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游美国西部-概述 (1)

来源: 渝美元然 2017-12-12 07:55: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138 bytes)
回忆是一种思考,一种分析,一种学习,一种沉淀,一种享受。这是一篇陈曾发表过的短文。在这1977高考40周年,将它放入我新开的博客,将它启动回忆我走过的人生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回忆与大家分享。

梦想、机遇与成长

2007 年 夏

在中华海外生态协会的同仁和朋友中,我被称呼为“大姐”。自从1978年进入大学后,我就脱离了我的同龄人圈子,一起工作生活的多是比我小至少7、8岁的“年轻人”。大学四年,我与五位小学妹同一寝室朝夕相处,其中一位比我小整整12岁。我的同窗硕士研究生师弟,小我七岁;我在美国的博士导师与我同龄,仅比我长一个月。可能由于肤色的差异,我的老外博士与博士后同仁很难判断我比他们长10多岁。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77年的高考,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真是世事沧桑,变化万千,令人眼花缭乱。我,一个66级的初中生,经历了下乡,回城,跨进大学府,迈出中国门,到哈佛进修,获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再进哈佛做博士后,直到今天成为生态学家。40多年的经历,风风雨雨,坦坦荡荡,留下了许多欣慰记忆。

幼时的梦想激励我抓住机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的生活历程中,各种梦想与追求时时激励我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但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梦想大概是在我小学三年级萌生的。那时的语文课本中有篇关于马克思博士好学的故事。给了我很深刻的印像,特别是对“博士”一词。记得当时老师的解释博士是“知识渊博的人”。虽然当时全然不知如何做博士,但想做博士,即知识渊博的人却在幼小心灵深深扎下了根。 正是这幼时自发的梦想鼓励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一次又一次自觉地抓住机遇,努力争取,终将梦想变为了现实。

抓住77,78年高考改革的机会是我从一个初中生成为一名博士最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77年的高考改革,让我们初高中的66-68级毕业生有了进入大学的机会。虽然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可是像我这样的初中生是否去考,却是一个不容易的选择。首先,高考是基于高中的课程,我很多课程没有学过,像三角、几何、无机和有机化学等,我能在两三个月时间自学这些课程,交出合格的考卷吗?其次,我当时工作的学校,并不愿意我去考,甚至以”高考改革不包括初66级”为由阻止我报名。各种各样的风言冷话,诸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上过高中还想考大学,不自量力”等等,在我耳边飘过。经过反复思考,实现儿时梦想的深切愿望使我下定决心,不顾外界阻挠,抓住机遇,抓住也可能是我一生唯一的机遇,抱着考不上我不后悔,因为我进了考场的想法,3个月后我进了77年的高考考场,而且得到了体检通知书。可是我的梦想未能实现,因为当时我所在城市的教育局一律不放考上的在职教师上大学,我虽然非常沮丧,但从心底里高兴,自豪,因为我看到自己学习的潜力与实力,我抓住了机会,尽了努力,没有什么可后悔的。目标未实现的原因是我所不能控制的。

紧接不到大半年,78年高考条例公布,我们老三届的初高中生还有一次拼搏机会。当时很多高66级的毕业生都不愿再去考了,因为边工作边复习非常辛苦,加上害怕市教育局不放教师,很有可能又是一次竹篮打水一场空。我犹豫了很多天,愁绪万千,究竟去不去报考?心灵的呼唤再一次激励了我:不要放弃机会,否则后悔终生。为此,我搭上了老三届高考的末班车。碰巧,那一年市教育局为参考人数不多的教师开了“绿灯”, 但限制我们只能报考本地师范学校。上学那天,我教过的学生们为我提行李, 扛箱子,拥着我跨进了西南师范大学的校门。

 

恒心、毅力、持久,耐劳帮我实现梦想

我28岁进大学,32岁考上硕士研究生, 37岁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真正开始实现我幼时的梦想。来之不易,来得太慢,来得太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也远离了我的同龄人,直到40岁我才得以圆了我的博士梦。

在大学四年中,由于恩师的引导,我深深地爱上了植物生态学。最初,我爱生态学家纵横深山老林,领略无限风光,体现各种风土人情。我爱生态学家心胸宽广,吃苦耐劳。进而我爱生态学的思维方法,寻求科学问题,发掘设想,设计实验,分析数据, 解释结果,寻找规律。这些都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特别是如今,我的生态学研究与解决社会环境实际问题,与生态系统管理,治理,政策制定密切相关,同时推动生态学研究设计分析创新,将我的生态研究生涯推向又一新的起点。

走出美国大学校门来到工作岗位,我的研究方向从森林生态学转移到湿地生态学,这是我的人生和事业又一个重大转折。虽然都是生态学研究,然而森林与湿地是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结构、功能与过程等等完全不同。为此,我面临知识转型和艰苦工作环境的双重挑战。

南佛罗里达地处亚热带, 有很多美丽淡水湿地,公园, 国家公园. 如Everglades是美国引以为豪的一颗明珠,占地达5千平方公里。一望无际的单种苔草科苔草属植被,镶嵌着美丽的睡莲科荷花植物,加上星罗棋布的树岛点缀。历史上基本是包括整个南佛罗里达半岛。由于人类开发活动,Everglades 的面积锐减,而且变得支离破碎,部分区域因为农业和城市径流的排入被极端的富营养化。美国国会投以重金拯救、治理、管理、恢复这自然景观。进入湿地做科研,设样地、采样、做实验,要么坐直升飞机,要么坐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船。这种汽船可以在水面上快速行驶。在佛罗里达温暖的冬季里,坐在船望着宁静的Everglades,浮出水面晒太阳的鳄鱼、野鸭和飞翔在蓝天的各种鸟类,是一种轻松的享受。可是如果是夏天,气温、水温高达40℃ 以上,顶着灼热的太阳与对雷电的恐惧,心情则会另样。遇上旱季,水位低,汽船常常搁浅,在那远离人烟,寸步难行的湿地,只有呼救,坐等直升飞机的救援。

在南佛州湿地工作的人必须学会看云,估计暴雨、闪电的来临,随时观察云的动向,及早采取行动。我们在湿地的工作地点常常是离岸边半个小时以上的汽船行驶距离。南佛罗里达夏季是雷电最频发的地区,在那一望无际的湿地里遇上闪电,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记得我刚到南佛州 不久,为了了解湿地植被结构功能受富营养化影响的状况,我决定做一个沿土壤营养梯度的生物量研究。首先,从离岸最远的相对受富营养化影响小的参照地区开始采样。那时,我对方向、路途不熟悉,使用GPS也不熟练。在Everglades 辨方向靠经验常常容易出错,因为没有什么明确固定的目标,到处看着都十分相似。那天阳光灿烂,我们刚开始挖地下生物量不久,突然发现西边天空上乌云密布。因为刚花了近两小时才到目的地,真不想就此离开。于是我们加快工作速度,可是乌云移动的速度似乎更快,可以看出那黑压压的乌云确实是朝我们扑来。当我们将最后一点植物放进采样袋里,乌云已经压顶,而且大滴大滴的雨点已经落在我们的头上和身上。此时,大家匆匆上船,不等坐稳,汽船就启动了。风雨也越来越大,使我们根本张不开眼睛,汽船驾驶员无法看GPS, 凭经验将汽船朝岸边的大致方向开去。约5-6分钟后,驾驶员痛苦地发现,我们是向与岸边相反的方向行驶。此时雨越来越大。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在狂风暴雨中艰难地掉转船头,向岸狂驶。坐在船上,狂风吹得我冷得直发抖,我拼命地紧紧抓住把手,终于到达岸边。虽然全身湿透,而且发现我的眼镜也不知何时吹掉,手表也不知何时遗失。可是我们还是非常庆幸,那天只有乌云、暴雨、狂风,没有危及生命的闪电。这次经历是Everglades给我的第一个下马威。可是我没离开Everglades, 而且对它的研究更加着迷。在以后十几年的野外工作中,我再也没有遇到过那样的乌云暴雨和狂风。

 

策略与效率是我实现梦想的关键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道路,成长过程各异,实现自己的梦想与目标的方式也不同。 虽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实现目标的方式则因人而异。每人必须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去实现和合适自己的实际目标。这即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策略”。我起步比较晚,正确的策略与工作学习效率是我事业较为顺利和成功的关键。我初到美国是在哈佛的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一年后我同时申请了哈佛与波士顿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波士顿大学给予了我三年不用做TARA的校长奖学金。而那年哈佛教授没有得到研究经费,因而他那年不招收博士生,但下年估计会有经费。为此,我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接受波士顿大学的奖学金,还是再等一年,争取哈佛教授的资助去读哈佛? 当然,拿哈佛的博士似乎比拿波士顿大学的博士在感觉上会有所不同。可是教授的许诺毕竟不是百分之百能够实现。而且多等一年,自己年龄也增加了一年。 如果我还年轻5岁,再等一年也关系不大。照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应该抓住波士顿大学的机遇,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况且,波士顿大学的奖学金可以使我专心致志学课程,做论文,不必分散精力做TA(教学助理),或RA(研究助理)等。这种难得的机会可以帮我赢回一些以前失去的宝贵时光。再则,波士顿大学与哈佛教授的实验室仅一桥之隔,来去方便,我可以融合两个实验室的优势:哈佛实验室的实验生理生态,全球生态学,波士顿大学教授实验室的种群与群落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都是鼎鼎有名的。因此我决定在波士顿大学上课, 在哈佛做论文。这样我仅用两年半时间,写出了共五章的博士论文,其中前三章分别写成三篇论文, 均在一流的生态学杂志,Ecology, 上发表。毕业后,我回到哈佛教授那里做博士后。这样,我比同期到哈佛教授那里的同行提早2-3年拿到博士学位。

            梦想是我奋斗的动力,机遇是我成功的前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这话说的太对了:每人必须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去实现和合适自己的实际目标 -喝白开水健康- 给 喝白开水健康 发送悄悄话 喝白开水健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7 postreply 08:43: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