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专门讲古而不论今,从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中国王朝是家天下,三百年,按照平均三十年是一代人,是十代人的时间。 通常第一代,第二代,是开国时期,都是精明强干的家族能脱颖而出。相当于周文王,周武王创业时期。 同样的在其它朝代,相当于唐朝李渊李世民统一天下,清朝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时代。清兵入关,控制中国。 由于国家很大,通常要到第三代,第四代,才能完成对国家彻底的控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网上有很多关于“赵家人”的来源研究,就不赘述,只想讲一下真正的“赵家人”来历。 鲁迅那个“赵家人”只是小说。 而赵奢那个战国的“赵家人”,只是一个小小的诸侯赵国,完全不够分量。 我说的真正的赵家人,是源于大宋朝的皇族,这个才是“赵家人”的真正来历。 百家姓大家都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排第一,因为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汉灵帝刚登基的五月初一,日蚀。这是第一次。通常日蚀是说明国家的政策有问题,于是皇帝命令公卿以下各秘密上书对国政提出批评建议,互相检举揭发;利用这次互相检举制造的矛盾,皇帝看清楚了各派势力的人员分布。主要是搞清了当权的大将军窦武的人是哪些。九月初七,汉灵帝诛杀拥立自己的大将军窦武。到了十月三十日,再次日蚀。这是第二次。这一回皇帝自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一篇文章,比较了三顾茅庐和三造亭的历史故事,这一篇文章,就来分析三造亭事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动机。 当时刘备刚刚占领益州,立足未稳。 当时对于刘备和他的势力,最大的政治任务,是学习刘表当年在荆州,笼络当地的地方势力,地头蛇收入统治集团为其所用,实现政令的通畅,消除潜在的民间敌对势力。 夏侯攥是刘备的老部下,在刘备当豫州牧的时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的典故,可是,同样发生在三国时代的,形式几乎一模一样的三造亭的典故,估计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位高权重的豫州牧光杆司令刘备三次拜访没有官职的诸葛,问天下大势,是三顾茅庐。刘备定益州后,广汉太守夏侯纂为请没有官职的绵竹人秦宓出仕当官,三造其门,是为三造亭的典故。夏侯纂,是刘备所设的广汉郡太守。
夏侯纂在任时,请当地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金章宗完颜璟(1168年8月31日(农历七月二十七)—1208年12月29日),女真名麻达葛,金朝第6位皇帝(1189年1月20日—1208年12月29日在位),在位20年,享年41岁。章宗为金世宗完颜雍之嫡孙,其在位期间修订国内律法,政治清明,史称明昌之治。章宗统治下的金朝文化发展达至顶峰,但同时军事能力却也日益低下,蒙古帝国也于同时崛起。南宋主战派权臣韩侂胄于章宗年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很多人读三国,多半会迷惑一个问题,为啥诸葛亮入仕刘备,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却去侍奉孙权。其实,他们自己并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这是他们的家庭背景,还有他们背后的势力决定的。半点不由人。江东孙权,是继承哥哥孙策,父亲孙坚的。而孙策孙坚,其实一开始,都是袁术手下的将领。而诸葛亮的叔父诸葛丰,也是袁术手下的将领。在袁术败亡后,以前袁术的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历史书上,并没有三顾茅庐的记载。这个说法的由来,是诸葛亮自己的出师表,在里面,诸葛亮说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而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并不是请他出山,而是诸葛亮自己说的:“咨臣以天下之事。”也就是说,刘备三顾茅庐,是和诸葛亮请教天下的事情。并不是请他出山。如果是请他出山,大可等他出山之后,到刘备的地方再聊,那里有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最近出现大量的故意用车撞人,或者爆炸建筑物伤人的现象。这叫遍地张献忠。也是叫献忠学。
献忠学要义:自己受了委屈,无处伸冤,就去大量伤害比自己更弱的无辜者。达到自己不想活了,别人也别想活,拉一群人一起走的效果。问题:这些张献忠们,为什么去伤害比自己更弱的,而不是找伤害自己的罪魁报仇?答案:他们想用最小的努力,到达最大的社会伤害成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14 14:05:47)
清风拂过滇池,滇池上,是一只巨大的游船,旗帜飞舞,几个斗大的金字绣在旗帜上:“滇阳侯”。 船上全是衣甲鲜明的士兵。威风凛凛,其它船只都赶紧避开,免得冲撞了贵人。 在船头的交椅上,身穿锦袍的世袭滇阳侯马哈只,春风满面的指点着水上的海鸥,给自己怀里面的八岁的爱子,侯府嫡子马三宝,也就是后来的郑和,讲述自己远渡重洋,到麦加朝圣的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