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前世今生
文章来源: 黑贝王妃2023-10-17 04:32:26

希腊中东游记2:

雅典的前世今生

去雅典之前我对希腊的了解限于三个概念:

第一是古希腊的神话、哲学和悲剧。这些都是当年在国内读书时学过的皮毛,如今记得的也不过几个人尽皆知的名字,比如:

  • 希腊神话中的宙斯、阿波罗、雅典娜,欧罗巴、缪斯、奥林匹亚;(这次旅行一直伴随着他们的名字)
  • 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阿尔士多德;(正经哲学书我其实一本没读过,我说佩服他们是因为电影《My Big Fat Greek Wedding》里面女主父亲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们希腊人写哲学书的时候,他们(美国人)还在树上打秋千呢”。我爸以前就常以类似的口吻褒贬我家澳憨:)。
  • 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 、 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这三位我可能知道多一点,他们的代表作:《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 俄狄浦斯王 》和《 美狄亚 》在大学都认真读过)。

第二个对希腊的概念自然是奥利匹克运动会,它是以希腊女神奥林匹亚的名字命名的。这次我在雅典买了两样东西,一件白色亚麻长裙和一个金色橄榄叶发圈儿,因为我一直喜欢2004年雅典奥运会入场式方队中那些希腊女神的装扮。

还有一个概念是希腊人很豪爽、义气、注重家庭,且喜欢做吃的。这个概念来源于我澳洲的希腊朋友。我家那位在雅典的时候开玩笑说, 雅典有500万人口,希腊将近一半的人口住在雅典,而另一半去了澳洲。这是有点夸张啦,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澳洲有差不多300万希腊人,我们认识的人中很多都是希腊人,如果不是希腊希腊人,也是塞浦路斯希腊人,或者马赛多尼亚希腊人。所以人们常说每个澳洲人都有个希腊堂/表兄弟。我们出门之前,有个马赛多尼亚的希二代跟我说:你到了雅典,到某某某地方去,往某某某方向拐,街角上有家咖啡馆,进去你提我的名字,店主是我表弟。。。

可惜这次虽然我们在雅典三进三出,但总是匆匆忙忙,根本没有时间去找那位的表弟。

一进雅典(9月19-20日)

9月19日落地雅典。去过希腊的人都说雅典游一天足够了,落地当日我们和旅行社交接,调整时差,没有出去玩儿,想着20号有一整天的时间游览。可是由于21号早发去纳克索斯岛的的轮渡因为罢工被取消,我们必须在20号下午4点赶当日最后一班船走,20号的雅典游变得格外匆忙,买的古迹游联票上可以去的7个地方只走了4个。

如果有人去雅典,建议你们一定买雅典卫城及名胜古迹联票。雅典卫城的单项票每人20欧,联票30欧,但可以去7个地方。虽然卫城很大,可以花很多时间转,但是游客甚多,旺季每天要接待2万7千访客。为了控制流量,每隔两个小时才放进一批游客,要是你的票没有提前订,很可能要等到下午很晚才能进门。

联票可以在当日游览雅典的7个古迹:雅典卫城Athens Acropolis and Slopes、古神庙Antient Agora、罗马神庙Roman Agora、哈德里安图书馆Hadrian’s Library、奥利匹亚宙斯神庙Olympieion 、克拉美口斯遗址Kerameikos和阿里士多德学院Aristotle’s school。

9月20日我们去了四个地方,先去了雅典卫城,然后依次去了罗马神庙、哈德里安图书馆遗址和古神庙, 这三个地方都在雅典卫城周边不远。克拉美口斯遗址其实也挺近的,是雅典卫城的延伸部分,但是天气太热,时间又紧,即便去过的几地方,也都是匆匆忙忙,加上没找导游,无法深度了解,这里只谈谈印象吧。

雅典卫城(Acropolis)

雅典卫城是希腊最大的一处古代建筑群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雅典的制高点,海拔157米的岩石顶上,是个你想不看都不会错过的地标。

山顶四面都有不同建筑的残骸,入口处人群聚集的高台上首先是山门(Propylaea)。虽然只剩下5个柱子,但从下面望上去,蓝天下高高矗立的白色石柱气宇轩昂,叹为观止。

穿过山门是卫城的顶部,大部分已夷为平地,但脚下多处可见平滑的大理石地面。

西边坐落着卫城最古老的雅典娜神庙(下图)

东北面是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ion Temple,下图),其标志是南侧廊台有六尊女神石像作为支柱。

最雄伟、最明显的建筑当然是靠山顶东侧的帕特农神庙(下图)。

帕特农神庙部分建筑从公元前6世纪就开始建了,后来几经烧毁,最终在大约公元前421-415年间完成。从现存的宏伟架构和四面排列的大理石桩可以想见当年这座神庙的壮丽奇观。

站在雅典卫城顶端的时候,周边环绕着几千年前希腊人的历史和智慧,俯瞰是今日雅典城的街容市貌。让你感觉希腊诸神还在这里默默守护着雅典城池。

罗马神庙、哈德里安图书馆遗址能看到的基本是废墟(下左图为罗马神庙遗址,右图为图书馆遗址)

相对来说古雅典神庙比较有意思。神庙古墙边上有一条干涸的河道,河沿另一边是市场。遗址中有一个博物馆,保存了雅典遗址中留存的雕塑和发掘的各种文物,可惜时间的关系没有细看。博物馆对面西北侧的山包上有一处保留的比较完好的古建筑赫菲斯托斯神庙,非常壮观(下图1为博物馆外观,图2为赫菲斯托斯神庙)。

图1

图2

二进雅典(9月25-26日)

25日晚从圣托里尼回到雅典,26号下午上船之前我们有半天的时间,去了3个地方:奥林匹亚神庙、希腊议会大厦所在地辛塔卡梅广场(Syntagma Square)和普拉卡市场街(Plaka)

一早我们先去了上次没来得及去的一处古迹-奥利匹亚宙斯神庙。之前我很热衷补上这个地方是以为和奥林匹克有关系。看到了以后很失望,这里实际上是以奥林匹亚女神命名的一处居住区遗址,规模不大,并没有太多的特色。

此后我们穿过辛塔卡梅广场去了普拉卡(Plaka下图)--有名的旅游商业街区,小巷蜿蜒,路边有各色小店和餐饮店。虽然大多古朴自然但也有的是小萝莉风格,一看就是为游客打造的。这里的东西确实卖得比较贵,但仍值得一游。我们在一家咖啡店的屋顶平台小憩,与雅典卫城相望,就像在景山五龙亭看天安门,可以感受时空的穿越。

到此,除了普拉卡,在雅典我们去过的地方都是遗址废墟,对雅典的第一印象就好像走在一片神话的墓地里,废墟就是这些神的墓志铭。

三进雅典(9月6日)

第三次回到雅典是下船以后。7号我们预定了一个去米迪奥拉一日游的项目,8号上午就要返回。所以6号下船后有大半天的时间想随便转转,看看现实的雅典。

恰好我们酒店地处市中心偏北一带,如果搭火车到中心街区也就两站地。从酒店出来穿大街走小巷20分钟就到了中心火车站广场,这里无疑是游客聚集的地方,广场中间有个喷泉,周围人流熙攘,最高的楼是免税店,免税店楼顶的咖啡厅与雅典卫城遥遥相对。广场边缘还有很多咖啡店和酒吧,附近有个中心市场,我们最先去了市场。

农贸市场很大,主要经营肉鲜海鲜,不过鲜得太过真实,路过时好像能听到猪羊被宰割的嘶嚎,吓得我一个劲儿往外逃。不过往外逃的时候没忘记看了一下价格,比澳洲还是便宜了不少,特别是海产。

在雅典我们出去吃过几顿,无论午餐还是晚餐都比澳洲便宜,包括旅游点附近的餐厅,也不比澳洲普通餐馆贵,食物大多新鲜可口。如果说什么比澳洲贵的话,那就是咖啡。一杯咖啡最便宜的也要5-6欧元。

中心市场大棚外面还有两三条街兜售服饰和旅游商品,价格上比普拉格一带便宜得多。

从这里回酒店我们走的小路,无意中发现这边住着不少移民,因为路边都是华人和中东移民的小商铺。但是街容就不敢恭维了,满目年久失修的老建筑,斑驳的墙壁、破败的窗门,好像一个个衣衫褴褛、眼神空洞无望的乞丐。

来雅典之前,不少朋友提到那里小偷很多,要看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但是我们一路丝毫没有不安全的感觉,只是这一天在小巷里看到一些流浪人零散、狼藉地睡在街头。

我们还注意到雅典人似乎笑的很少。即便在旅游店铺里,也不见有人笑脸相迎。每天接触到的出租车司机都不喜欢聊天,碰到一个想聊的还因为他计划来澳洲打工,因为听朋友说这边时薪比较高。还有一个司机说他不但笑不出来,每天看着油价涨都想哭。顺便提一句,那边的油价的确贵,2欧元多/立升。

在去雅典的新加坡航班上我看了一部韩国的电影Past Lives,中文翻成《过往人生》,也有的翻成《前世今生》。我觉得《前世今生》的翻译更好一点,特别是针对雅典。雅典就像电影中的两位主人公活在前世的神话里,古迹遗址游客如云,而当地市民生活却缺乏活力。

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非常喜欢雅典这个城市的,好像我们很多中国的历史名城,前世聆听着今生的喧嚣,今生呼吸着前世的尘埃。