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神奇作用——双向调节

来源: 灵芝姑娘 2011-09-17 15:10:4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80 bytes)

中药的神奇作用——双向调节

作者:秦鉴教授

    某天在为一位心肌缺血患者开处方时,患者看到处方中有40克的黄芪时,强烈要求将其中的黄芪去掉,理由是黄芪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担心现有的波动较大的高血压病进一步加剧。当我告诉她黄芪除了可以升高血压外,还可以降低血压,主要看你怎么去用它,用在什么人身上,这叫做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单成分西药所不具备的。这位患者听信了我的解释,服用中药后不但胸闷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压也逐渐平稳下降到正常范围。

    一种中药对临床表现相反的两种症状都具有治疗效果的表现被称为双向调节作用,如益母草既能调经止血、又可活血通经,白术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川芎小剂量能使受孕子宫收缩加强、而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桂枝配麻黄能起增强发汗解表、而配白芍却可达到收敛止汗的效果。

    中药发挥双向调节作用与其物质基础、使用剂量、适应人群等有关。

    与大部分西药单成分不同,一味中药有多种成分,成分多样性中的相反作用成份就是双向调节的物质基础。如田七的一些成分能提高肝脏内多种凝血因素的生成及活化,从而有效地止血;另外田七中的其它一些成分,可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增加,对抗血栓形成。

    在单味或复方的应用中,不同的剂量会产生双向性的效用。如人参可大补元气,在小剂量时使狗的血压升高,并提高心脏收缩力;在较大剂量则会出现短暂性的血压下降,同时使心收缩力减弱及心率减慢。再如大黄,一般常用量(9-15g)主要表现为泻下通便,当低剂量(1g左右)使用时,就有健胃、收敛、止泻的功效,这是由于不同剂量情况下,大黄内所含的各种活性成份比例不同,呈现的表现各异。

    有些中药发挥的不同作用,与人体的状态有关。例如人参、刺五加、红景天、灵芝、党参、黄芪、五味子、仙灵脾、枸杞子中药,能提升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低抗力,加强机体的适应性。这类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对正常生理功能没有干扰或副作用,而在抵抗力下降或机体处于额外需求状态下,其增强机体抵抗力可以明显表现出来。

    另外,中药是双向调节作用与炮制、煎煮方法有关,如大黄生用或煎煮时间短时泻下作用强烈,制熟后泻下作用变为缓和,久煎则泻下力量减弱甚或导致便秘,炒过后更有止血作用;何首乌生用时润肠通便,制熟后用于补肝肾、益精髓。

    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还有:麦冬在调节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中,当组织蛋白质过剩时,能减弱核酸的生物合成,当组织蛋白不足时则加强核酸的生物合成;人参、黄芪、刺五加、杜仲、阿胶等对人体的免疫反应过高或过低都有双向调节至正常的作用;金匮肾气丸既能治疗少尿水肿,又能治疗多尿或夜尿多。

    黄芪作为常用的“扶正固本,补中益气”的药物,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多糖、黄酮等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可作用于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促进某些细胞因子的分泌,进一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它对免疫抑制剂造成的免疫低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具有双向作用的免疫调节剂。因而对临床肿瘤放疗患者、慢性放射患者及各种 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由于黄芪可以发挥多种对人体的保健功用,因而作为保健食品的配方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