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爱与割爱

来源: 加州花坊 2016-09-05 16:20: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031 bytes)

特蕾莎修女:爱与割爱

2016-09-05 山眼 OC
导读
 
Overseascampus

蕾莎修女在9月4日仪式上获得罗马天主教“封圣”。尽管基督徒对“封圣”有不同看法,我们也并不盲目崇拜名人,但特蕾莎修女的爱心,仍然令我们感动。

 

爱意味着割爱。特蕾莎修女说“爱,直到受伤害”。她知道人性软弱和世界残酷,但她仍然坚持,始终不渝。特蕾莎修女并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她用她的生命,给出了一个割爱和舍己的榜样。

 

 

“爱,直到受伤害。”

——特蕾莎修女

 

 

手头有一本薄薄的特蕾莎修女传,《仁爱一生》。封面的特蕾莎修女双手合十,仰天祷告。她的双手骨节突出,深陷的双眸隐藏在眉骨的阴影内,而略显黯淡。皱纹在她脸上织起了一张网,罩住了瘦长的脸颊。很明显,多年来没有使用过任何皮肤保养品。

 

书中还有一些她笑着的照片。她的笑容和一般人的不太一样,即使开怀大笑,脸上仍然有一些悲伤的痕迹。当她凝神时,就更有一种深邃而空洞的穿透力,似乎她看到了未来的基督的世界,又似乎,她还在询问。

 


《仁爱一生》封面

 

 
他的爱,在呼唤
 

 

耶稣说:“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我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实在告诉你,这些事你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35-40)

 

耶稣二千年前在地上的时候,也是卑微人中的一个。他没有学历,没有地位,更没有金钱。他从不高谈阔论,除了引用旧约圣经,只用看似简单的比喻。然而他的话刺透人的灵魂,带着天宇高处而来的冲击力。

 

耶稣到处奔走宣讲天国。在会堂,他斥责地位优越的宗教徒法利赛人的虚伪;他也到穷人当中,带给他们希望;他医治麻风病人、瘫子和盲人;他教导人不要再犯罪……他温柔而坚定,他的脚踪是医治和爱。

 

因为对耶稣的爱,特蕾莎修女选择去印度的加尔各答,爱和服事那些贫穷、卑贱的人。虽然他们肮脏、衣不蔽体,他们住在垃圾堆里、躺在街道上,他们浑身恶臭、频临死亡,他们麻木或心中怀着仇恨,他们挣扎在社会的最边缘……

她不怕,她越发地感到主耶稣呼唤她来爱他们。

 

她从修道院的高墙中出来,从有规律、有节制、被认为足够敬虔的生活中走出来,从那种自我感动的内室的爱和忏悔里走出来,从那些自称罪人却仍旧高傲自矜的人中走出来。她住到最贫穷的人中,为他们擦洗伤口;她收养弃婴,为小孩子开设课程……她为每一个寻找到的人,重建生命的尊严。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基督的样式;因为,做在最小的一个弟兄身上,就是做在基督身上!我们的主耶稣,“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熄灭”(《以赛亚书》42:3)。 他牺牲了自己,为人类的罪恶付上赎价,他饿了、渴了、作客旅,我们不接待他?

 

 
依靠爱,有勇气
 

 

特蕾莎修女知道这个世界的本相,所以她才说“爱,直到受伤害”。她知道人性软弱和世界残酷,但她仍然坚持,始终不渝。

 

特蕾莎修女在36岁时,放弃了修道院平稳的生活,听从主的召唤,走到最贫穷的人当中。那时候没有人知道她,没什么人帮助她,人们甚至觉得她有些疯狂。

 

然而她凭着勇气和意志力、爱心和谦卑,一点一点地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卑微的人。因为她知道,这是神给她的使命,她的一生是为此所设。

 

特蕾莎修女以她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她几十年默默无闻,但她的勇气、意志、慈悲、奉献的爱,终于使世界对她刮目相看。在一个朝着物质主义狂奔的时代,慈善事业成了许多人安抚良心偶尔泛滥的浅浅堤坝。这时,有一个女子,她近乎绝对地实践了基督的爱,这是一个神迹。

 

于是,她成了宗教和世俗世界的明星。她得到了各地各样的奖项,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大批的捐款向加尔各答的贫民窟涌来。各国政要迫切地想与她相见,毕恭毕敬地向她请教。世界各地的人给她写信,听她演讲,流着泪,快乐地想像着,他们的捐款可以为印度的穷人买一个温暖的屋檐。

 

她仍然谦卑,她为穷人甘愿做了这个明星﹗她知道:“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6)

 

当人们热烈地敬仰她、谈论她的时候,可曾想到她孤单一人离开修道院的那个早晨?可曾想到她在被怀疑和漠视时,不为这个世界所移的意志?可曾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因为爱主,而奉献了一生的人?无人知晓他们,他们的名字悄然湮没在时间的河流里。他们至死,没有得到过世间的奖项和群众爱慕的眼光,只有背井离乡、疾病、死亡、困苦,甚至是牢狱之灾。几乎没人记得他们的名字,更无从纪念他们,他们在这残破而光怪陆离的世界上所发出的光,是短暂的,却是那么真实、笃定。没有英雄的称号与伟大的形象,像绿草一般渺小,然而他们给了这个世界爱和生存的理由。

 


特蕾莎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典礼上

 

 
因为爱,而割爱
 

 

“如果人生有最高道德的话,那一定是爱——和割爱。没有割爱,也就没有爱。”(何秀煌《人生小语》)

 

爱意味着割爱。父母为孩子放弃自己的爱好,恋人为爱情放弃自己的生活习惯。当我们去爱的时候,我们就会放弃一些自私:舍去自己的享受,舍去自己的骄傲,舍去自己的时间,只要所爱的人快乐。

 

即使这样小小的割爱,对许多人而言也是挣扎,所以很多所谓的“爱”,最终成为了彼此的伤害。人太爱自己了,虽然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爱自己、什么是真正的爱。人在自己的窠臼中自恋地舔着伤口,或是在幻想的激情中,对着没有观众的剧场自我表演。

 

小小的爱已经很难,更大范围的爱——甚至要求牺牲,牺牲人性的享受,牺牲与世界甚欢的相处,牺牲今生的骄傲,牺牲平安,牺牲健康,牺牲自由……牺牲这些为我们本性所爱的东西,我们怎么能轻易做到?

 

所以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

 

特蕾莎修女并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她是一位圣徒,她给出了一个割爱和舍己的榜样。所以,我们在仰慕她之余,更要想到在我们的身边,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还有许多贫穷的人、被损害和被逼迫的人;想到基督的爱是让我们因给予而丰富,而不是为自己平安、富足的生活沾沾自喜。

 

让我们把眼光分一些给贫穷、困苦的人。当我们清楚神给我们的使命,就坚持去做——即使有些事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愚拙的。当周围的人们都在津津有味地谈论房产、孩子、财富,我们无需为自己不去应和而羞耻。让这个世界奔走它自己的路吧,我们要跟随的,是主耶稣;我们本来不属于这个世界。

 

 
爱里面,无惧怕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一书》4:18)

 

恐惧感,在人的意念当中是一只怪兽,它暗暗潜伏,却又常常出其不意地主宰人的选择。

 

特蕾莎修女一定经历过恐惧,历世历代跟随主的人也都经历过恐惧。当一个人面对危险,面对与众不同的生活选择,当前方未知、不能给出保证,人性中的恐惧感就可能伺机出现,逼人回到庸常的生活状态,以求取“得到”与“付出”的平衡,向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看齐。

 

然而庸常的生活就一定安全吗?大多数人都走这样的道路,就意味着安全吗?这条路到底去到哪里呢?当我们真正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耶稣也有过恐惧。在客西马尼祷告时,他感到了痛苦。是什么使他最后坚持下来?是信心和顺服!所以他抛弃恐惧,割舍生命。

 

特蕾莎修女在担忧、恐惧的时候,必然会想到耶稣吧?那么,就让我们以她为榜样吧!

 

本文首发《海外校园》107期,版权属OC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来源。点击底部右下“写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和感想!

 

点击以下标题,阅读相关文章
 
 

她为贫穷卑微的人,重建生命的尊严

历史上,基督信仰对弱势群体有什么贡献?

人生列车,在宇宙中快速穿行

哪里有完整的爱?

 

?

所有跟帖: 

祝贺特蕾莎修女在9月4日仪式上获得罗马天主教“封圣”。 -加州花坊- 给 加州花坊 发送悄悄话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16 postreply 16:22:01

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祝贺! -喝白开水健康- 给 喝白开水健康 发送悄悄话 喝白开水健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16 postreply 22:12:5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