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工男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

来源: 爱吃荷包蛋 2014-01-09 15:58:5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118 bytes)
一. 懵懂青春逢乱世

我出生在1951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上初中二年级,按照现在时间划分,我算是“老三届”的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完整过程。为了躲避上山下乡,1968年8月,我参军入伍来到三十八军一一二师高炮营,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一个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学生就这样离开了学校,走向了军营,开始摸索生活的道路,也开始了对人生梦想的追逐。像一条没有风帆的木船被不定向的风,无法测的浪推出了港湾,不知道会漂向何方。
军营的生活是枯燥的,齐步走,正步走的训练是单调的,其它的训练也大多都不断地重复,缺少新意,很快使人厌烦。几乎所有的训练项目都是让你从熟悉到熟练,基本上不需要你动脑子去想,去学。当时的训练项目,初中文化也够用了。当时在部队里面,只有极少数人是高中文化,在我们连里,只有指导员,文书和我的指挥班长是高中毕业。初中算是中等学历,小学文化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对生活的认识是从对身边的这些军人开始的。我的班长姓杨,家在黑龙江农村,父母含辛茹苦,供养他到高中毕业,就参军入伍来到部队,至今已经当兵五年。对指挥班的通信和观测指挥业务了如指掌,是当时连里唯一知道三角函数,能够进行图上作业的人,作为干部苗子进行培养,可是由于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始终没有提起来。他在家乡有个对象,谈了几年,还末结婚。
文书姓栾,善于舞文弄墨,连里的一些宣传材料和工作总结都是由他来起草,被人称为栾大笔杆,并且巧舌如簧,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又被人叫作栾大白话。连里有他一个同乡,没上过什么学,年纪也比较大了,一直没对上象。他为了帮助这个同乡,趁回家探亲的机会帮助同乡找一他年纪相当的寡妇,并且帮助同乡跟那个寡妇通了一年的信,虽然两个人一直没见过面,就凭着栾大媒人的保媒拉牵,这个事后来局然成了。
指导员名叫薛占才,是我个连里最有才的人了。说他有才一是口才好,政治学习不用讲稿可以讲两个小时,而且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说话抑扬顿挫,还能结合本连的情况,穿插一些有趣的事例,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二是文笔好,栾大笔杆写的材料要是不经过他的修改总是欠点火,而他润色过的材料往往成为营里或团里的典型材料。他人也长得比较帅,找对象比较挑剔,几次休假也没碰上个中意的,至今还是一个人。
我们连里有个姓宋的四川籍的炮车驾驶员,开车技术熟练,为人机警,模样俊朗,在抗美援越的战场上他驾驶装满炮弹的卡车被美国飞机咬住,在丛林里走走停停,缠斗多时,最终摆脱了敌机,完成任务并立功受奖,深得连里干部喜爱。服役期满回乡探亲在家乡找了一个对象,还没领证两个人就住在了一起。回来以后,他有反悔之意,写信告诉女方欲断绝来往。女方不干,从四川来到河北的部队,找连里干部作主,要么与她结婚,要么部队严肃处理他,将他复员,还要给他个处分。连里干部先是在连里给他们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安抚了一下女方,让女方平静地回了家,当年还是将那名战士做了复员处理。
这就是当时连里给我留下深广印象的人和事。各种各样的人物的成长生活道路在慢慢地影响着我,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也都在连里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可是我怎么也成不他们那样的人,也不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我就是再努力,也很难在连里崭露头角,成为干部苗子。我既没有军事干部所应该具有的强悍和坚毅,也没有政工人员所必须的口才和文笔,就算我运气好,能够在野战军侥幸提干,部队基层干部长期与士兵一起摸爬滚打,部队干部战士的恋爱和婚姻是那么的陈腐单调,千篇一律,利用探亲回家的机会试着找一个自己心仪的人,然后书信成为了唯一的联系方式,成家以后长期两地分居,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逐渐认识到部队是可以锻炼人,作为人生成长的过程,有一段这样的经历是不错的,可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也不喜欢基层连队的环境,这里终究不是适合我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尽管我一点也不喜欢野战部队的生活,我还是在那里呆了两年。1970年8月,位于洛阳的解放军第一外语学院开始招生。费了一引起周折,我还是幸运地进入了外语学院成了五大队二队的学员,开始了我军校的学习生活。
我在所学的专业是卫星通信,这正是我所感兴趣的无线电通信的专业,在参军之前,我就曾业余进行半导体收音机的组装和调试,很是着迷,这个专业正对我个人的所好,这才是我喜欢,适合我的工作。我自己愿意将这个专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来干。
三年之后,我完成了学业,带着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憧憬,离开了学校,那是1974年的1月,我还不满23岁。那时我已经是青年人了,身高一米七八,喜欢篮球,游泳,长跑等体育活动,相貌算不上英俊,只能算是端正,在当时的部队里实在是个普通一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是一个黑白混淆,是非难辨的年代,也是一个让人不知所措的年代,被搞乱的不仅是人们的政治信念,国家的经济秩序。当时的大学停止招生还使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迷茫,失去求学上进的动力,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也没有了爱情和婚姻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不知道如何寻找个人的生活幸福。就是在这么一个时候,我作为文革中第一批工农兵学员从军校毕业,并且成为当时令人羡慕的2352部队(行政23级,工资52元)的一员来到了工作单位——一个位于晋北山区的军事机关,在懵懂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分配到了机务科的一组,负责通信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参加工作后,半年内为实习期,主要是熟悉设备、学习操作和维修的方法,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单位的实践中,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的好首先是理论要学得好,我们在校理论课程的设置完全是按照工作单位的需要设置的,也就是说工作中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在学校基本上都学了,比起边工作边学习的其他同事来说我的理论知识底子要厚得多,单位有些同事工作好几年了,电工基础的许多问题还搞不清。第二就是要勤思考,多琢磨,遇事要有不弄清楚不罢休的劲头。
虽只是个工农兵学员,在军队院校里学了三年只是镀了一层金,当时连个大专都不算,现在看起来更是什么都不是。可毕竟是文革中的第一批,与周围同龄人相比,有学历优势,加上两年多野战军的经历,三年军校学习,军龄也不算短,自身条件还不错。而自己认为本人还算聪明,受过正规教育,在校期间高等数学、脉冲电路等高难课程都是满分,也算得上是才思敏捷,聪明过人,骨子里并不缺少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因而做事颇为自负,遇事爱露锋芒。但我自己知道仅靠外表的一层金,那是站不住脚的,要想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必须要有真本事。要有真本事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经受实际工作的历练。
实习开始后,自己观察了周围同时参加实习其他人的情况,除了同时分来的另外一个同学之外,应该没有更强的竞争者,我不会输,也不能输给其他人。加上自己上中学时就爱自己装个半导体收音机什么的,培养了自己对电子技术的兴趣,遇到问题可以忘记其它事,全神贯注地思索问题达几个小时。在排除故障时常有灵光闪现,脑子里会同时出现多个方法,一个不行再试下一个,犹如面对微积分题同时会出现多个解法,一个不行再试另一个。许多方法和思路颇受师父赏识。
实习期很快结束,迎来了考试。这是完全不同于学校的考试,在学校是要把考题做完,在这是要把师父出的设备故障排除。当时的速调管电源还是电子管的,我的考题就是要排除几个电源故障。考试开始了,我一改过去的操作方法,在设备加电之前将所有的电子管罩全部去掉,然后再加电,这时我发现有一个电子管灯丝不亮,另一个电子管内壁发白,显然已经漏气,更换两支电子管后,电源开始工作,但是最后的高压却加不上。我开始围绕高压电路找问题,高压是通过继电器加上的,问题应该出在继电器或是控制电路上。在检查控制电路时发现了一支二极管的极性被反过来焊了,这显然是人为的故障。由于反向电阻远大于正向,使通过继电器的电流不能使其吸合。我改焊后电源正常工作了,前后时间不到半小时,负责考试的组长非常满意。副组长在一边看后说:“你这也太快了吧?题有点简单了。我再给你出个故障,看你能排除吗?这个故障我琢磨好久了。”
半小时后,考试再次开始,故障现象还是加不上高压,我心里想也没有什么新鲜的,并没有太在意。可是我把所有的控制电路都检查了一遍还是找不到故障,我仔细看了下继电器还是原来那个,应该不会坏。我的思路有点乱了,我开始不知道怎么办了,甚至开始怀疑他更换了电阻,开始校对阻值。时间很快在我的忙乱中流失,一个小时后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副组长得意地说:“我这个故障一般人找不到。算了,还是先吃饭吧,算你通过了,只是还有点差距。”我心里不服气,可又没话可说。
到了食堂,我人虽在饭桌上,心却还在电源上,不知道吃的是什么。我突然想到继电器,一定是他在继电器上动了手脚,骗过了我。我立刻返回机房,取下继电器,并将它打开仔细地观察,发现继电器常闭点变成了常开点,常开点变成了常闭点。这是他用螺丝刀调出来的故障,即使控制电路正常继电器也不会吸合。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我处理完故障返回食堂时,他们的午饭还没吃完。当我把处理的故障告诉副组长后,他颇为惊异地看我好一会儿,说道:“没想到你居然把它找到了!”
考试后我越过“半独立”,成为“独立”机务员,能够一步达到“独立”的是同批里比较优秀的人员。
我是少数能在那个年代认识到英语作用的人。在到工作单位之初,我就携外语学院毕业的余勇,开始了艰难的英语自学与提高之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成为阅读英语技术资料的机务员。
英语自学道路并不平坦,虽然我周围有很多懂英语的人可以帮助我,可是要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却不是件容易事,你不可能期待别人手把手的来教你,只有当你遇到问题向别人请教时,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路主要还是要靠自己走。
我们单位的学习条件很不错,有个资料室,可以找到你需要的工具书和各种的阅读资料,我决定就从最简单的英语初级读物开始。我借一本缩编版的《Sister Carrie》开始尝试阅读英语书。哪知要读懂一本不足百页,窄版的简易读物并不容易。问题在于自己掌握的语汇量太少,差不多每段,甚至每行都有自己不认识的单词,为了看懂其中的意思,我不得不放下读物去查阅字典,结果是查字典占的时间比看书要长得多,没过几天,自己就兴致索然,提不起来了。这像是在我头上慢慢倒下一盆冷水,让我从外到里开始发凉,我开始思索自己的方法究竟对不对。
我被迫将书还给资料室,还书时发现有一本《英语最低限度语汇词典》,我把它拿出来看了看,最低限度语汇是5000,我将书在手里掂了掂,心想看来我“连最低语汇”也没达到,还没学会走,就想跑,这应该是我问题的所在。要想学出来就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从背单词开始,于是我手中的书从《Sister Carrie》变成了《英语最低限度语汇词典》。
从那天起,我将词典中的我不认识的单词逐一抄在本子上,每天早上吃饭前背诵,平时有空也背。那个时候政治学习的时间比较多,我会在开会听报告时也背单词。当我将《英语最低限度语汇词典》全部捋过一遍后,我的单词本从一个变成了两个,累计抄写的单词超过1800个,时间也过了三个多月。
当我再次将《Sister Carrie》捧在手上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比较容易地看懂了故事的开头部分,并且逐渐被故事情节所吸引。生词没有多少,读书效率大大提高,我的兴致也随之提高。原来一小时连一页也读不下来,现在可以读十几页。读书中还会碰到少量生词,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我如果兴致高就查一查词典,如果不高就猜一下生词的意思,由于已经读了进去,猜中的次数还比较多。有些词我查过后并不急于抄在本子上,而是仅限于知道它们的意思。当它们重复出现,表现出一定的复现率,我确定它是一个常用词,至少这个作者比较喜欢用它时我才将它抄在生词本上加以背诵,后来这被证明是兼顾读书效率和增加词汇量最有效的办法。
《Sister Carrie》的中文名字是《嘉丽妹妹》,讲得是美国工业革命时期,一个居住在芝加哥郊区名叫嘉丽女孩的故事。她天生丽质,歌喉动人,在她的才能被发现之前,为了生活她委身于一个酒吧老板。酒吧老板将她带到了纽约后,她在那里获得了成功,成为享誉全美的歌星,而酒吧老板最后却沦落成了一个流浪汉。我读的缩编本只是全书的前半部分,讲到嘉丽成名之后给酒吧老板留下一封信,说她走了,不再回来了,后面的事情如何却没有了。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一直想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学英语的朋友正好有这本书的原著,为了知道后面的故事,我开始阅读长达四百多页《Sister Carrie》原著。
当时正值盛夏,我被下放到生产班进行劳动锻炼,白天劳动生产,晚上在灯光下读书,完全忘记了劳动的累疼和蚊虫叮咬,尽情地享受着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生词已经不是障碍,长难的段落和句子也不再让我犯怵,我的心随着主人翁命运的起伏在飞扬。
当三个月的下放劳动结束时,我读完了原著。这是一个飞跃,我已经知道了美国作家对故事的描述方式,学会了拆解长难句子,能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想自己遇到的生词,习惯了倒装句的表达,总之我的英语语感增强了,也可以说,我已经跨过了阅读英语的初级门槛儿。但这对我的英语学习来说只是个开头。
就是这样过了两年,我已经25岁了,到了该找女朋友,谈婚论嫁的年龄。这时不断传来同学中谁和谁好上了,谁和谁结婚了的消息,我开始问自己,我该找个什么样的人作自己的女朋友?其实当我刚来工作单位就开始注意这里的异性。这里的女同志并不少,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不是名花有主,就是流水无情,还真没有适合我的。只是刚来时并不着急,没太当回事。两年过去后,这就是个事了。
我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个叫李翰清,是我在军校的同学。另外一个叫霍思杰,是军校英语系的毕业生。他们个人的感情生活颇为顺利,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己青梅竹马的小学同学作为自己的女朋友,让我觉得很是不可思议。他们关心我的个人问题,时常过问我女朋友的问题,应该说他们的观点对我的影响不小,可我知道别人的理论指导不了自己的实践,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只能自己决定。有时提起个人问题我也能夸夸其谈,可当实际处事时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曾想自己碰碰运气,也有朋友伸手帮助的,可每次都无果而终。按照当时的说法我是个没有女人缘的人。我也认同这个说法,知道自己在这个事上要比他们多些困难。对于女朋友的品貌和工作等具体条件还真说不出什么具体要求来,只能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但我认为老话说的“男才女貌”应该不错。怎么说两个人天天在一起,总该瞧着顺眼吧。你瞅别人顺眼,别人不一定瞅着你顺眼,要想两个人互相瞅着都顺眼,还真不是件容易事,按照现在人的话说是要有缘分。而缘分是要碰。
孙某人究竟会找一个什么样的人作女朋友?这成了一个问题。

所有跟帖: 

能为躲避下乡参军, 又上了军外应该是有背景的。 学外语的经历很有共鸣, 当年我也是这样从读简易本小说开始的。 -xxq2001- 给 xxq2001 发送悄悄话 xxq200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14 postreply 16:38:21

在那个黑暗的年月,您能成为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的花朵,真牛!最早玩儿拼爹的一波人。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14 postreply 16:57:00

那个年代,在城里的能当兵好像都要走后门才行,特别是那种年龄不足的小兵儿。 -成长- 给 成长 发送悄悄话 成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4 postreply 23:15: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