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17,这个世界会更好吗?刚刚过去的2016年无疑是动荡撕裂的一年。川普撕裂美国,英国撕裂欧盟,难民撕裂德国,闺蜜撕裂韩国,小英撕裂台湾,港独撕裂香港,雷洋撕裂中国,整个世界似乎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那么2017会更好吗?川普新官上任,美国向右转;英国忙脱欧,德法忙选举,欧洲向右转;难民危机加剧,文明冲突加剧,整个世界也会继续向右转。只有中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爸爸,为什么我们要来美国?”“为了你能呼吸清新的空气,不用整天看着雾霾发呆,不敢出去玩啊”“哦,还有别的原因吗?”“为了你能吃到干净健康的食物,不用整天担心毒奶粉和地沟油啊”“可是我不会说英语啊”“你很快就会学会的,学会了英语,你会爱上这里的学校,你会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4)
(2015-05-20 10:56:59)
岐山与福山知亦难5月初,王岐山会见了福山。国内官媒未见报道,但一篇谈话实录却通过微博与微信在坊间流传。王岐山独占会见90%谈话时间的“麦霸”作风(刘瑜语)和“像玄学讨论”般的谈话(福山语)引来不少议论,但福山从历史终结论到国家能力论的转变却更令国内思想界侧目,欢呼者有之,不解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福山不是一般人。二十六年前,柏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为什么要纪念马丁·路德·金?
痛苦的经历使我们懂得,自由永远不会由压迫者主动恩赐;它必须由被压迫者自己去争取。-----马丁·路德·金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今年是在1月19日)是美国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迄今为止美国只有三个为个人设定的纪念日,除了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外,另两个分别是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的Columb[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4-10-07 12:00:47)
香港乱局的前因后果(普法篇)国庆前夕,香港突然爆发“占中”运动。仿佛一夜之间,香港就乱了。世界瞩目,国人侧目。本来好好的东方之珠,为什么忽然之间爆发雨伞革命?平日里忙着挣钱的港人,为什么群情激奋要走上街头?如果你是一个除了娱乐新闻之外,平时不怎么关心香港的内地人,如果你看完大陆媒体长篇累牍的声讨文章之后,想问问“占中”究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1919年6月,北平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件,北大教授陈独秀因为在公众场合散发传单而被捕,但三个月后北洋政府却不得不将陈独秀释放,而没有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判处他有期徒刑四年。为什么会这样?事情的经过究竟如何?为什么陈独秀能够被营救出来呢?根据人民网所转载的文章[①],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五四运动爆发后,北洋军警狂捕游行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几天前,《人民日报》罕见地在头版套红刊出了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插图),并配上《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评论员文章,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做的太少——最后的陈述45岁的侯欣女士,是许志永的同案犯,下面是她的最后陈述——今天我站在这里接受审判,在此之前的十一个月里,我经历了平生从未想过能经历的一切,直到站在了这里。我反复的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犯了罪?是的,对于我的家人,我亏欠太多,作为一个女儿、一个妻子,我是不称职的。我在西单331的举动,的确事先没有经过公安机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1-31 08:50:41)
共识网的编辑先生们煞费苦心搞了个征文活动,题目叫“可操作的改革”,试图在缺乏共识的社会里营造共识,在改革乏力的国家里推动改革。但“可操作的改革”明摆着是个伪命题,因为对于什么是“可操作”的改革,没有判断的标准。如果说“改旗易帜”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坚守宪法、落实宪政”具有可操作性吗?如果说坚持“五不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两部票房都很火的电影,看的人多了,自然褒贬不一。不过大体来说,说《致青春》好看的,基本是没见过男人的;说《小时代》物质的,基本是没见过钱的。同样是讲四个女孩儿的故事,《致青春》讲的是稀里糊涂的爱情,但片子里的男生没一个正常的,个个没勇气、没担当、没情商;《小时代》讲的是情比金坚的友谊,几个女儿背景不同,幼稚可爱又有情、有义、有骨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