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上的三甲
文章来源: 十月紫楹2023-08-06 13:23:37

(图片来自网络)

女人從出生到18嵗,需要好的家庭;
  18到35嵗,需要好的容貌;
  35到55嵗,需要好的個性;
  55嵗以後,需要好多鈔票。
                                      —— Sophi Tucker
 
Sophi Tucker這位在舞臺上活躍了將近60多年的藍調歌手,這位出生于1884年的知名女藝人,用了大半生的時間總結出了以上通用于女子,甚至通用于時代的人生经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的品格,氣質和修養需經過多少歲月的冼煉和沉澱才初見輪廓,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教養確實是人生起步的關鍵。不可否認,身処相對傳統的東方社會,加諸于女性身上的道德準繩和行爲規範總是嚴苛過男性。在這樣的文化底蘊襯托下,家庭教養的導航意義凸顯得尤其重要。
 
 容貌是任何女子都給予最多關注的硬件,不光是爲了悅己者,亦是在社交時散發自信魅力的天然資本。不過,可愛的女孩子們,“相由心生”這句話是不錯的;有時不經意會犯了“著相”的膚淺,所謂“著相”,就是太過執著于事物的表象而忽略了其本質的意思,人淡如菊的持守會讓最暢銷的名牌護膚品都自嘆弗如。
 
好的個性其實于第一階段已初見端倪,跨入人生的成熟期,經歷的累積,閲歷的豐富,挫折的“苦其心志”會讓執著變得灑脫,活潑趨於恬靜,内向轉爲積極。。。何謂好的個性?因人而異,未有定論,但一定是讓自己與他人都覺得最舒服,最適合的。
 
鈔票向來是多多益善,“好多鈔票”帶來的不只是安全感,也在某种程度上填補了老嫗和少艾之間的差異。這點其實不太贊同,但也遺憾得無法全盘否定,悲哀得予以小範圍内的苟同。且不論灰暗的一面,念及“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名言,至少避免了為下一代增添麻煩的機會仍是可圈可點的。

亦舒與胞兄倪匡在香港文壇可謂是各自各精彩,都會女子的故事是她的拿手好戲。也許因為祖籍是上海的關繫,對她有一份地域性的偏愛。她的文字簡單,絕少矯情的修飾;直接,沒有欲言又止的偽善;大氣,擯棄小家碧玉似的殤春;幽默,但又不會流於惡俗;用詞遣句的風格堪稱言情界的古龍,對情感和人性的精准號脈又颇得張愛玲的三昧。

言歸正傳,她的小说《喜寶》裏有一段對答:他忽然問我,“在生活中,妳最希望得到的是什麽? “愛 ” “呵?” 他有點意外。“被愛與愛人。”我說,“很多愛” 第二希望得到什麽?” “錢”我說。“還有其他的嗎?“健康” “很實際” 他說。

這個坦白到令人詫異的小女子,她的排行榜以愛(文中女主单亲家庭成长,故猜想她的爱包括亲情与爱情),金錢,健康為三原色來調和夢想的人生。現實中的我們也是在同樣的鐵三角中兜兜轉轉,差異的是調色盤上三者的排序和比例。多數人奉行中庸之道,走極端的也有,一門心思地撲在一樣物事上,此種人大抵是逃不過天才或狂人的範疇。

相較於愛情,現代人的天平已愈來愈傾向金錢了。在貧富不均,物欲橫流的現實世界裏,人們也不得不變得更為實際,“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千古訓誡見證了無數對苦命鴛鴦的離散。愛情的甜蜜度和新鮮度是無法入冰箱封存維持的,但生活的壓抑脅迫卻步步緊逼,無處不在。這樣的故事首推魯迅先生的《傷逝》,子君和涓生的悲劇驗證了僅僅憑著愛是遠遠不夠的,生活是一柄隱藏了刀刃的匕首,傷人於無形之余還不得上訴。

喜寶的選擇(做了富豪的情婦)是向現實的妥協,也是退而求其次的無可奈何。22歲的女主人公,心理年齡不輸於閱人無數的老嫗;最渴求的愛得不到,摸不著,擁有財富也不差;金錢雖換不來快樂,至少不用在剩余的年華裏為衣食奔波勞碌。她做了選擇,付出了代價,得到了物質上的榮寵,以為從此就這般了卻人生,Mr. Right 偏偏挑這個當口闖入她的世界。在理智與情感的楚河邊徘徊拉扯,金錢始终填不滿心靈的空虛,真愛的出現超越了喜寶可以控制的領域, 她早早繳了械,投了降。她的排行榜又輪回到了起點,只是亦舒这位狠心的作者并沒有給她重新選擇的機會。

人總是貪心的,有了情感的渴望物质层面的富足,有了財富的又追求心靈的豐盛。當二者以單選題的方式讓我們擇其一,進退維谷之際,現實的人唯 “物 ”馬首是瞻;反之,不願在情感上委屈求全的固執分子,想來也只有跟從心的方向一途耳! 好好地經營各自的排行榜,雖無法皆達巔峰,也應找到適合三者的平衡支點;取與捨往往一念之間,卻可能讓這毫厘的差別造成將來謬之千裏的遺憾。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做任何形式的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