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信息供应链”

来源: 2019-07-05 20:20:4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提倡职场上中国人互帮的帖子较多。

我这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人为什么要互帮?如何互帮?

几年前,我进一家金融公司做顾问,刚开始压力很大,需要同时搞三套代码,浏览器的、苹果手机的和安卓手机的。

有一个任务,我意识到功能与其他某组是重叠的,为了赶进度,我想向某组要代码过来参考。

不出意外,某组的人不愿意分享。我后来发现这个组有个中国人,就私下与他联系,他果然就把代码给我了。

可惜的是,他给我的代码是旧版本的,我猜想他已经离开编程前沿了。

我后来通过经理,找对方经理,终于把最新版的代码要到了,可是,花了很多额外时间。

在大公司里,现在的岗位,其实大多数是做信息集成,这些岗位需要依赖很多“信息供应商”,如果你的“信息供应商”都可以找到中国人,而中国人又愿意互助,这会让中国人更能贡献价值,加强中国人的竞争力。

印度人现在就做到了这点,我的很多印度同事,很容易在其他组找到合适的人帮忙,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他们总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印度人能够在美国公司立住脚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的互助,是打造一个可靠的“供应链”,你容易得到新环境的信息、样本代码、测试的反馈,让公司觉得不管什么难题,你总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在这方面也有正面的经验。我在某一家金融公司做项目的时候,负责测试的是个中国人。同时几个人找她测试,她先测我的,因此我的东西能够及时上线,这让我的工作更容易被肯定。

中国的文化有个缺点,过度宣传个人,比如某人多厉害,第一个得到了某种荣誉。这让很多中国人不愿意做厉害人的“供应链”,觉得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中文媒体在宣传典型的时候,需要看他对“供应链”的贡献,而不是第一个拿到什么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