给 安静 发送悄悄话 安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06:47:17

上海只是儿时记忆 -五味七色- 给 五味七色 发送悄悄话 五味七色 的博客首页 (78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08:20:25

对上海人的最高评价就是“你一点都不像上海人”。 -n.m.n- 给 n.m.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09:06:34

真的?俺得乐一哈,因为老友朋友这么说,一直以为是因为俺国语说得好得很原因呢。 -晓雨1- 给 晓雨1 发送悄悄话 晓雨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10:32:51

me too, 在大学时,人家说我不像上海人,还以为自己长得高或不与上海人扎堆儿呢。。呵。 -五味七色- 给 五味七色 发送悄悄话 五味七色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19:58:02

鉴别真假上海人的一个标志 -帘青- 给 帘青 发送悄悄话 帘青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09:26:47

别失望, -晓雨1- 给 晓雨1 发送悄悄话 晓雨1 的博客首页 (116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10:20:46

大学时,我们班里有将近三分之一是上海人,有城里的,也有乡下的,都挺不错的。。。 -田园乐- 给 田园乐 发送悄悄话 田园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0 postreply 19:38:17

没失望啊,老了还不是要吃,更说明鉴定可行 -帘青- 给 帘青 发送悄悄话 帘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6/2010 postreply 02:05: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