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收藏与鉴赏

来源: 寒墨 2012-03-07 15:17:1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11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寒墨 ] 在 2012-03-07 17:12:5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老话说得好:盛世收藏,衰世藏金。

国泰民安,市井繁荣,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干什么用呢?于是不少的人就琢磨着搞收藏。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收藏热,北宋晚期,康乾盛世和清末民初时期。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些年,我国的收藏热可谓空前高涨,远远超过了历史最高峰。

收藏的意义何在?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著名甲骨文、书画收藏家刘金海说得好:收藏是对祖先智慧和创造力的一种继承;收藏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弘扬;收藏也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重温。用一句话来说,收藏是一种积淀人类文明、启迪人们智慧、增长人们知识、陶冶人们情操的高雅的社会文化活动。收藏的过程是非常形象和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实收藏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你要搞哪个方面的收藏,必须要学习哪个方面的知识,没有知识的收藏只能是瞎胡闹。我认为搞收藏和养宠物一样,要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有“闲”;二是有“钱”。有了时间,你才能够去“淘宝”,才能够学习相应的知识,掌握收藏的“本钱”。当然,如果像我们这些50后小时候搞的收藏那是不用花什么钱的。那个年代,人们都在为温饱奋斗,收藏只是一种兴趣爱好,有攒糖纸的、火花、洋画的,家境好一点的攒邮票。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收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今天,很多人早已看不起我们那个年代的收藏品了,和田玉、翡翠、海南黄花梨家具、青花瓷等等高价位的收藏品成为热门,这些“宝贝”的确值得收藏,它是我们国中瑰宝,但在当前的收藏热中,在一些人眼中收藏品的价值是总是放在了第一位的,兴趣爱好抛到了九霄云外,收藏以盈利为目的,就有点“跑偏”,失去了收藏的本来意义。

眼下,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台和许多的报刊杂志都有“鉴宝”、“收藏”等栏目。这些节目讲知识的不多,忽悠人的却不少,一件藏品动辄就是万而八千的,几十万,上百万那也是随口就来,一些藏品成了“有价无市”,搞收藏让人觉得好像只要“捡一次漏”,这一辈子就吃穿不愁了。

现如今的收藏热中,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把收藏当成了“投资”,就和跟风买股票一样,指望着自己的藏品能够在短时间内升值。把高雅的文化充斥了一种“铜臭味”。谈到收藏目的,有的人公开讲: 我就是冲着赚钱过去的,如果捡到一个青花瓷,不就发大财了?这样品位的收藏就远远背离了收藏应有的初衷。收藏市场有两个词特别流行,一个叫“捡漏”、一个叫“打眼”。两个词分别说明买卖双方对商品认识的失误。由于卖主缺乏对收藏品的认识,让买家占了便宜对买家来说叫“捡漏”,可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万分之一的几率;而由于买主缺乏对收藏品的认识,让卖家占了便宜对买家来说叫“打眼”,这样的事情时时处处都在发生。这就应了一句老话:“买的没有卖的精”,不赚钱的事谁也不干,因此,千万别做“捡漏”的美梦。

目前,国内收藏品市场,价格飞涨,在2000年以后,中等品质的翡翠价格以数十倍的架势飞速飙升;和田玉的价格更是打着滚地攀升,只要是你看上眼的东西,别说是工薪基层,就是小康之家也得捉襟见肘。

再一个特点就是;以新充古,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屡屡皆是,造假手段极为高明。据说瓷器中95%以上都是鱼目混珠的赝品,各种收藏品中没有一块净土,只要是有利可图,什么假都能造出来。如果你没有相应的知识千万不能涉足这个领域,除了交学费,就是回回的“打眼”,根本淘换不到你想要的真东西。过去,我还有个误区认为在拍卖会上可以买到真东西,其实拍卖会上同样充斥着大量假货,拍卖公司只管收取买卖双方的交易金,根本不管拍卖品的真伪,要买真东西全靠自己的眼力。

我个人觉得收藏鉴赏应该分为4个步骤:鉴—收—藏—赏。收藏的目的在于欣赏。如果你时时都在算计着藏品什么时候升值赚大钱,再好的东西在你手里只是钱的化身,没有一点文化的品味了。真正的收藏家对自己喜爱的藏品给多少钱也不会出让,有的人为了得到一件自己心仪的藏品不惜倾家荡产,因为那是是他的心爱之物。

中国古玩文物艺术收藏品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以数量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对古玩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不仅可以使人漫步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之中,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

所有跟帖: 

收藏的意义何在 ? 收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鉴—收—藏—赏 。 再谢。 -sinead4273- 给 sinead4273 发送悄悄话 sinead427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7/2012 postreply 15:50:15

好文章!随着年龄和时间的递增,爱好也开始了转向,这有钱有闲的嗜好还要有品有味 -成长- 给 成长 发送悄悄话 成长 的博客首页 (1216 bytes) () 03/07/2012 postreply 17:08:05

收藏是一种爱好,同时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代表,从对收藏的态度体现出人的境界。4273说得好 -寒墨- 给 寒墨 发送悄悄话 寒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7/2012 postreply 18:55:35

真是“盛世收藏”,很多中国有钱人来日本买瓷器。 -石假装- 给 石假装 发送悄悄话 石假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2 postreply 16:24:16

在日本买的古董按专家的说法,许多都不到代,也就是说年头不够。但现在一些手中有钱的人,见了东西就买,人家怎么说就怎么信。所以国内赝 -寒墨- 给 寒墨 发送悄悄话 寒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2 postreply 16:44: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