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

来源: 江上一郎 2009-07-08 15:02: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7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江上一郎 ] 在 2010-03-02 12:25:3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两年前的旧作----略修改---请各位指教:
-------------------------------------

小时候--好希望自己是少数民族,因为,只有少数民族才配有牛肉票,可以吃到牛肉。

路过菜场的牛肉摊,总要多看两眼。想看看少数民族有啥特别--要特别优待他们---等了半天,看到拿着牛肉票的人来了--不是和我们长得一样吗?

后来去农村插队,生产队里唯一的一头老黄牛,老得没法再为人民服务了,上级领导批准后,斩了。我们知青每人分到一份--不舍得吃---正值春节--背了十来个小时,带回上海--分成几份送人。

有个女知青,是不吃猪肉的少数民族,可是在农村,能吃到肉,已经是非常少有的机会,为了健康地接受再教育,她说,不管家教宗教了--回家不吃就是啦!

在西安,我和朋友走进清真店,想吃碗牛肉面,刚跨进门槛,就被服务员赶出来---不行!你包里的食物不能带进来!--呀,我忘了,包里放着刚买得熟猪肝,准备晚上在酒店下酒。。。他的鼻子真厉害!我想起了那位女知青,呵呵--回家可能要挨骂了。。。

80年代初,在香港,时而要帮国内的朋友晒彩色相片,那时,两地的价格相差太大。

有一天,在云南呆了十年的画家,让我晒上百张彩色相片,说是文革后,云南第一次少数民族的赛歌会---非常难得,可以收集少数民族美丽有特色的服装和头饰资料。

我自然先睹为快啦--可是,看了---没啥好"快"的。要非常留意,才能在人群中看到一两个穿着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还多是女性。男人基本上和国内其他地方的人都一个样,不是军装,就是蓝装。军装穿得不像军人,蓝装穿的不像干部,女人穿着男装的也不少---这些年,好像追回他们原来的少数民族的风采了。

看了阿城取之生活的小说《歌王》。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衰退,才知道一二。。。

100年前反清的革命喊出了“血仇耻,去外族,复我寇裳”(陈天华《猛回头》)以及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比较偏激的口号,可是真正革命成功后,国民政府还是尊重多民族的团结--由代表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的“五色旗”就可以体会到。

70年前,红军领袖刘伯承逃难长征,借彝族的路安全通过---歌舞片《东方红》里唱了一下,和刘伯承当年结拜的彝族兄弟的孙子--70年后,才请来北京--才对少数民族兄弟的---孙子道谢--还是反传统--“恩人”上门来?

大约十多年前,云南一次大地震,香港的电视台拍摄队已经到了现场,可是国内的中央电视台---还没见人影。。。

新中国成立,也将各族大团结的政策写在宪法上,大标语挂在天安门墙上。

据说,为了保护少数民族,汉族的男人,不能和某些少数民族的女性结婚。我的一个老朋友,讲起在云南无法和心爱的美丽、热情的少数民族姑娘结合,40多年了---至今都耿耿于怀。。。
但是,我见过上海新疆饭店的老板娘是上海人,丈夫却是新疆少数民族。

十年浩劫中,少数民族政策也受到了摧残,不但在文化上强行灌输,还在生活习俗上强加干涉,甚至定罪。云南某些少数民族的“走婚”风俗,就被打成“流氓反革命”。。。
那个大学毕业主动去云南的画家告诉我,他亲眼看到,造反派武力侵犯少数民族的村庄,少数民族的男人英勇的抵抗,他们的妻子就在后面捧着整匹白布--随时为亲人裹伤,裹尸体。。。

92年中国艺术节上在昆明看过云南少数民族演员跳舞---才知道汉族人跳舞太作装了。杨丽萍新创的用非专业舞蹈员跳的《云南印象》简直是让所有的舞蹈家们都看傻了!

在北京,看到蒙古族舞蹈员的随地起舞,都叫人看得如痴如醉--我再也不要看汉族人跳少数民族舞了!
少数民族跳舞唱歌好像都是从心里表现出来,而我们,老顾着挤眉弄眼。。。

我还看到西藏人画的水墨画,那色彩和笔触,直率和大气,有自己的个性--不像普通书画展---我的德国朋友说,联展就像个展。

有个人在报上说:美国文化太粗超,看他们吃东西刀刀叉叉老是烧烤--野蛮原始。。。
我问他:我们游牧少数民族的吃法也野蛮原始吗?你试过竹筒饭的清香吗?你试过无烟煤的考山鸡吗?--嗬嗬,现在知道了----那叫返璞归真--可贵了!
我吃过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羊肉--没一个做得好过新疆同胞的手艺--那还是上海的新疆朋友。我待了新疆40多年的二哥,一个人可以吃一只羊--他回上海,也不见有混身的羊骚味?

我觉得烧烤吃用刀叉就像用筷子蒸炸煎一样,也是文明的一种。一夫一妻制和摩梭族走婚习俗一样要互相尊重。

五大民族原来排名第二的满族--这个统治过中国300多年,为中国拓展不少疆土的民族--他们的语言,几乎到了消失的地步--“把科研搞上去,把满语传下来”--拯救满语是我国“重要抢救学科”--目前,好像只有改良的旗袍和长衫还没有被遗忘吧。

在看来还算尊重各民族文化的50年里(除了文革10年),我的满族亲戚--还是早年在东北开标局的武术名家族---三代人,早就忘记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只有到了要求政府有所优惠的时候--才亮出了民族牌。。。

对暴徒的愤慨和要求法律严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提倡“坚决抵制双语教育,和电台、电视台”就过了吧?--难道说数十年后---再加多几个“重要抢救科学”项目?--这有利于民族大团结么?

中国的历来皇帝,专家说,一半不是汉族。
唐代,据说有26个宰相是少数民族。
元代--没有消灭汉文化,戏曲和绘画都非常发达;清代,也没有消灭汉文化,要不,哪来《红楼梦》让后人痴痴醉醉?

前几年在上海开的国际会议,汉族服装文化交了白卷--还是让各国的领袖穿了满族旗人的长衫和旗袍--只不过那次选的颜色和图案,实在太土,简直和寿服差不多。

现在呢,才知道有个性的东西才有民族特色,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才容易得到各地人的尊重和欣赏。

常看到有人提倡穿“汉服”,看那样子,还不如穿着戏服--因为演戏的时候,鞋子和头饰发式都配成套---看他那样新式头发,黑色皮鞋,戴着眼镜---不伦不类的---不要让人笑坏才好!

朋友从乌鲁木齐旅行回来的相片--我以为他刚从深圳回来(前几天才知道,汉人占了三分之二)
我去昆明,也见不到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可能我留的时间太短吧?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如果不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团结,想成为“崛起的大国”---我看非常难。

两年前,有位喜欢喊口号的自称“直肠子”的少数民族网友--他有怨气,我是可以理解的,据他自己说,他要回国内大学教书去了。他在网上喊“担心文明绝种,文字语言消失”--看来不是捕风捉影。要是能在国内向学生们,向有关人员呼吁,一定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不像我,在海外网上闲谈----扯谈而已。

所有跟帖: 

近几年的清朝历史剧,服装越做越精了。。。。 -龙坡居士- 给 龙坡居士 发送悄悄话 龙坡居士 的博客首页 (27 bytes) () 07/08/2009 postreply 17:16:08

考验领导的智慧吧?:))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9/2009 postreply 08:51:21

目前很多古装戏的化妆都很现代,这算不算文化的消失? -五味七色- 给 五味七色 发送悄悄话 五味七色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8/2009 postreply 21:49:31

这叫与时俱进---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20 bytes) () 07/09/2009 postreply 08:48:41

欧美的人都穿T衫牛仔裤,不穿燕尾服了,算不算文化消失? -粮油- 给 粮油 发送悄悄话 粮油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9/2009 postreply 06:49:31

T衫牛仔裤、燕尾服--不同场合还存在--不算文化消失:)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9/2009 postreply 08:50:19

哈哈哈,寿服那段逗,俺也说个逗事:俺同学中一位大姐, -lee05- 给 lee05 发送悄悄话 (260 bytes) () 07/09/2009 postreply 18:51:19

---这么做象个男人吗?!!!顶!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0/2009 postreply 11:43: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