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学在现代医学中的运用---事实会说话(原创)

来源: 2014-05-08 23:27:35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近年来,国人还在争议着中医是否科学,却不知在国际上,中医阴阳学说已在现代医学界中风靡,成了西方科学家们的宠爱。让事实说话,望大家能一起呵护中华民族的瑰宝,自敬,自爱,自信,自强。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精髓实质,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消长,依存互根,动态平衡的概括。
近三十多年来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特别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阴阳学说不仅开始为众多的生物科学家们所接受,而且成了他们理论工具的时尚。他们将阴阳学说运用在现代医学包括分子生物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用来阐述和分析医学生物界各种的生理功能调节和病理的变化,从而在更高的层次归纳总结生物体内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内稳态的相互关系,并为科学研究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指导。

      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兴起
      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兴起,应当追溯到六十年代中期,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Sutherland EW 教授发现了cAMP(环腺苷酸)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与物质代谢,而于1971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接着Goldberg ND教授在1975年代发现了cAMP与cGMP(环磷酸鸟苷)通常呈拮抗性,有共同参与调节生物细胞的作用,首次提出了细胞功能调节的“阴阳学说”假设。他认为这种拮抗调节作用可以用“阴”和“阳”两词来概括。这一观点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生物医学界相继发表了不少有关cAMP和cGMP的这种拮抗性调节与阴阳对立消长的学术论文。
     
可以说七十年代生物医学界“阴阳学说”观点的提出,奠定了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运用的基础,说明阴阳学说已开始为现代医学生物科学家们所了解和接受。此后在八十年代,科学家们试图将阴阳学说运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其中1986年Marx J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细胞生长调控的阴和阳”,可以说是阴阳学说第一次在世界顶级科学刊物上被得到了认可,确立了阴阳学说的科学性,及在现代生物医学中的运用价值。
     
      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界再次引人注目,成为时尚,是1991年Shi Y, Seto E, Shenk T 等几位科学家,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种锌指类细胞转录调节因子,该基因是一种启动子结合蛋白,在核酸的转录启动及调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控制细胞的增殖,生长,和DNA损伤的应答,特别是在许多生物体中它对基因的调控,具有激活或抑制的双重转录活性。因此,这几位科学家决定将此启动子结合蛋白命名为“阴阳1”基因,简称“YY1”。他们的科研成果也很快地被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科学杂志《细胞》和《自然》上,同时引起了医学生物界极大的反响。“阴阳1”基因对揭开基因是如何启动,生物体是如何调控其蛋白的转录、翻译和合成的,起到的很大的帮助。在这二十多年中,医学科学家们对于“阴阳1”基因的研究一直兴趣未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并且还发现了“阴阳2”(YY2)基因。
     
       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信息中心网资料统计,在2000年度中,关联到阴阳学说的生物医学论文还不到50篇,而仅2013年度中,有关阴阳学说论文已经超过了400篇。难怪瑞士的一位心血管病专家在他的医学论文中称:“阴阳是一个正在全世界风靡的中国概念。”


      

     阴阳学说阐述生物体内稳态的相互关系

      随着半个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医学研究日新月异的发展,技术手段的更新,大量新的基因被不断地发现。科学家们在超微观的生物研究过程中,仿佛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他们深深地意识到在研究的一定阶段,必须超越狭小微观生物的范围,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的真相与全貌,避免其片面性。当然,阴阳学说又成了科学家们的首选工具,特别是在医学综述和述评论文中常常被引进了阴阳学说。(考虑到太专业性,后文略)

   
     


       阴阳学说描述生物体内互相对立的制约关系

        以往医学界描述生物体内互相对立制约的关系,总是用正负,相反,相对,升降,促进和抑制等词汇来形容。可是,当西方生物医学家们了解到阴阳的深刻内涵后,他们意识到没有任何词汇能比阴阳更言简意骇,来描述生物体内的生命本质现象的基本特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现代医学,包括分子生物医学运用阴阳作为主题词的论文就有千余篇,而且有不断上升趋势。


    

       
       阴阳学说分析生物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

       和中医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本质一样,生物医学家们也认识到了内环境的平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同时也观察到平衡不是绝对的和一成不变(static)的,而是相对的和动态变化(dynamic)的。一旦人体内的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就将会产生各种疾病。他们指出“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古代的中医阴阳学说在探讨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却现在被证实在分子水平上”。(后文略)


       
     



      利用阴阳学说研发新的生物疗法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科学家们不仅利用阴阳学说的原理来制造不同的病理模型,近年来还设想根据阴阳学说原理来开发和研制新的制剂。瑞典的肿瘤分子生物学家Larsson LG和Henriksson MA 最近发表了关于“在肿瘤生长中肿瘤蛋白Myc的阴阳功能及以此为目标的疗法”的论文。文章回顾了Myc基因家族在控制正常细胞增殖,生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分析了Myc基因一旦在失控的情况下表现出阴阳两方面的特征。






     结语
       以上图表只是大量文献中的几幅,让大家有个直观的印象而已。
       中医是以阴阳总纲为宏观,以寒热,虚实,表里为亚宏观,而以脏腑和六经辩证为次宏观, 同时以五行和经络为纵向联系,形成了中医独特的整体统一的网络(network)理论体系;现代医学以肉眼大体解剖为次宏观,以光镜和细胞学常规技术为微观,而以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超微观,同时以神经血管为纵向联系,形成了西医的理论体系。随着分子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虽然人体生命现象还远远没有完全被揭示,但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已变得越来越臃肿庞杂,且彼此间缺少整体统一性。这时如果还没有一个宏观的科学理论来加以总结深化提高,那将变得杂乱无章,他们渴望能有一个超越微观的宏观整体统一动态平衡的网络理论体系。因此,古老而充满科学哲理的阴阳学说很快就成了现代医学界的“新宠儿”,生物医学界“惊奇”地将它运用到了各个分支领域。正如两位英国的教授在医学论文中赞美的那样,“阴阳概念提供了一个智慧的架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运用才开始不久,对阴阳精髓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升华,许多论文还只是浮于表面,甚至有些人“错误的运用或滥用也并不奇怪 。” 目前从总体来看,关联到阴阳学说的生物医学论文主要还是以非华人作者为主,因此摆在我们全球华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抓住这个契机,树立自信性,海内外中西医共同给力,将阴阳学说更好地融入生物医学界,“届时我们将在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之上完全揭开动态阴阳的奥秘。”

       但看到近来一直有人在反对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本身也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国内分子生物医学界的科学家希望赶超世界水平,但国外的科学家们却津津乐道地研究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来寻找突破口。这些极大的反差使得我不得不用心来完成这篇文章。


      最后再提供一些参考文献:  

    “阴阳是一个正在全世界风靡的中国概念。” 引自Cook 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itric oxide and oxidative stress: the "Yin-Yang" effect--a Chinese concept for a worldwide pandemic [J]. Swiss Med Wkly. 2006, 18, 136(7-8):103-13.

     “古代的哲学家们早已知道了健康的本质就是平衡,但其所代表的机理是复杂的,以至数千来,我们还一直在试图回答着同样的问题。” 引自Aikawa M.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 law of Yin and Yang in smooth muscle cell fate. Is YY1 a vascular protector? [J]. Circ Res. 2007, 20, 101(2):111-3.


     “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古代的中医阴阳学说在探讨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却现在被证实在分子水平上” 引自Dai MS, Jin Y, Gallegos JR, et al.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ubiquitylation- mediated regulation of p53 and c-Myc [J]. Neoplasia. 2006,8(8):630-44.



     “阴阳概念提供了一个智慧的架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 引自Dutt T, Toh CH. The Yin-Yang of thrombin and activated protein C [J]. Br J Haematol. 2008, 140(5):505-15.


     “届时我们将在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之上完全揭开动态阴阳的奥秘。” 引自Zhu X. Seeing the yin and yang in cell biology [J]. Mol Biol Cell. 2010, 21(22): 3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