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登上王位源于爱德华八世的退位
文章来源: ToClouds2022-09-20 05:11:48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葬礼受到全球瞩目,多国政要到达英国向这位七十年勤恳为国的君王致敬。女王一生以责任为先,除了她本人内心对国家人民的忠诚外,也部份与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当年不负责任的退位有关。

王室在现代并不是必须品,欧洲历史上的多国王室早已飘散在风里,英国王室在英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需要王室成员兢兢业业地维护的。

让我们来看看1936年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抛弃君主的责任一退了之的率性行为对英国王室的声誉造成怎么样的重大打击,以至于民间出现了不少废除王室的声音。

在这个紧急时刻,女王一家临危受命、从热爱闲散的羞怯小家庭艰辛成长为承担重任的第一家庭,又在二战纳粹袭击时誓与英国共存亡、带领人民取得伟大胜利,这样才挽回了王室的声誉并把它推向高峰!

(爱德华八世退位)

 

在这个波折的过程中,女王从一个无忧无虑、王室旁系的小公主,跟随着为国家呕心沥血的父亲乔治六世的教导,在26岁时成长成一个誓言为民的国家领袖,她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贯穿了她整个七十年的在位期。这是女王在21岁时的话:I declare before you all that my whole life. Whether it be long or short,shall be devoted to your service, to our great imperial family, to which we all belong.

女王登基宣誓:

 

 

爱德华是女王祖父乔治五世的长子,他在登基前是个花花公子,情人无数,尤喜与已婚妇人交往。他迷上了美国来的辛普森夫人,这是位商人妻子,已经离过一次婚。王室对这段关系是否定的,但爱德华在登基为爱德华八世之后提出要与辛普森夫人结婚,可是当时辛普森夫人还在和辛普森先生的婚姻内。(至于辛普森夫人对爱德华是真爱还是为了头衔地位钱财,这就说来话长,是另一个故事了。)

(爱德华与离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

 

英国议会内阁肯定不能答应这桩婚事--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领袖,而当时教会是不允许离婚的。更糟的是,英国国王还是英联邦多个盟国的国王和印度皇帝,当时印度明确答复不愿意要一个离婚两次的妇人做印度皇后,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英联邦国家也都明确反对辛普森当王后。如果爱德华八世一意孤行,英联邦就会分崩离析,这可是祖宗家业。

(当年的报纸报道宪政危机)

 

英国陷入了宪政危机,英国内阁议会、王室和人民都期望爱德华八世放弃娶辛普森夫人的念头,以国家为重。可爱德华一定要达成自己的心愿,内阁只能提议他退位以希望他慎重考虑。但是!爱德华表示宁愿放弃王位也要娶辛普森,而且他很快就签署了退位声明,根本不管身后会留下什么烂摊子。

英国内阁议会、王室和人民都对爱德华极度失望,人民质疑这样一个不把国家放在心上的人如何成为英国的领袖,进而怀疑整个王室对英国的忠心,王室的声誉在人民心中跌到了谷底,民间要求废除王室的呼声渐高。

 

 

仓促之间,玛丽王太后只有要求二儿子即女王的父亲必须继位为国王。女王的父母瞬间几乎被巨大的压力压垮,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做过准备。女王的父亲从小患有严重口吃,很畏惧在公众场合出现,他喜欢他的家庭远离宫廷过田园的生活,一旦成为国王,对他的心理和身体都是巨大的挑战。但当时没有其它的选择,内忧外患下,女王的父母匆忙登基为乔治六世国王和王后,女王也从本来和王位几乎无缘的无忧小女孩变成了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女王一家在登基后亮相。女王父母乔治六世和王后强颜欢笑,中间是深受大儿子爱德华退位打击的玛丽王太后。照片里只有还不谙世事的两个小姑娘在开心。)

 

如果我们在今天的报刊、电影中看爱德华“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它的表面会包裹一层厚厚的浪漫色彩,但剥开这层浪漫之后的真相是不那么美好的。爱德华的抉择表面上看是选择了自由和爱情,但实际上显示了他极端的自私自利,他彻底抛弃了对国家、对人民、对王室家庭的责任。

退位后的爱德华离开英国,但他从来不想放弃王室身份带来的富贵生活,他和辛普森夫人的生活是奢华的,辛普森夫人也是多款著名珠宝的拥有者。

(爱德华送给辛普森夫人很多名贵的珠宝)

 

而爱德华最不能让英国人民原谅的是他在政治上和英国站在对立面。辛普森夫人是狂热的纳粹德国支持者,爱德华也同情纳粹,在二战爆发前期,他们夫妇去德国和希特勒会面,成为希特勒的座上宾,这让英国的盟友们怀疑英国的立场。

(爱德华和辛普森与希特勒)

 

二战爆发后,英国和德国是死敌,但辛普森夫人竟然利用她在上流社会的渠道收集英国和盟军情报交给德国,对此爱德华不可能不知情、甚至可能还进行了协助,这是对他的祖国英国严重的叛国行为!

(二战中伦敦遭到德国轰炸。国王乔治六世一家誓与伦敦共存亡。国王夫妇视察废墟)

 

战后爱德华多次申请回英国居住,但都被王室拒绝,直到他去世后灵柩才回到英国。

女王一生以责任为重和爱德华八世的率性而为形成了对比。责任和荣耀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