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圣诞节
文章来源: US慧心慧语2023-12-26 04:57:42

三十年前的圣诞节

有一次和一位年轻的老乡说起,我和先生是在三十年前的圣诞节平安夜party上认识的。她惊呼,那个时候你们就过圣诞节了,还开party?太超前了吧!

其实还要更早。


九十年代初在西安读书的时候,西安的圣诞节氛围就很浓。平安夜和一大帮同学跑出去到钟楼,忘了是西大街还是东大街的一个很大的教堂里。
教堂有大大的圣诞树,漂亮的灯饰,连同周边的商场,带圣诞帽的店员,商家的促销,节日氛围拉满。
平安夜的教堂,有成群结队的老外,有留学生坐在门外的台阶上,大约是喝了酒,每逢佳节倍思亲了。大声地向进出的人和行人说着:圣诞快乐。


教堂里,信徒们在唱着圣歌,还有孩子们背上插着翅膀,像洁白的天使,在表演节目。
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只记得信徒们脸上有着平和喜悦的光,动情地唱着赞美诗歌。
当时就被这样的氛围打动了,觉得有点不一样。


如今看来,圣诞节是赞美神的日子,是全世界基督徒的过年,和爱,信仰有关,和地域无关。

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喜欢上过圣诞节了,每年都会到街上,教堂里凑凑热闹。


正好离家不远有一个叫活泉堂的教堂,平安夜的时候,教堂周围的几个街区便人山人海。很多人手中拿着荧光棒,三五成群地逛街;有人在路两边摆摊,卖各种圣诞饰品,包装好的苹果,说平安夜买个苹果吃了就会平平安安。
期许别人平安,生意很好。


教堂里也会发放小礼品。收到过一张贺卡,写着祝福的话语。

孩子们是最喜欢圣诞节的,因为相信童话,期待着神秘的礼物。

那个时候,只是单纯的喜欢这样纯粹的,没有负担的热闹,好玩。

回头看,八,九十年代,也是少有的宽松吧。就像古时的华夏,格局打开,兼容并包,“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印象最深的是1993年的平安夜。
我们十几个年轻人,跑到山里面,在一个同学工作的营业大厅开圣诞party。


几位男同学还跑出去砍了一颗松树做圣诞树布置起来。


流行歌曲,烛光,美酒,简餐,游戏,聊天,欢笑——一场有关青春的盛筵。
现场还有男生弹着吉他,唱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羞涩地向女生表白,很浪漫很幸福。


那个圣诞节party,后来无意中成就了四对夫妻。
圣诞老人客串月老,给仅有的四个女孩子每人拴了根红绳绳。

其中一位闺蜜,和当时的未来先生在吃饭时喝酒对诗,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展开诗词大赛。女孩子说出一句诗,男孩子马上接下一句,还能报出出自哪里,在哪一本书哪一页。。。
俩人越聊越投机,到后来,居然抛下大家,在后半夜私自跑到外面上坡上继续沟通了。
据她说,那晚月光很好。
又据她说,结婚后他俩再也没对过诗,因为她老公恰好知道并且只知道这首诗。

王先生当时被主办的同学请来当调音师。话没有现在这么多,独自坐在角落,默默为大家服务并暗中观察。
头发是时下最流行的爆炸式,显得本来就瘦的脸极小,几乎看不清;大衣不穿而是披着,身着最时髦的喇叭裤,集齐了当时时髦青年两大元素:爆炸式和喇叭裤。
手中夹着烟,烟雾袅袅不断,颇有忧郁王子王杰风范。


许许多多的趣事和美好的瞬间。


就这样,管它什么洋节中节,只要让过,有了爱的内核,收获的都是人生中的开心时刻!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