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文章来源: 蓬莱阁2021-02-19 05:39:23

 

 

       我是个天性乐观的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通常不会干扰到我的情绪。如果偶尔有某件事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我便会联想到《荷塘月色》的开篇,继而定然在脑海中重演一桩很有趣的旧事。于是,我的菩提树下,明镜台前,澄明一片,尽去尘埃。

 

            

 

        这起事件的男主角是我中学时代的同班同学。他的名字与古龙笔下的一个剑客高度重叠,因此听起来很是杀气腾腾。但是一旦见到本尊,你会立刻发现这是一个多么离谱的误会。我们班这名小剑客,个头儿高达一米五,体重足有八十斤。即便我这种毫不强壮的人站在他面前,匡扶弱小的豪侠之气都会油然而生。

 

        好在上帝是公平的,既然给他关上了体能的大门,就顺手打开了智力的天窗。小剑客有一个聪明的脑袋瓜儿,虽然长期不认真听课,但理科成绩极好,语文和英语这两门倒是一般般。认真讲起来,他算得上是我的恩人。尽管并非出于主观故意,但他客观上替我挡了很多刀。我时而在上自习时看小说,但是不畏强权的小剑客敢于在任何课上看杂书,所以他那瘦弱的小身板儿吸引了老师们大部分的火力,从而把我结结实实地挡在了后面。

 

        作为同道中人,我们俩有时会交换一下手中的藏品,但是我们读的书并集很大,交集却很小,唯一的共同点只在于武侠。我感兴趣的文学名著和言情小说从来入不了小剑客的法眼,而他的哲学书籍我也向来不屑一顾。十几岁的男孩子去研读尼采和康德,确实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儿,其实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他当年真是独具慧根抑或只是故弄玄虚。

 

         无论基于名字、身材还是个性,小剑客显然都是人群中无法忽视的存在。但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还是前面提到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那次期末考试各科题目都很难,语文尤甚。据说阴险的校长意在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让同学们在知耻而后勇的题海大战中度过寒假。但是,再难的试卷上也得有不难的题,总不能让大家都不及格不是?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这道题目。

 

        关于《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准确说明其原因的一项是:

          1 天气不好。

          2、作者每天被迫做一些不愿做的事。

          3、到了采莲季节,作者思乡情切。

          4、作者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不满和担忧。

         

        在我看来,这两分完全是白送的。别说大家对《荷塘月色》早已耳熟能详,即使压根儿没读过这篇文章,凭直觉也得果断选4。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只要刷的题足够多,就能发现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民国时期的文人似乎都有反政府倾向,所以有关鲁迅、老舍、朱自清等人的考题,只要选项里有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这一条,别犹豫,赶紧选,这两分儿铁定归您了。

 

         然而,与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经验主义者不同,小剑客同学已经中了柏拉图的剧毒,变身为一名理性主义者,因此经过一番思索后,他信心满满地选择了2

 

         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最后,小剑客的语文试卷右上角出现了触目惊心的红色阿拉伯数字——58。因为这个低级错误,他愣是没及格!

 

         发下考卷后,按照惯例老师要讲解一遍标准答案。这里需要插叙一小段儿来介绍这起事件的男配角——教我们语文的孟老师。诗仙曾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虽然此孟非彼孟,但孟老师的文采风流至少在我们学校是赫赫有名的。他四十来岁,身高体阔,仪表堂堂,长期担任语文组组长,一以贯之地在作文大赛、朗诵比赛、成语竞赛中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

 

        当孟老师讲解到上面这道题目时,非常愤慨地说:这么简单的题,我们班竟然有一个人选错了。这位同学,我很为你的前途担忧啊!” 孟老师顾及学生的面子,本来没有指名道姓,但万万没想到,自己话音刚落,被暗示的人就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有些惊愕,只能顺势让小剑客发言。

 

       小剑客站起来,温吞吞地说:老师,我还是不明白,正确答案为什么是4呢?

 

        这个问题显然给孟老师心中的怒火添上了一把干柴。他提高了音量,声色俱厉地介绍了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当时四一二政变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因此作者对黑暗的社会感到不满和担忧云云。

 

         言必,孟老师又火冒三丈地补上了一句:这些内容我上课时早已讲过,你从来不听课的吗?

 

        由于孟老师并非我们的班主任,而小剑客惯于在语文课上偷看杂书或做白日梦而鲜少发言,二人之间罕有互动,这导致孟老师对于小剑客的战斗力产生了错误认知,而两千年前班固就已经在《汉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骄兵必败。

 

         长期因为看杂书而被老师们责骂已经让小剑客拥有了强大的抗击打能力,同时哲学思想的浸淫造就了他坚实的思辨功底,因此他依然保持着波澜不惊的表情和不愠不怒的语调,只是接下来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暗藏着刀光剑影、弹雨硝烟。

 

        “老师,既然是阅读理解,我觉得就应该从文章内容中寻找答案。文中写道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我认为这句话可以说明作者心里不宁静的原因。而你所讲的时代背景,文章中并没有提到,这只是出于猜测。如果猜测能够成立的话,我也可以猜作者的家人生病了或者工作不顺心,所以心里才不宁静的。

 

        小剑客这番话,当时我尚不能完全领略其中的精妙。后来每次回顾,愈发感受到遣词之准确、逻辑之严谨、反击之狠辣。堪可借用骆宾王的名句来评说: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教室里静得如同一潭死水。所有人都持着一副看热闹不嫌乱子大的心态,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就连最擅长走神儿的同学这时也瞪圆双眼、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个表情、一句对白。

 

        可怕的沉默持续了十几秒,然后孟老师的三魂六魄终于复位。他尽量平静地说:这道题其他同学都做对了,所以我们不要继续耽误大家的时间。今天放学后你到办公室找我。

 

         过后,曾有若干同学追问小剑客去老师办公室的详情,可他只是一味保持沉默。我当然也好奇,但我从不打探别人的私事。是啊,如果一名剑客打算保守秘密,是没有人能撬开他的嘴的。

 

        除非,他自己愿意与某个人分享这个秘密。

 

        而我,恰恰就成了那个被选中的幸运者。

 

        我相信小剑客的逻辑是这样的:和他一样醉心于江湖豪情、忠肝义胆的人,即使是女生,也该是个不出卖朋友的侠女。他的眼光不错,在若干年后他主动于同学会上道出真相之前,我从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

 

        大概是事件发生后一两天的某一瞬间,小剑客见我左右无人,快步走过来把一张纸晃了晃。正是他的语文考卷,只不过右上角的58已经被改为60。我脱口而出:你赢了?” 

  

         “老孟给我的作文提了两分。

 

         “那你还是输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 小剑客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凛然之气,其实我争的不是那两分,只是图个痛快。

 

          再一次进入相同的情境是在多年以后,那天我看了一部名为《东邪西毒》的电影。洪七义字当头,去为贫穷的孤女报仇,一番激战后虽手刃凶徒但也被断一指且身负重伤。欧阳锋询问:为了一个鸡蛋的报酬而失去一根手指,你值得吗?

 

         奄奄一息地躺在草堆里的洪七转过头来,黑暗中一双眸子精光四射。他缓缓答道:但我觉得痛快,这才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