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从奥巴马到拜登,美对华新战略渐入佳境'
文章来源: ShalakoW2024-02-13 08:22:30

在最近的一次竞选集会上,川普对北约成员国的威胁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事实是,如果再次当选总统,川普对自由世界的损害将远远不止这些。
川普声称,如果再次当选,将提升对华关税至60%。除此之外,川普似乎没有什么其他的对华战略考量, 他的外交思维似乎与第一任期时没有区别,即"美国全球范围内战略收缩"。这样 bird-minded 的战略考量,很可能让[奥巴马任期设计/拜登总统实施并初见雏形的"亚洲再平衡"战略框架]轰然倒塌。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读"从奥巴马到拜登,美对华新战略渐入佳境"显得非常有必要。

从奥巴马到拜登,美对华新战略渐入佳境 (2022年11月20日)

奥巴马启动新战略
1
第一任期开始至中期选举,将美国外交事务交给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希拉里, 奥巴马全身心投入美国国内事务,
1)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大衰退";
2) 推动"奥巴马全民医疗保险法"的立法。
3)应对仍在继续的"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
2
与"中美经贸对话"平行而行,奥巴马政府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对华战略。在上任一年半后的2010年7月,时任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提出了最后定名为"亚太再平衡"的美国对华战略 -- [通过军事力量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国开始将对华的"接触战略"转变为应对"中国崛起"的新战略]。
3
针对中国在南海咄咄逼人的扩张,奥巴马提出(防卫)多边主义(见参考文章), 促使相关的国家(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之间形成了各自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奥巴马政府
1) 与越南签署"战略防御前瞻联合声明(Joint Vision Statement of Defense), 终止了对越武器禁运,为日后美越进一步军事合作做好了准备;
2)与菲利宾达成协议,是美军得以驻扎在菲律宾的5个军事基地;
3)着手讨论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组成的"四方战略防御"机制(今天听上去耳熟么?), 将对中国的制衡从太平洋扩展印度洋;
4)派遣美军舰驶入南海从事"自由航行行动(Freedom of Navigation Operations),让奥巴马成为首位公开挑战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声称的美国总统。从实质内容上看,这是中美准军事行动的正式开始,先于川普总统日后启动的"中美贸易战"引发的中美冲突。
5)2012年,美国/澳大利亚两国达成军事合作协议,2,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长期驻扎在澳大利亚(二战之后首次)。首批250名当年抵达;
"亚太再平衡"的战略,在奥巴马第一任期末期开始逐渐启动,在奥巴马期满离任时显现雏形。

川普战略休眠期
除了维持”美国军舰驶入南海从事"自由航行行动",来挑战中国的南海主权声称外,川普总统在任期内试图大幅调整美国的国际战略, 给人的总体印象似乎呈现收缩趋势。这一印象让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受影响,相关盟友质疑美国关注/驻留亚太地区的决心。
在川普任期的最后一段时间,通过时任国务卿彭佩敖的努力,美国国际战略上的领导地位得以改善。同时,川普任期美国政府作出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为结束这场长达20年之久的战争铺平了道路。
总体来说,奥巴马"亚太再平衡"的对华战略,在川普时期被搁置。

拜登围堵中国战略
1
2021年年初上任后,拜登将中国定位为"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者/国际秩序的挑战者", 将中美之间的竞争定性为是"民主与极权"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将决定本世纪世界的走向。
这样的战略定位,为中美长期之争奠定了基础, 不会因为美国政权更迭/白宫易主而改变。(这是在川普不会再回白宫的假设下的退路。现在川普可能重回白宫,这一结论就显得有些不确定了)。
2
在对中国明确的新定位下,拜登总统搅黄了"中欧投资协议"的同时,修复了与欧洲盟友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将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具体化:
1)将"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组成的"四方战略防御"机制变为现实,并可能在此基础上吸收新的成员,打造出所谓的"亚洲小北约";
2)成立澳英美联盟,通过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制约中国在印度洋的扩张;
3)冒政治风险从阿富汗撤军, 在美国军力重新部署这一目标下,这一决定正在逐渐显出其中的智慧(于2011年年底,奥巴马完成美军从伊拉克撤军); 
4)对中国实施"高科技禁运";
5) 在澳大利亚部署可以投放核武器的轰战机(B-21?);
6)在全球建立民主联盟,从声势上对中国造成压力...

奥巴马的外交战略/政策,很大程度上依赖拜登的建议, 使得拜登毕生经历产生的战略思想,在奥巴马的对华战略中得以体现。这让拜登入驻白宫后,可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轻车熟路地将战略思想付诸实践,成功地打造出围堵中国的战略框架。
3
与中国竞争的决心不可动摇,但拜登同时知道,日后的竞争不仅不可避免,还会非常激烈。美国在绝不会手软同时,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管控"激烈竞争"失控可能出现的"意外冲突"。

(这一"竞争/沟通"的美国对华战略框架,在2023年11月旧金山的拜习上圆满建立 -- 习近平不得不玩拜登设计的美中游戏。)

(川普的再次当选,可能会对拜登打造的围堵中国的联盟产生至今难以预料到损害。这一点,从他拒绝继续军援乌克兰一事上可见一斑)

参考文章: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the-buzz/obamas-south-china-sea-strategy-working-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