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灯是智商税吗?

来源: xjstar 2022-07-24 15:03: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34485 bytes)

中国市场上各大品牌厂商主推护眼灯,在美国是eye-protection lamp,有些人说没用只是商业炒作,有些说某科学院专家推荐有用,众说纷纭。

我们先看看这概念是怎么提出的吧?来看一组iphone2拍出的灯的照片:

左边是白炽灯,中间是节能灯,右边是LED,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三个照片都有平行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什么?这是闪烁光。

闪烁光不是恒定亮度,周期性地一明一暗,这个光向四周传播被手机抓拍的瞬间就会是一明一暗的条纹;

某些手机尤其是新版手机拍不出,有些是因为防颤抖拍摄功能会连拍几幅照片然后把重叠的像素留下,而不重叠的就删掉,

这样闪烁条纹每个不同时间到达位置不同,不重叠,这样最后的照片就删除了闪烁条纹。

我们周围所有的灯都有闪烁光又怎么样呢?

IKEA 超市的各种灯的Iphone2 照片展现几乎每个灯都有闪烁条纹,参阅

https://uprightlighting.wordpress.com/2022/07/22/iphone2-photo-of-lamps-in-kea/

Homedepot 各种灯的Iphone2 照片:

https://uprightlighting.wordpress.com/2022/07/22/iphone2-photo-on-lamps-in-omeepot/

中国市场上各种大品牌护眼灯iphone2照片

https://uprightlighting.wordpress.com/2022/07/24/iphone2-phone-on-eye-protection-lamp-with-big-brand-name-in-china-market/

中国南通大学附属医学院发现闪烁光造成老鼠近视。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273796/

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用小鸡做实验发现闪烁光促进了近视。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579985/

复旦大学发现闪烁光造成豚鼠近视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620382/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闪烁光造成近视,为什么闪烁光造成近视?

左边是亮光下瞳孔缩成一个点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刺激,右边是暗光下瞳孔扩大成一个圆,暗光下收集亮光看清楚。

闪烁光一会儿亮,一会儿亮,瞳孔会随着不断缩小扩大,调节瞳孔的睫状肌会很疲劳。

从上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出,

睫状肌Ciliary muscle放松,悬韧带纤维Suspensory Ligament fiber收缩,瞳孔Pupil Size变大,晶状体 Lenz shape前后轴变扁平;

睫状肌收缩,悬韧带纤维放松,瞳孔变小,晶状体前后轴变凸起;

长期闪烁光照射,睫状肌疲劳丧失弹性,不能收缩,悬韧带纤维永远是放松状态,晶状体前后轴永远凸起,光线折射率增大,

远处物体光线折射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就造成了近视。

所以现在很多灯厂炒作无闪烁的概念,实际上很多把闪烁频率提高到3千赫兹以上,

如何检测灯光是否无闪烁?

1.用旧版翻盖手机或者iphone2(因为没有防颤抖多照片像素平均化处理导致平行条纹消失)如果有平行条纹一定有闪烁:

https://uprightlighting.wordpress.com/2015/01/24/hello-world/

这个网站有美国各大灯厂的iphone2照片,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大品牌,号称flicker free,还是有闪烁;

2.如果用手机照不出来,不见得无闪烁,示波器最小的交流档比如10 毫伏测量灯头电压交流分量:

(1)我找了一个亚马逊热卖的护眼灯:据说一度排行榜前三位

示波器测量灯头电压交流分量:竟然有3伏特,灯头直流供电电压12伏特,波动竟然达到3/12=25%,闪烁幅度很高;

这个灯虽然在亚马逊热卖,但长期使用会较快造成眼睛近视;参阅检测过程视频https://youtu.be/2z6gUob995I

 

 

(2)我又挑了亚马逊不为人知的一款灯测试 https://www.amazon.com/dp/B00IJZJ6ZS

下面就是测试视频,最小刻度10毫伏,交流电压分量波形是一条线的才是真正的0闪烁:

https://youtu.be/xJNs7RLKNAg

(3) 有一个台灯据说无频闪,

我用示波器检测发现有接近500毫伏的交流电压分量,这是很高的闪烁幅度,

https://youtu.be/wV7Fs-YDSis

3.如果你手机拍不出,也没有示波器,就要看这个灯检测报告中是否有波动深度percent flicker,闪烁指数flicker index

如果两个参数都是0,才是真正的0闪烁;以下是美国能源之星对于两个参数规定的文件

https://www.energystar.gov/sites/default/files/ENERGY%20STAR%20Method%20Of%20Measurement%20For%20Light%20Source%20Flicker%20DRAFT_0.pdf

0闪烁的灯必须这两个参数都是0,参阅一下www.uprlt.com上面的检测报告

0闪烁最大限度减缓睫状肌的疲劳,从而预防近视,对于已经有近视的,减缓近视加深。

所以波动深度闪烁指数达不到0的护眼灯就是智商税,如果两个参数达到0就不是智商税。

除了闪烁会造成近视以外,其他一些光线的成分长期会造成眼睛的伤害

1.红外线:(光谱大于800纳米的部分)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神经眼科做了研究。一些科学的数据表明,近红外辐射可能会导致在晶状体的累积损伤。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946042/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工程系做了试验,发现1300 nm红外线对家兔视网膜造成损伤。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9021385/

下面是白炽灯光谱图,可见大于8000纳米还有光的强度,说明有红外线

 

2.紫外线(光波长小于400纳米):

法国医生研究结果发现:紫外线造成视网膜变性,造成核性白内障的黄色素出现。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5909561/

纽约市Fordham大学自然科学系发现紫外线辐射是造成白内障和黄斑变性的危险因素, 这种辐射可导致视力受损和暂时性或永久性失明。这两种紫外线UV-A和UV-B导致白内障的形成。 紫外线造成儿童视网膜受损。除掉这些波长的紫外线将大大降低早期白内障的风险和对视网膜的损害。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617534/

哥伦比亚大学发现紫外线可以在神经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产生光化学损伤。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845625/

休斯敦大学发现强有力的科学证据证明紫外线造成老花眼的开始。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77104

以下是节能灯的光谱,小于400纳米仍旧有光强度,这就是紫外线的部分

3.尖峰蓝光

位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Northrop Grumman信息技术公司做研究收集的数据。显示:近紫外线蓝光产生眩光降低视觉性能。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178654/

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发现强烈的蓝色光可引起黄斑变性等视力问题。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536341/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现蓝光对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产生重大影响,诱发光化学损伤和细胞死亡。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445433/

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蓝光损伤视网膜和造成黄斑变性。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922251/

哥伦比亚大学发现蓝光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845625/

4.尖峰绿光

复旦大学生物测量结果表明,在绿色光中的豚鼠具备近视屈光特点。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158589/

5.尖峰红光

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结果,确定波长(760nm)红光促进新生豚鼠向近视转变。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9888887/

各种灯有害成分对眼睛的危害参阅 http://uprlt.com/table.html

下面是某种led的光谱,可以看到有尖峰蓝光,尖峰绿光和尖峰红光

健康的光谱图应该没有以上有害成分:http://uprlt.com/invention.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