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申请大学与西方教育思想

来源: 2010-01-15 08:03:3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闲谈申请大学与西方教育思想

女儿最近一个学期忙坏了。

考托福, 靠 SAT, 还分普通的 SAT 和专科的, 专科的要考三科。然后,还有八九个大学的申请材料要写, 还有一个高中毕业论文, 她选的是历史题目,关于中国的, 另外还有一个 TOK 文章,平时还要应付上课,作业,考试。。。

她常常和我嘟囔, 谁说在国外读书比国内轻松,应该让他自己来这里高中最后两年读读试试!

我这段时间花了不少晚上和她坐一个房间陪着她。 以表示妈妈和她在一起,鼓励她别畏难, 别泄气。 她也可以和我讨论一切作文里遇到的问题,或者其他学业问题。因为这个缘故, 我们母女有了不少深入交流的机会,对人生, 书籍, 历史事件的看法, 真是意外所得,是谁说的来者,有辛苦就必有收获。 先自我得意一番。

新年之前经过了申请大学的整个过程, 我发现这个过程让她成熟了很多。

就说给大学写命题作文吧, 这些作文都不是空洞的题目, 比如:“你为什么申请我们学校,你计划如何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 或者:“用三个词描述一下你的性格特点, 并且说明这些性格如何能对我们大学做出贡献” , “描述你去年暑假花精力做的最多的一件事, 它对你个人有什么意义” 。“描述你读过的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本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他给了你什么影响” 。

女儿是独生女一代, 以前比较娇惯,她喜欢读书,读过不少,也喜欢思考, 但把思考的结果用在自己生活当中可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有时候, 她还是愿意孩子气地想问题,把难题交给别人担着, 特别是父母。

可是, 经过了申请大学的不断回答问题,写文章的过程, 我发现她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因为这些作文的题目, 都不仅仅停留在问学生对事情的看法如何,而是进一步问:根据你的看法, 你有什么行动计划, 你将要做的是什么。

比如说她总结去年在四川学生夏令营当志愿老师的经历, 事前她很紧张, 很怕小学生们不听她的。但是她们老师们设计了唱歌, 表演,折纸游戏, 她和别人一起教学生们简单的英语和英文歌曲。课间她和他们打篮球,课后和他们聊天儿, 问他们地震中发生的事情。 最后,她和这些学生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最后一节课话别的时候, 有小学生都哭了。 竟然还有个淘气学生说:老师,我抢奖品的时侯,你瞪了我一眼, 让我觉得很感动。

女儿觉得这些孩子很单纯很可爱。 那么她自己收获了什么呢,女儿恰好同时想着她最喜爱的书中一个最喜爱的角色, 就是小王子中的狐狸, 这个狐狸教给了小王子一个“驯服”的概念。一千朵玫瑰都不重要,只有你亲自浇灌的那一朵对你最重要。 因为你为她付出了关心和劳动, 时间和心血。 女儿在作文里借用这个概念说, 我和孩子们驯服了彼此,因此这个经历对我很宝贵。

她去香港的时候,白天去一个慈善组织当实习生,每周五或周末都去贫民区, 给穷人送盒饭, 打扫楼道,问候他们和他们谈话。那些住家都没有空调,每次去了以后都出一身热汗,衣服全湿透了。但她喜欢这项活动胜过喜欢办公室工作,因为这是青年志愿者们每周固定的志愿服务, 表达一个持续不懈的对穷人的关心和爱护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让她觉得人道主义活动真的是关心爱护人的, 真的是能满足穷人需要的事, 因为她从别人的眼睛里看到了感激。

这里的高中把社会服务做为必须的学分, 在女儿参加服务之前, 对它的意义并无认识, 家长也一样。 但是经过了亲身的实践,虽然短暂, 她学到了做人的意义,女儿在作文里说希望将来上了大学,还可以继续做志愿者。

我在想,西方的教育思想优秀的一面或许就在于:它要求人先要有自己的思想, 并且要努力把思想和行为一致起来,从开始就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人格一致的人, 身体力行的人。

我很欣慰, 她学文科能有机会去美国的大学学习,盼望她在这个严谨的教育系统里,思想品德行为都会有飞速的成长, 孩子有这样的前景,对于做家长的就是最大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