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为:烦恼以及处世(原创)

来源: 2009-06-27 00:08:3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尘世里修行,在红尘里打滚,不烦恼很难,但是年轻的时候烦恼多了,等年纪长了,会少一点.很多事情,确实也和阅历和经历有关.
我是觉得,知道自己的局限,知道欲望的取舍,反而容易快乐.快乐是种明达和欲望的自我调节.发生的事,不快乐于事无补,未来的事,不快乐也没有用.最好的办法是,该快乐的快乐,该做事的做事,要快快乐乐的做事,过好每一天.
有些人,得提前或者尽量避开,这样就会少许多烦恼,有些事,得提前预知一下结果,也能少些烦恼;人和事,其实时机很重要;这就是莫强求的意思.很多事情,是水到自然成的结果.很多时候,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看自己,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也能少些烦恼.烦恼多的人,其实多是糊涂人,但是又不完全糊涂.人生就怕半透不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但是很多人,因为比较的范围有限,就会很得意,比如县委书记,很多就很得意,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上面还有那么多官呢,于是就出问题;比如有些有钱人,搞定一个地方,就可能会很张狂,但是这个世界很大,官永远压商一头,于是很多商人做的很大,结果也栽了跟头,至于一般的很多爱惹事的人,贪小利的人,就不用说了.做事不在大小,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局限,皇帝跋扈,都能国破身灭,作为常人,有点烦恼,其实是很小的.所以呢,无论自己认为自己多牛,总会有别的牛人.即使生前君临天下,死后也那么回事.所以,谦虚,自知,适当内敛.烦恼无非是内因和外因,无论内因外因.了解自己,却是减少烦恼的最好办法
做人,眼界要放的大一点,心胸要放的宽一点,不要老盯着别人不放,更重要的是多看看自己;如果老认为别人丑陋,其实也许自己更丑陋.见贤思齐,见过自省.别人的缺点,你改不了的,但是别人的有点却可以学,所以呢,多学习,自己受益,老批评别人,自己烦恼,为别人生气,岂不是很无聊啊.
所以,凡人活在世上,看透人性是很重要的,有的人,天生的爱贪小便宜,有的人,喜欢见利忘义,有的人, 则是天生的偏执狂, 总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的方式. 知道这些,其实也就释然.
有时候,想想那些教宗们都很伟大,比如耶稣,比如安拉比如佛祖,比如孔子,老子. 个人其实都很渺小. 我们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将自己看的渺小,也将别人看的渺小, 大概这样,才能有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吧.
有时候,我是挺羡慕那些有信仰的人的, 生前有寄托,甚至死后的去处都有上帝代为安排了. 阿门!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孟子的取义之说,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