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沉不住气了
文章来源: ShalakoW2023-04-26 07:43:09

习近平沉不住气了
1
卢沙野闯了大祸,欧洲重新审查中国政策。习近平沉不住气了。
2
习近平访俄后,欧美一直希望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而习近平一直端着,说"时机成熟时会做"。一是为了强化中方在未来谈判中的地位,二是把"通话"变成一个筹码,换取欧美的某些让步。卢沙野把习近平的计划搅黄了。
手忙脚乱间,习近平无预警地与泽连斯基通话,向欧洲服软,把原本打算争取利益的筹码,当成赔不是的礼物,只求平息对方的不悦。出于公平的考虑,美欧希望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是要求公平(中国自称和平使者), "通话“当成”赔不是"的礼物花出去后,"公平"的问题还未解决,欧盟还会再提要求。一鸡不可两吃。
如此迫不及待,可见中国外交部内部的恐慌失措。
3
这次中国外交一塌糊涂,始于错把马克龙当成一张张王牌,结果弄巧成拙,一壶茶成泡出千古恨。
没有马克龙的访华,就没有马克龙喝茶时接受习近平指示,就没有他在飞机上荡口掀起的那场轩然大波,也就没有德国外长去北京踢场子,也就没有欧洲在台湾问题上同仇敌忾清晰表明强硬立场(中方无法应声),也就没有法国媒体跟进对卢沙野(中国驻法国大使)的采访,卢沙野也就没机会闯大祸,也就没有习近平被逼无奈/迫不及待与泽连斯基通话。
这时候找泽连斯基聊天,彰显中国外交的恐慌失措,本指望用经济拉拢犹豫的欧洲,帮忙抗衡美国的"激烈竞争", 中欧还算是平等。这下可好,忙着赔不是,把主动权拱手让给欧洲,还未必换来欧洲的信任。
回国前, 卢沙野在大使馆中行为被控。
4
几天前在北京,习近平胸有成竹地对法国人马克龙说,"时机成熟(合适的时机)会与泽连斯基通话",。现在看,不把事情搞砸到不得不为,都不是"合适的时机"。
法国人喝咖啡,英国人才喝茶。中国外交部弄混了,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一杯茶把马克龙喝得蹬蹬的,除了惹事,什么也做不了。不要请法国人喝茶,不要买法国的飞机。订购的法国飞机退了吧。
5
让普京瞧不起不说,还会失去信心: 若不是被逼无奈,我绝不会出此下策。谁又会呢? 
中俄裂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